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90620874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8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第一节热力学定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理解热力学定律的内涵及应用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综合运用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教学重点】热力学定律的内涵及应用教学难点】焓湿图的意义和应用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在热力工程中,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或热能的转移, 都要借助于一种携带热能的工作物质即工质,各种气体、蒸气及液体是工程上常用的工质在热力过程中,一方面工质的 热力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工质与外界之间有能量的交换 因此,工质的热力性质及热能转换规律是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内容〖新课〗1-2学时第一节热力学定律一、工质的物理性质及基本状态参数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及气态,三态之间是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完成其状态转化的1) 固态 该种状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比其它两种状态大,且分子间的距离最小 固体具一定形状2) 液态 液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较小而间距较大分子间相互可移动,因此液体 具有流动性而且无一定的形状3) 气态 和上述两种状态相比较,气态物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大而分子间引力很小, 分子间无相互约束,不停地进行着无规则的运动。

      因此,气体无形状,元固定体积物质的状态取决于分子之间引力的大小和其热运动的强弱2. 基本状态参数热力学中常见的状态参数有(基本状态参数)温度 T、压力p、密度「或比体积V、比 内能u、比焓h等1) 温度 描述热力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力学温度的符号用 T表示,单位为K (开)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t = T-273.15 K 或 T = 273.15 K + tt 摄氏温度,C2) 压力F 整个边界面受到的力, N ;28――受力边界面的总面积, m绝对压力、工作压力和环境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为P =Pamb - Pe(正压);P = Pamb - Pe(负压)Pamb 当地大气压力;Pe――工作压力3) 比体积和密度 系统中工质所占有的空间称为工质的体积而单位质量的工质所占有的体积称比体积,用 v表示,单位为m3/kg决定压缩机制冷量的重要参数与工质密度互为倒数例2-1锅炉中蒸汽压力表的读数 pe =32.3x105Pa ;凝汽器的真空度值,根据真空表 读为Pe =9.5 104Pa若大气压力Pamb =1.01325 105 Pa,试求锅炉及凝汽器中蒸汽的绝对 力解 锅炉中水蒸气的绝对压力5 5 5p = Pamb Pe =1.01325 10 Pa 32.3 10 Pa =33.313 10 Pa凝汽器(电压电容)中的绝对压力P = Pamb -Pe =1.01325 105Pa-9.5 104Pa =0.633 104Pa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 =RTRg——气体常数对于质量为m ( kg)的理想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 二 mRTV――质量为m (kg )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m3;其它各参数同前。

      二、热力学定律及应用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系统转移到一个系统在实际的工质状态变化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q _ :u wq 加给1 kg工质的热量,J/kg;△ u 1 kg工质内能,J/kg;w 机械功,J/kg热力学第二定律:(1) 在自然条件下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而不能由低温物体自动向高温物体转移即在自然条件下这个转变过程是不可逆的, 必须消耗功才能使热传递方向倒转过来2) 任何形式的能都会很容易地变成热,而反过来热却不能在不产生其它影响的条件下完全变成其它形式的能, 这种转变在自然条件下是不可逆的 热变为机械功,一定伴随有热量损失1 .热量(1)热量的定义 热量是系统与外界之间通过界面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① 热量是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② 热量与热力过程有关,当热量传递给系统即系统吸热时符号为正号,反之取负 单位一一J (焦耳)2)热量传递的方式①热传导②热对流③热辐射2. 焓、比热容(1)焓的基本概念 1 kg的气体工质流入到装有一定状态工质的容器中后,带来的能量等于其全部内能与该气体流动功之和,其值称为焓。

      h = u pvH =U pVh表示1 kg工质的焓,称为比焓,习惯上统称为"焓”,H表示质量为m的工质的焓, h的单位为J/kg, H的单位为JH =U、pV =m (u 亠 pv) = mhH――质量为m的工质的焓,J;U――质量为m的工质的热力学能,J;p 工质的压力, Pa;V――工质的体积,m3;m 工质的质量, kg ;u 1 kg工质的热力学能,J/kg;v 工质的比体积, m/kg ;h 1 kg工质的焓,J/kg焓的变化量即是工质的热量,定压过程热和焓的表达式为(q1_2)p —U2 - U1 ' p (v2 - v1) — h^ - h1(2)比热容 1 kg物质温度升高1K所需要的热量叫比热容,用 c表示,其单位为kJ/(kg • K )比热容与热量和焓的关系式为:在定容过程中:q1 _2 = U2 - U1 =0/( T2在定压过程中:q1 ~ h2 ~h1 = Cp( T2 -Tj例2-2在一个空气加热器中,空气的温度从 27 C升高到327 C,而空气的压力没有变化试求加热1 kg空气所需的热量(按定值比热容计算)解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方程式,查表空气的比定压热容为 Cp =1.004kJ/(kg K)。

