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doc
19页第一课 远近的奥秘教学内容远近的奥秘教学目标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 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范图、作业纸、 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欣赏图片, 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 生:近大远小2、新授: (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 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 鲜明远灰暗(色彩) (2)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 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 远宽远窄的 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3)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4)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5)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整理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 师 四、作业展示 五、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教学随笔: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陌生了,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从作业的总体看来,学生还需加强练习第二课风景写生教学内容风景写生教学目标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难点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 2 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 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 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部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三、学生写生,教师 四、作业点评 第三课心中的风景教学内容心中的风景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教学准备风景挂图、水彩画工具材料、作业纸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观赏导入,板书课题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二)新授 1、选景构图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 (见步骤图)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中景——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三)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1、或参照挂历照片(若干幅任选其一),或参照书上临画,或自行想象设计2、画时应考虑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和冷暖对比,使之既生动又和谐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 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 贪多 三、学生作业,教 师 四、作业展评五、课后拓展:1、可以利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添画、 扩展,创作风景画2、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风景长卷的绘画第四课 会动的剪影教学内容风景写生教学目标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教学重难点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 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2、学生创作,教师 第二课时(剪影表演)课前准备:布置环境一、8 个人小组将各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第五课 水墨画动物教学内容水墨画动物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2、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中国画工具特性3、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
教学准备几张小动物的照片、笔墨宣纸等国画工具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 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二)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讲述调墨调色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修改调整完成三、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四、学生作业,教 师五、课后拓展: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进行水墨画临摹、写生、 创作第六课 形体切挖教学内容形体切挖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2、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准备制作材料(萝卜、橘子、苹果、土豆、肥皂等)花泥、小刀、橡皮泥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阶段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 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2、发展阶段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 3、学生作业: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三、学生作业,教 师四、作品展示:五、课后拓展:用彩纸经过镂刻、剪贴,制成一件柱形的艺术品教学后记第七课 我们做乐器教学内容我们做乐器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乐器2、设计乐器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准备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 铁盒、陶泥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同学们,你们知道的乐器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我们做乐器2、同学们齐读课题二、讲授新课1、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2、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 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3、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4、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5、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6、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
大鼓 手鼓 手鼓响板 笙 古琴笛子 二胡铜钹提琴排箫吉他埙 沙锤第二课时一、讲授新课1、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1)观察教材中的几幅插图,看看这些乐器是用什么制作的?怎样制作的?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A、杯子里放入不同容量的水(液体) B、易拉罐里装入不同容量的水,悬挂在木棍上 …… (3)教师给学生介绍几种简易乐器的制作方法: A、沙锤:在易拉罐里放一些粗沙子,把口封好(也可。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