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7414828
  • 上传时间:2018-04-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是我国最古老的皇家园林之一华清池,给人的感觉是清净明秀、古朴雅致飞霜殿、宜春殿、龙吟榭、龙石舫、九曲回廊等十多座古式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环湖而列、错落有致石牛、石狮、石象及自然碑石点缀其间、相映成趣宫殿楼阁与山水风光融为一体,景色宜人,庭深廊回,亭阁错落,池水碧波粼粼,垂柳依依,一抹烟波雾气让人顿感心旷神怡,仿佛置身天上人间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作为著名的景点,华清池的历史非常悠久,尤其是倍受历代帝王垂青相传三千年前周幽王曾在此修建骊宫,曾上演过烽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周幽王,一个非常残暴而腐败的君主,他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非常美丽,《东周列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褒妃虽然很美,但是“从未开颜一笑”为此,周幽王对大臣们说:“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诸侯们看到烽火,以为西戎来犯,便领兵赶救驾,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

      诸侯们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从此西周灭亡了 秦始皇时,在此以石筑室砌池,取名“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安史之乱”时,华清池的大部分建筑都毁于兵火,以后历代均进行过整修解放后,依照唐代形制几经扩建,始具现今规模,游客可以尽情在温泉水中沐浴1959 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庶民尽天王”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1982 年,华清池被列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 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 年,华清池跻身全国首批 AAAA 景区之列 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年终返回白居易在不朽诗篇《长恨歌》中曾形容帝妃们在华清池取乐的情景道:“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 年)到天宝十四年(755 年)的 41 年时间里,先后来此 36 次之多。

      1982 年 4 月,人们在基建施工时偶然发现了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经考古专家发掘清理,在 4200 平方米面积内发现了 5 个汤池遗址,并确认它们分别是历史上记载的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和尚食汤星辰汤”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时可见天上星辰,故得名;“尚食汤”是供大臣们沐浴之处;“莲花汤”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汤”池形如海棠,供贵妃享用,相传杨贵妃在此沐浴了近十个春秋关于杨贵妃沐浴,白居易的《长恨歌》曾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对当时华清宫盛况的绝佳描述在这些遗址上建成的唐华清宫御汤博物馆于 1990 年10 月正式开放华清池现有 4 个泉眼,浴池面积约有 3000 平方米,可供 400余人同时沐浴温泉水每小时流量 112 吨,水温达 43 度,泉水含有石灰、碳酸钠和硫酸钠等多种矿物质,适于沐浴疗养,对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肌肉痛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它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大型温泉池,有 “天下温泉二千六,惟有华清为第一”之说 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

      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便是九龙湖,湖面平如明镜,亭台倒影,垂柳拂岸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以飞霜殿为主体的建筑群,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相对,西岸是九曲回廊由北向南过龙石舫,再经晨旭亭、九龙桥、晚霞亭,便到了仿唐“贵妃池”建筑群出了贵妃池向前行便进望湖楼,先见荷花池然后经飞霞阁,传说此阁是贵妃浴后观景及晾发之处接着来到五间亭,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过后面骊山的半腰间虎斑石处建有一座“兵谏亭”,兵谏亭匾额是用贵重的蓝田玉制成走出望湖楼,向右可沿着一条砖砌的台阶上行,直登苍翠葱绿、美如锦绣的骊山游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