      「=273K t1 (273 27) K =300K , T2 =273K t2 =(273 327) K =600K,所以q1 二①-h1 ^cp(T2 -T)1.004 (600 -300) kJ / kg =301.2kJ/kg3.熵熵是状态参数 标志着工质的温度对热交换起着推动作用的状态变化的参数称为 “熵” 工程上经常将温度 T 和熵 S 作为一个坐标系 (称温—熵图) ,以反映系统在进行热交换过程 中热量的变化3-4 学时三、制冷技术中常用的热力学名词1.显热和潜热(l) 显热 物质分子的动能变化而物质形态不变,这一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能称之为 显热 2)潜热 物质分子的位能变化,即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温度不发生变化,这一过 程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能称之为潜热2.汽化与液化( 1)汽化 物质由液体转变成蒸气的过程就是汽化过程 2)液化 液化与汽化是相反的过程3.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某种液体沸腾时所维持不变的温度称为沸点, 热工学中又将其称为在某一压力下的饱和 温度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一一对应压力升高,饱和温度升高,不同液体,同压力下饱和 温度不同4.过热与过冷( 1)过热 过热度即过热蒸气的温度与饱和温度之差。

      2)过冷 过冷也有过冷度的概念,过冷液体温度比饱和液体温度所低的数值,称为 制剂液体的过冷度5.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压力增加, 气体的液化温度随之升高, 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 气体的液化温度与压力 之间就不是正比的关系了,即使再增大压力不能使气体液化,此时的温度就叫做临界温度; 与临界温度对应的压力被称之为临界压力四、作业安排五、课后反思第二节 制冷压缩原理及制冷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及压焓图的内涵;了解制冷剂性质和选用原则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综合运用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教学重点】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及压焓图的内涵教学难点】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及压焓图的内涵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过程】〖导入〗(2分钟)制冷剂蒸气被液化的条件是将温度降低到临界点以下 制冷技术中的临界温度在对制冷剂的要求上是一项非常重要参数〖新课〗1-2学时第二节制冷压缩原理及制冷剂一、制冷系统的组成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齐联fk工质苗址;制冷系统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节流阀)、蒸发器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管路等。

      完成一个循环只经过一次压缩,称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四个过程设备名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功用吸入工质气体,提高压力造成向高温放热而液化的条件将工质蒸气液化降低液态工质的压力由工质蒸发潜热(汽化热)而产生冷却作用制冷工质状态气体(加入压缩功)气体T液体(放出 凝结热)液体液体T气体(吸收 汽化热)压力增加高压降压低压温度低温T高温(过热T过热)高温T常温(过热T30 ~50 C)常温T低温低温T过热温度、制冷循环I •热功平衡分析 电能一;热能 制冷剂吸收低温物体热量 q向高温介质释放热量 qk,( qo < qk)二者差值即压缩机制 冷剂所作的功w,如图2.压一焓(p—h)图的构成如图JP/MPa:BfiS臨徴K咖叫*i£ = r w示席・3. 压一焓图的应用(1) 查阅制冷剂的各参数2) 制冷理论循环,如图所示3-4学时三、常用制冷剂1•制冷机的种类(I)氟利昂类制冷剂 饱和碳氢化合物氟、氯、溴衍生物的总称R泊;:制冷剂代号中文名称分子式符号命名原则二氟二氯甲烷CCI2F2R12m- 1 = 0,n + 1 = 1,p = 2二氟一氯甲烷CHCIF 2R22m- 1 = 0,n + 1 = 2,p = 2三氟一溴甲烷CF 3BrR13B1m-1 = 0,n + 1 = 1, p = 3,Br = 1二氟一氯乙烷CH 3- CF2CLR142m- 1 = 0,n + 1 = 4,p = 2( 2)无机化合物制冷剂 氨、水、空气和二氧化碳等。

      R 表示制冷剂代号,后面加数字如 R717, 7——无机物; 17——表示氨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 3)共沸溶液制冷剂 不同工质按一定比例混合物R加5,然后按实验成功顺序依次排列如 R500、 R501、R502 等制冷剂按标准蒸发温度和常温冷凝压力的高低及温度应用范围, 又可分高、 中、 低温制冷剂2.对制冷工质各种性质的要求( 1)热力学性质要求 在标准大气压下汽化温度要低;工作温度范围内冷凝压力不宜过高;单位体积的制冷量要足够大;制冷机的临界温度高,凝固温度低 2)物理和化学性能的要求 较高热导率、粘度、密度要小、无毒无腐蚀性、有一定的溶由性和水溶性 3)使用注意事项 制冷钢瓶需安检;放置环境通风,防高温和太阳直射;分装和充加制冷剂时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佩戴防护设施; 使用后关闭控制阀; 禁止明火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