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2011.9.28.ppt
62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2011.9.28,研究奥尔夫音乐的意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 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奥尔夫生平简介,卡尔.奥尔夫( carl · orff1895 — 1982 ) ,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1924年奥尔夫与友人—舞蹈家军特合作在慕尼黑创办了一所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即“军特学校”在那里奥尔夫开始了他变革音乐教育的一系列尝试,如新的节奏教学和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试验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是在音乐与动作教学中突出节奏性乐器,他制造出了“奥尔夫乐器”,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奥尔夫为了实现“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为动作伴奏”,他从本土及外国的民俗音乐中找到了编写教材的源泉1930年他与终生的合作伙伴凯特曼编写的教材初版第一卷发表了这本教材作为基本的音乐教材练习引导人们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由于其演奏和舞蹈的性质,使外行很容易学会接着,又陆续出版了许多其他的小册子,为奥尔夫乐器的练习编配了大量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奥尔夫的学生—也是后来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古丽特·凯特曼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军特学校”的实验由于在国内外的旅行演出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进行的教学法示范性演出受到许多教育家们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有关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1932年,一部意味音乐教育革命的作品—《奥尔夫教材——为儿童的音乐,由儿童自己动手的音乐——民歌》已准备出版,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这个出版计划搁浅了。
奥尔夫决定离开音乐教育去从事专门作曲1937年以一部十四世纪诗集手抄本创作的音乐剧《卡尔米娜·布拉纳》实现了他的突破,四十二岁的他此前已有许多探索性的作品问世,但他称这种突破为他的“全集”的开端从1935年至1942年,奥尔夫的三部成名作问世:《卡尔米娜·布拉纳》(1934—1937)、《月亮》(1937—1939)、《聪明的女人》(1941—1943)相继问世奥尔夫从青年时代起就在追求的“完全戏剧”——一种通向人本的、寻找最初的、原始的、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那种艺术,在这三部作品中得到体现,使他在“完全戏剧”(或称整体艺术)的创作上已走向成熟,形成了真正的奥尔夫风格这里同样体现了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所体现的那种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1948年到1949年完成《安蒂戈尼》,这部作品综合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而在伴奏乐队的配器上采用4架钢琴、59种打击乐器与人声的大胆结合,以体现最古老的神话——太阳神与月亮神的结合,刚与柔、健与美的天然合一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上作为大师级的作曲家的声望他在专业作曲上所采用的技法与他在音乐教育上一样,都是突出节奏性因素,以某种固定音型不断反复作音乐发展动力,在旋律中较少使用半音音阶和变化音,和声让位到更次要的位置,总之无论旋律、伴奏都以古朴、简洁为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
舞台布景、演员服装的象征性都是体现他原本性的“完整艺术”的理念奥尔夫一生耕耘不息,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和音乐戏剧,直到1973年78岁高龄时,还创作了他最后一部大作《世界末日之剧》1950年—1960年奥尔夫曾任慕尼黑音乐学院作曲大师班教授和负责人,他的教学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为宗旨,仍贯穿他一生的音乐教育思想奥尔夫从1948年开始为巴伐利亚电台编写“学校音乐教育”,连续播了五年,受到学校的热烈欢迎1950—1954年出版了五卷本《学校音乐》,被欧美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大事1961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及造型艺术大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奥尔夫教学法研究和培训中心1962年奥尔夫和凯特曼访问日本,在日本掀起研究和实践奥尔夫教法热潮奥尔夫教学法开始了与东方文化结合的新里程 1982年奥尔夫在慕尼黑家中去世,享年87岁奥尔夫音乐的影响,,,艺术、艺术教育已不仅仅是从事这个职业的少数人关注的事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婴幼儿到老年,从家长到科学界、医学界、企业界……各行各业)在关注它、需要它,它如同空气、食物一样成为人们生话的必需。
奥尔夫的理念和独特的创意,使音乐从狭窄的空中阁楼走入千家万户,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和流传最广的艺术教育体系之一特别在进入21世纪,其强调回归人本、综合性和创造性等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均被各国艺术教育同行看好,其发展的势头仍未减弱,并以“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势态在继续发展 多年来,我国引进、实验、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其宗旨就是与世界音乐教育接轨;站在巨人肩膀上,迎头赶上,缩短与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矩离我们有奥尔夫专业委员会,有会刊《奥尔夫之桥》,有中国奥尔夫音乐教育网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教育》前言,我们对原本性的音乐所进行的许多种各不相同的尝试,半个世纪以来,基本上并未过时 原本性始终是一个基础,它是没有时间性的。
