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创造习题及答案.doc
9页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9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创造》习题及答案.....精品文档......第11章 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效益性 D.周期性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 D.流通中现金3.如果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为75美元,法定准备金率为0.20,支票存款可能扩张( )A.75美元 B.375美元 C.575美元 D.750美元4.超额准备金等于(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 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 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 )A.M0 B.M1 C.M2 D.M3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货币供应量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
A.前者=后者 B.前者>后者 C.前者<后者 D.不确定8.如果( ),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A.e>0 B.e<0 C.e=0 D.不确定9.如果原始存款为30万,派生存款为90万,则K为( )A.2 B.3 C.4 D.5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A.20万 B.13万 C.7万 D.6万11.如果K=4,r=10%,e=10%,则C为( )A.5% B.10% C.15% D.20%12.内生变量是由( )A.政策因素决定 B.经济因素决定C.非经济因素决定 D.人为因素决定性13.基础货币等于( )A.通货+存款货币 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 C.通货+存款准备金 D.原始存款+派生存款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
A.不变 B.越少 C.越多 D.为零15.假定基础货币增加5%,货币乘数下降5%,那么货币供给量会( )A.增加5% B.下降5% C.同增同减 D.不变(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实行过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 )A.统存统贷 B.现金管理 C.工资基金管理 D.实贷实存 E.存贷挂钩,差额包干2.银行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条件是( )A.部分准备金 B.全额准备金 C.现金放款 D.法定准备率 E.现金漏损率3.我国M1由( )构成A.M0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城乡储蓄存款 D.企业单位活期存款 E.机关团体部队的存款4.选择哪一货币层次作为中央银行控制重点,其标准是( )A. 这一层次所含的基础货币量最多B.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最易于中央银行控制C.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与经济活动关系最密切D.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最稳定E.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盈利最多5.我国M2是由( )。
A.M1 B.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基建存款 D.储蓄存款 E.其他存款6.货币供给量是( )A.被财政部门、各个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家庭个人所持有的货币B.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与现金发行量C.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D.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现金发行量E、由中央银行所供给的基础货币量7.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要受( )因素限制A.法定准备率 B.超额准备率 C.现金漏损率 D.定期存款准备率 E.货币流通速度8.基础货币包括( )A.通货 B.存款货币 C.存款准备金 D.原始存款 E、派生存款9.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与合理的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是( )A.相等 B.不相等 C.前者>后者 D.前者<后者 E.共同构成货币供给量10.货币供给量的大小最终由( )共同决定A.财政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经营单位 E.家庭个人(三)名词解释1.货币供给 2.货币供给量 3.部分准备金制度 4.转帐结算制度 5.原始存款 6.派生存款 7.存款准备金 8.基础货币 9.存款乘数 10.货币乘数 (四)判断分析题1.只要商业银行具备了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就可以创造派生存款。
2.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基础货币就可以控制住货币供给量3.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就是创造实际价值量的过程4.派生存款是虚假存款5.资产变现能力强,流动性就一定高五)简答题1.试比较分析基础货币与原始存款?2.试比较分析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3.试比较分析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4.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有那些?5.中央银行哪些资产业务要影响基础货币的变化?(六)论述题1.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金融创新对其有何影响?2.试分析在货币供给中,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作用?(七)计算题1.假定基础货币为1000,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为10%,现金漏损率为2%,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为4000,试求银行支票存款的实际准备率与超额准备金?2.假定商业银行系统有150亿元的存款准备金,rd=10%,如果rd上升至15%或下降至5%时,最终货币供给量有何变化?3.如果你在A银行存入1000元现金,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5%,那么A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有何变化?A银行能够增加多少贷款?整个银行体系在简单存款创造条件下最终会新创造多少货币?4.假定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了10000元的贴现贷款,如果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并且该商业银行持有10%的超额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漏损率为20%,那么:(1)存款乘数为多少?(2)银行体系最终将创造出多少存款货币?(3)货币乘数为多少?5.根据下列数字,计算相关结果:法定准备金比率( )=0.10,现金( )=2800亿元,存款( )=8000亿元,超额准备金( )=400亿元(1)计算:现金比率(现金漏损率 )= 超额准备金率( )= 货币乘数( )= 法定准备金( )= 准备金( )= 基础货币( )= (2)假定中央银行将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调低为0.08,基础货币不变,存款比率不变,计算:货币乘数( )= 货币供给( )= (八)案例题 1.2008年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二○○八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是摘录的一些内容: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6.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0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上半年现金净回笼194亿元,同比多回笼2亿元 2008年以来,M2大体保持平稳增长从货币供应量构成看,M1中活期存款继续同比少增态势,上半年同比少增达到7416亿元;构成M2的准货币中,储蓄存款大幅增加,上半年同比多增1.4万亿元请根据材料回答:(1)请分析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构成及其变化反映了什么?(2)请分析构成M2的准货币中,储蓄存款大幅增加,为什么? 2.2008年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二○○八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是摘录的一些内容:6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11.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万亿元,同比增长40.0%,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0个百分点由于法定准备金统计在基础货币中,2006年下半年至今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基础货币增速较快如果扣除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冻结流动性的因素,基础货币增速将低于5%6月末,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为3.84,比上年同期低0.73。
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95%,比上年年末低1.55个百分点, 较4月末和5月末有所回升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1.59%,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83%,农村信用社为5.67%受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合理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及支付清算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整体有所下降 请根据材料回答:(1)请分析什么是超额存款准备金?(2)请分析为什么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超额准备金率会有差异?(3)请分析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整体逐年有所下降,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B 4.D 5.B 6.B 7.C 8.C 9.C 10.A 11.A 12.B 13.C 14.B 15.D(二)多项选择题1.ADE 2.BC 3.ADE 4.BC 5.ABCDE 6.AB 7.ABCD 8.AC 9.ABCD 10.ABDE (三)名词解释1.货币供给: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
2.货币供给量:它是指银行系统在货币乘数增减作用下所供应的货币量,它研究银行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即Ms=m•Mb按照流动性的强弱可将货币供给量分为不同的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 狭义货币量,和M2广义货币量3.部分准备金制度:它是指银行对于吸收的存款,不保留百分之百的现金准备,而只保留其中一定百分比以应付可户提现,其余部分则通过贷款等资产业务运用出去的准备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相对于全额准备金制度而言的,在全额准备金制度下,银行必须保持百分之百的现金准备,这就排斥了商业银行利用所吸收的存款去发放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