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读书报告.doc
2页《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读书报告《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一书是段义孚先生的作品这本书通过举出 众多生活中的、语言中的、研究中的例子,引用众多资料,体现出人对空间与 地方的认识和这与经验的关系段义孚先生是一名人本主义地理学家,本书也 写得十分深奥,运用了很多深刻的例子去解释说明他自己的观点本书的各种 旁征博引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时会让我费解,所以我不能完全读懂这本书,只能 大概地了解这本书的观点,并且就书中某些我能理解、有个人体会的观点发表 我自己的见解 首先是本书提出了“空间”与“地方”两个概念我是学地理的,人文地 理学认为“空间”是客观的,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地方”是包含了人的记 忆、知识、集体的活动等等,它是主观的对此,段义孚先生补充了自己的观 点,他认为“空间”代表了空旷性, “地方”则由人的经验决定我认为,比较 能体现这一点的可以是一个人听到一个自己熟悉的地名的时候比如听到别人 聊天的时候出现一个“××中学” ,即使我之前没有在听他们在讲什么,但是我 听到这词的时候马上会注意到他们,是因为我就是那所中学毕业的;但是别人 对那个词也许就没有反应,顶多知道这是一所中学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是都能体现出“地方”与“空间”的差别。
接下来作者从相当多的方面阐释了自己的观点,我也不一一作评论,我只 能从我自己的认识出发,结合书中某些观点,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我在小时 候受到阅读童话、看动画片等等影响,思维的所在往往是宇宙天边,幻想着自 己统治着一个星球,一个国家,甚至会把那个国家的地图画出来在想象中, 我“生活”在想象中的地方,进行着想象中的故事,这些故事甚至会从我心底 自然而然地冒出,影响到我的情绪,有时看起来我就在傻笑可想而知,这是 我在动画片方面的知识太丰富了,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我的思维生活 在幻想的空间那时的我对现实中的空间的感觉反而没那么明显,就像书中所 说的,儿童不会因为一件时间久远的事物的破坏而伤心,儿童更关心的是想象 中的、未来的直到初中我才渐渐把思维的重心放在现实世界 人对空间的认识可以熟悉而不精确这个最简单不过的例子就是人对自己 家的房子、自己的汽车等等十分熟悉,能准确说出它们的特征;但是没有经过 训练的情况下,让他们把它画出来十分困难另一个例子,去旅游之前人们经 常会看看目的地的地图,知道从某地到某地大概是隔多少千米,要经过多少个 十字路口等等,以为自己对此已经很熟悉;但是在到了目的地以后,面对陌生 的人、陌生的风景和街道,即使拿着地图也会感到一点空虚和害怕。
就像一个 初到某城市谋生的求职者一样感到恐惧和无助至于对于自己熟悉的地方,人 们不仅在客观上了解很深,在主观上也对此地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我每次坐 车从京珠高速到我们学校,看到唐家镇的工厂,都会有一种“准备到家”的温 暖的感觉虽然这些地方是那么的平凡,但是都会让我十分眷恋 最后我想根据作者的一些观点,发表一下自己的猜想文中说到婴儿认识 空间的过程,是从生理上渐渐适应视觉和运动的配合慢慢形成的;但是先天性 失明的人,只能通过其它感觉去认识空间那么他们的空间感是如何的,是不 是如我们一样有清晰的世界?如果一个人长有三只眼睛,视野比正常人宽阔, 那他对空间的认识又是怎样的,会不会独创出一种新的境界?对于空间与地方 的问题,则集中在实用性上如果数学的、理性的方法去规划一个空间,实际的体验会不会并没有最令人满意?令人满意的空间重要,还是“科学”的空间 更重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