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个园 四季假山.ppt

25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104522467
  • 上传时间:2019-10-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54M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壶天自春,——论个园四季假山,四所 吴华,概述,“壶中春色酒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 ——苏东坡,《个园记》取自其中:“不出户而壶天自春,尘马皆息”个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四大名园之一,它位于扬州北侧,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占地面积约24000平米位置,,名字由来—不可居无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园主人黄至筠也是个爱竹之人,“筠”的古意本来就是“竹皮”,后来就代指竹子,黄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别号,人园合一个园鼎盛时期的住宅分别以“福、禄、寿、财、喜” 为主题,纵向排列,五路豪宅次第开,原有房屋二百多间 虽然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东、中、西三路,分别有着“福、禄、寿”的主题,但一厅一堂、一梁一柱无不显示出主人的家居生活考究与奢华,印证着扬州盐商财力的雄富万竹园,四季假山,住宅,个园功能分区,花园内四季假山被园林界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展示中国园林登峰造极的叠石技艺国内孤例,四季假山,四季假山总图,,春景位于园区西南,雪白的粉墙正中开一月洞门,门上白额,阴刻“个园”两字,竹青填色。

      门外两侧各有一个方形花坛,花坛内修竹劲挺,高出墙垣,作冲霄凌云之姿竹丛中,插植着石绿斑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过月洞门,卵石湾道两侧有百年桂花树十余株,,春山淡冶而如笑,造园者为了进一步渲染春的气息,用形态别致的太湖石,以贴山、围山、点石等手法构成了一幅“百兽闹春图”,亦称为“十二生肖闹春图”春山宜游,不在游程长短,而在游有所得,游有所乐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山上古柏,枝叶葱郁,颇具苍翠之感;,夏山苍翠而欲滴,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叮咚作响,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静中有动,极富情趣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如果说春山是开篇,夏山是铺展,那么我们眼前的秋山则是高潮秋山位于园东,用黄石叠成,用石泼辣,气势磅礴,植物配置以枫树为主,间杂松柏,秋山的主面向西,每当夕阳西下,松之苍绿,枫之火红与罗汉松山石的褐黄在暮色中明净如妆,极具画意,据说它是石涛大师叠石的作品。

      山中岔路 遵循着“明不通暗通,大不通小通,直不通曲通”的口诀,也暗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秋山明净而如妆,秋山的腹部为秋山石屋,内有石桌、石床、石几,石凳,其上方有“天窗”秋山上还有一处“驻秋阁”驻秋” 点出了秋的魅力,园主不惜“笔墨”从不同角度,来极力渲染秋的主题,是对秋山最精彩的总结驻秋阁,冬山是占地最小却最为精妙的一处景点它用宣石以掇山、贴山、围山三种手法垒叠而成,宣石亦称雪石,它在阳光的直射下熠熠闪光,但在背光之下却是皑皑露白,仿佛冬日残雪未消的样子冬山的地面用白矾石铺成了冰裂纹,有一种踩裂冰面的感觉 “形”和“色”都是可以看到的,也是造园者惯用的表现手法冬山惨淡而如睡,造园者为了打破冬日的萧条,采用了一块块形似小狮子的象形宣石,在掇叠时又非常注意因势制宜,使整个冬山高低、疏密、大小相互呼应,远远望去,好像有无数的小狮子在雪中嬉戏,使寂寥的冬季充满了无限的生机,所以冬山又被人称为“群狮戏雪图”或“雪压百狮图”南墙之上有二十四个的圆形孔洞被称为“风音洞”,风音穿过墙上孔洞,发出北风呼啸的声音,给人以寒风料峭的感觉正当人们面对端庄、静穆的冬景,感叹一年终了之时,蓦然回首,发现西墙上有一洞窗,露出了春景一角,似乎在向人们招手,暗示春天又将来临。

      悟,个园造园者将四季假山设置在一园之中,人们可以随时感受四时美景,并周而复始,颇具“壶天自春”之意它模拟自然,运用浓缩和提炼的手法,使景物的大小、色彩、质感迎合人们传统审美的要求,当人们看到四季假山时,就会有“一石则太华千寻,一勺若江湖万里”的感受一石则太华千寻,咫尺山林,小中见大是中国画的手段,也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法即把大自然浓缩在画纸上,浓缩于园林中,以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意境中国山水画以“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给园林创作极大启示此种手法,绘画与园林是相通的计成《园冶》说:“多方胜景,咫尺山林”个园将四季的山水巧妙的融于自己“咫尺之地”,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案例融通的艺术是创意无尽的来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