原本性的东西永远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 在一切工作中,但凡赶时髦所做的和所能做的,都必然会衰落 一切摩登的东西,必然随着时间无条件地变成不摩登而原本性的东西,则会由于它没有时间性,而在全世界一切人中得到理解 因此,我为了记录一种理念所写下的作品,包括走向世界的《学校音乐教材》,不在于形式,而是那个原本性的理念本身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奥尔夫不满于当时的音乐创作,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表演的影响和启示,产生了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具有原始风格、富于表现力和主动精神的新型音乐的想法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奥尔夫特别强调要学生“动”起来,进行“综合式、即兴式”的音乐学习 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音乐和舞蹈结合的具有原始风格的新型音乐,启发和提升“原本性”音乐能力,“综合式、即兴式”的音乐学习,“综合式、即兴式”的音乐学习,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音乐性的活动,游戏般的欢快,音乐性的活动,游戏般的欢快,动脑、动手、动脚学音乐,激发主动精神和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A.节奏、旋律练习,包括: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 B.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包括:反应训练;体操练习;动作训练;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动作游戏;即兴练习。
奥尔夫乐器——“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具,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奥尔夫发明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奥尔夫乐器” 这套配合“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的“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都是一些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对其音乐教学法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还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奥尔夫音乐教材——“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材,教材是奥尔夫 “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为动作伴奏”,他从本土及外国的民俗音乐中找到了编写教材的源泉1930年,奥尔夫与凯特曼合著的《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原本性的音乐练习》首次出版; 1950 —1954年,《为儿童的音乐》五卷全部出版,第一部《学校音乐教材》电影摄成;1956—1957 ,《为儿童的音乐》首次灌制唱片;1963 ——1979年,灌制完成了10张《学校音乐教材》唱片,名《诗的音乐》奥尔夫音乐教材——“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材,,奥尔夫音乐教材——“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材,奥尔夫音乐故事,奥尔夫音乐故事,奥尔夫音乐故事,,奥尔夫乐器——“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具,互敲,,奥尔夫乐器——“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具,摇奏,,奥尔夫乐器——“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具,弹奏,,奥尔夫乐器——“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具,摇 敲,,奥尔夫乐器——“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具,响 敲,,奥尔夫乐器——“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具,打击乐,,奥尔夫乐器——“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具,环境,,奥尔夫乐器——“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之教具,混合,,,奥尔夫音乐教学基本原则 三大原则,包括 —— A 、一切从儿童出发时奥尔夫教学法的首要原则; B、 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又一个基本原则; C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第三个基本原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
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摩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奥尔夫音乐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谢谢聆听,,,,玛丽亚·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一个世纪,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
《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她曾经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可是她每次都拒绝了5、儿童全方位的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帮助生命发展,让生命释放它最大的潜能全方位的发展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时间表,让孩子一点一点地发展他自己他不仅要发展,他要学数学,学数数,学怎么样认字,学读书,学跳舞,学弹钢琴,自己会拉拉链,会把扣子扣起来,会做很多为自己服务的事情,通过这些活动增长了自己的自信,他能帮助别人,这样他一步一步地,在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时候,认清眼前的事情的时候慢慢往前发展,变得充满了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