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杨栽培技术.doc
7页速生杨栽培技术速生杨采伐更新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速生杨品种选择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栽植成活率高、品质好、抗逆性强(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我县可供选择的有欧美107杨、108杨 二、造林技术 1、地块选择速生杨都具有生长快,要求水肥条件较高的特点,因此选择土壤质地适合速生杨生长,水肥条件好的我县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进行更新造林,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细致整地 在采伐树墩之间,细致整地,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对于恢复根系生长,促进林木速生丰产,起着重要作用 3、整地方法 采用穴状整地,定植穴规格为60×60×60厘米,每穴均匀施入05公斤磷肥和10公斤土杂肥 4、造林方法 栽植时先回填土至树坑的1/2—2/3处,踩实或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苗木放入穴中,回填表土与地面相平,轻轻向上提苗,使根系舒展,踩实后继续填土至穴满,再踩实后浇透水.栽植深度以充分灌水后苗木的原土印低于地表10-20厘米. 5、苗木选择 选用速生杨一级大苗,根系完整平均20cm长苗木必须随起随栽,长距离调运的苗木采取保护根系措施,防止根系失水 6、造林时间 春季在3月中旬—4月上旬,秋季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
7、造林密度造林密度,依立地条件、混交方式、抚育措施、经营目的和林木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有区别.一般密度可为3×4米或2×6米 8、技术处理 一般的苗木是随起随栽,但对长途运输的苗木由于失水过多,栽植前要将苗木根系浸泡在活水中2—3天,使根系充分吸收水分后再进行栽植 三、管理技术 1、培土浇水 (1)浇水的时间及次数 苗木定植后,第一水必须浇足浇透,浇水后,要进行培土,特别是对栽植较浅、因风吹树干松动的苗木和大规格苗木,及时培土更为重要,培土后要踏实以后浇水的次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每年浇水不少于4次,即3月中旬浇一次水促进树木发芽;5月上旬浇一水以促进枝叶生长;6月下旬当气温达到24-26℃以上时,水分是决定速生的主导因子,这时最少浇一水;11月上旬浇一次水,促进根系发育越冬 (2)掌握水源 在浇水前必须进行水质化验,被污染、含盐量达3‰以上的水坚决不用 2、施肥 (1)施肥时期 一般在速生杨落叶后或者到翌年早春施入基肥.根据树木每年有2次生长高峰的规律进行合理追肥,4月下旬—5月下旬和6月上旬—8月下旬,进行施用氮肥或复合肥 (2)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施肥量:适宜的施肥量应根据肥料性质、土壤类型、树势强弱来进行,一般成树,基肥每株施10-20kg;追肥每株施尿素0.1—0.3kg;碳酸氢铵0.2-0。
6公斤;磷酸二铵0.2—05kg,按不同时期需肥要求,分期或一次施入.1—3年生的幼树可适当减少 施肥方法:一是条施,二是环状施肥,一般挖沟深30-40cm左右,施入肥料后回填土并搅一下.随后修好树盘,以便灌水和其他田间作业. 3、林木管理 (1)修枝 合理修枝是为了促进速生杨主干通直圆满,造林后应根据林木生长情况进行合理修枝栽植后的一、二年秋春,只需剪去病虫枝或影响主枝生长的竞争枝即可,特别是两个中心干和特旺枝,一定只保留一个中心干,必要时结合夏季修枝,使幼树尽力发展树冠,3年后修剪到树高1/3处修枝后下部主干上再萌发的新枝,要及时剪去. (2)修枝的时间 修枝时间一般在秋末树木落叶后10月底到11月初或次春发芽前2月底到3月初进行修剪时要紧贴树干进行,口要平滑,不能留茬或撕伤树皮 (5)修枝技巧 修枝工具要锋利,切口要平滑,不留伤疤,操作时应紧贴树干,由枝条下方向上剪(锯),既不撕裂树皮,也不留残茬 4、林地管理为了确保速生杨成材,栽植后需连续抚育三年主要是松土、除草、控制杂草、防治病虫害等速生杨抚育管理技术 1.合理修枝 速生杨幼林修枝应采用轻修枝、重留冠,去竞争枝,留辅养枝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杨树1-—3年不宜进行大修枝,以免削弱树势,抑制杨树的生长当杨树胸径长到10公分时才开始修剪侧枝,树冠保留树干高度的2/3-—3/4,上部只修去特殊的枝条和卡脖子枝对大枝分两次修剪,以免伤口过大,对一、二年生竞争枝、徒长枝,可在生长季节适当截剪,一般剪去1/4一l/3,削弱其生长势,防止发展成粗大枝,以利培育圆满的干形,以后视树冠生长情况,适当修枝一般最下一枝距地面高8—-10米时可停止修剪,能获得较好的无节良材,过度修枝会削弱树势,抑制生长 2、病虫害防治.速生杨防治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要加强对林木的抚育管理措施,提高抗病虫的能力掌握病虫发生的规律,及时采用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速生杨的病害有杨溃疡病、杨烂皮病、杨白粉病、杨角斑病、杨灰斑病、杨黑斑病等,主要害虫有蛀干害虫、春尺蛾、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白潜叶蛾等对蛀干害虫的防治方法是:人工捕杀成虫和砸卵;打孔注药;插毒签;啄木鸟对食叶害虫的防治方法是:喷布氯氰菊酯、毒死蜱或灭幼脲对病害的防治是喷洒甲基托布津、代森锌等如有溃疡病发生,在生长季节要喷洒1000倍70%甲基托布津,一般喷洒3次~4次即可除病。
