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doc
2页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历史沿革历史沿革: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具有 40 年的办学历史1975 年创建茶叶专业(专科) ,1978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3 年茶学学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 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 年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茶学、经营管理和农业生物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农业、工业、商贸、管理、文化、教育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茶叶研发人才高素质复合应用型茶叶研发人才同时开展“高级评茶员” 、“茶艺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共发展,适应社会多层次发展的需求专业特色:专业特色:立足乌龙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的原产地优势, 培养面向现代茶叶全产业链的“一专两师”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设有本科、硕士(含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点) 、博士点,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学科教育体系每年招收茶学博士生 2-4 名,硕士生 18-25 名,本科生 60-70 名。
本专业设有飞达奖学金、张天福茶学助学奖学金、宝森助学金、 “元正•正山堂”助学金等专项奖助学金,具有完善的“奖、助、贷”资助体系,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师资力量:师资力量:茶学专业共有教师 13 人,其中专任教师 10 人,能够满足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 60%,教授 7 人(杨江帆、金心怡、孙云、林金科、孙威江、叶乃兴、郭雅玲) ,副教授 2 人(郭玉琼、刘乾刚) 《茶树栽培育种学》 、 《茶叶加工学》2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茶叶加工系列课程团队”获校级教学团队称号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主编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茶叶加工工程》 、 《茶叶企业经营管理学》 、 《茶叶深加工》 、 《茶学研究法》 、 《茶学概论》 ;参编《茶树栽培学》 、 《茶树育种学》、 《茶叶加工学》 、 《茶树病虫害防治学》 、 《茶叶审评与检验》等主编茶叶经济与文化系列教材:《茶业经济学》 、 《茶业管理学》 教学科研实力:教学科研实力:设有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茶叶研究所、中国白茶研究所、福州茉莉花茶科技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
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的教师比例为 100%;有 1 位教师获“全国科技优秀工作者” 荣誉称号,2 位教师获“福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 ;1位教师聘为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委员,2 位教师分别担任国家农业部和福建省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3 位教师担任《茶叶科学》编委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4 项,发明专利 10 余项,主编《中国茶产业报告》 (蓝皮书)和茶学专著 10 余部主持或者参与制订红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国际、国家标准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在白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等特种茶类研究、茶叶加工工程、茶叶经济学研究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近 5 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 40 余项主干课程:主干课程:植物学、有机化学、植物生理学、电子商务概论、茶叶生物化学、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学、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名优茶加工、茶叶深加工、茶业机械、茶叶质量安全、茶叶经营管理学、茶文化学、茶学基础(双语课) 、茶艺学(双语课)等课程与专业技能训练、科研训练、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培养效果:培养效果:近几年,茶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 97%以上,主要从事茶学专业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目前,福建省高校(含高职) 、中职学校茶学专业主要师资力量、各级茶叶技术推广部门及大中型茶叶企业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绝大部分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一批校友自主创办企业,在就业创业中取得突出成绩 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获团体组二等奖,获奖数居参赛队第一;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茶艺大赛团体组一等奖,个人赛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7 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