发病严重的植株一定要拔除烧毁 3.杨树溃疡病 防治方法: (1)病苗是传播病菌的主要来源,造林时精选苗木,重病株剔除烧毁,轻病株可用托布津400倍液清苗; (2)发病高峰期在主干上喷洒代森锌100倍液,另外可用10倍碱水或50%托布津200倍液进行防治1杨树黑斑病叶部病害易引起早期落叶,衰弱树势识别要点: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叶正面出现褐色斑点,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发病规律:一般毛白杨于5月初开始发病;加杨于6月初开始发病发病轻重与雨水多少有关,雨水多发病重,反之则轻树木(苗木)密度大时发病重防治要点:冬季清除枯枝落叶;育苗(造林)密度不可过大发病初期每15~20天喷药1次,可用45%代森锌、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喷雾2.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
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发病规律: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树势衰弱时,发病严重同一株病树,阳面病斑多于阴面防治要点:加强苗木栽培管理,秋季(9月初)对来年要出圃的苗木,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喷雾1次,以减少苗木带菌量发病高峰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涂干桑天牛和杨尺蠖3.桑天牛蛀干害虫识别要点:幼虫于枝干内向下蛀食,隔一定距离向外蛀1通气排粪屑孔,排出大量粪屑,有红褐色液体流出防治要点:于成虫发生期组织人工及时捕捉于幼虫活动期,寻找有新鲜排泄物的虫孔,由上而下插入磷化铝或磷化锌的毒签或毒丸,用黄泥封口保护和利用招引啄木鸟4.杨尺蠖食叶害虫,群居危害,易爆发成灾.识别要点:幼虫危害可吐丝下垂迁移,俗称吊死鬼,爬行时脊背拱起又称造桥虫,生物学特性:该虫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冠下的土层内越夏越冬次年春,当地表解冻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雄蛾具有趋光性4月初出现幼虫,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转移危害的习性4月中旬至5月初为食叶盛期,5月初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防治要点:成虫出土前,在树干基部涂阿维菌素加废机油(1∶20)药环,可有效阻杀上树雌成虫,且对路过的小幼虫及老熟幼虫均有良效。
幼虫发生期,喷施25%灭蚴脲3号2000倍液于晴天上午,距树干1米处挖宽、深各20厘米沟,用300~500倍有机磷杀虫剂浇沟防杨黄卷叶螟和杨白潜蛾5杨黄卷叶螟、叶部害虫识别要点:幼虫危害,尤喜危害嫩叶,幼虫吐丝粘缀嫩叶呈饺子形或在叶缘吐丝将叶折叠生物学特性:1年4代,以幼龄幼虫在落叶、地被物及树皮裂缝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初杨树发芽后,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危害幼虫吐丝粘缀嫩叶呈饺子形或在叶缘吐丝将叶折叠,隐藏其中危害5月底6月初幼虫老熟,在卷叶中化蛹6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之后世代重叠10月中下旬幼龄幼虫越冬防治要点:在苗木和幼树上,于幼虫发生期喷布1%阿维菌素3000倍液杨白潜蛾、叶部害虫识别要点:幼虫孵化后蛀入叶肉危害,虫斑内充满粪便,因而呈黑色,几个虫斑相连形成一个棕黑色坏死大斑,致使整个叶片焦枯脱落.生物学特性:1年3代,以蛹在被害叶片的茧中或皮缝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羽化成虫.成虫羽化后喜停留在杨树叶片基部的腺点上,有趋光性虫斑内充满黑色粪便,因而呈黑褐色常2~3个虫斑相连而成大斑,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幼虫老熟后从叶片正面咬孔而出防治要点:虫斑发生初期(第一代幼虫孵化期末),氧化乐果2000倍液。
防杨小舟蛾和杨扇舟蛾7杨小舟蛾、叶部虫害识别要点:老熟幼虫体长21~23毫米,体色为灰褐色或灰绿色,微带紫色光泽,体侧各具1条黄色纵带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我市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产卵5月上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第2代幼虫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3代幼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幼虫发生于9月上中旬3代者幼虫危害至9月,4代者危害至10月底,第2代幼虫以后世代重叠,常常大发生,大面积吃光树叶,危害较大10月中下旬最后1代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墙缝或表土下吐丝结薄茧化蛹越冬防治要点:早春第1代卵发生期,人工刮除枝干上的卵块或摘下有卵叶片幼虫发生期,喷施25%灭蚴脲3号2000倍液.8杨扇舟蛾、叶部虫害识别要点:幼虫危害全身密披灰黄色长毛,身体灰赭褐色,背面带淡黄绿色,每节两侧各有4个赭色小毛瘤,第1、8腹节背中央有一大枣红色瘤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我市1年4代,以茧蛹在落叶、墙缝、树洞或表土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交配产卵;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2代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3代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4代为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世代重叠.最后1代幼虫危害至9月底陆续下树,寻找适宜场所结茧化蛹越冬,个别幼虫至10月上旬化蛹。
防治要点:早春第1代卵发生期,人工刮除枝干上的卵块或摘下有卵叶片幼虫发生期,喷施25%灭蚴脲3号20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