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龄高危肺癌外科手术疗效分析.doc
3页高龄高危肺癌外科手术疗效分析高龄高危肺癌外科手术疗效分析【摘 耍】目的:探讨高龄高危肺癌患者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冋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75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 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手术切除,其中根治性切除28例(77. 8%), 姑息性切除8例(22. 2%),术后并发症12例(33. 3%),围术期死亡 1例结论:高龄高危肺癌患者不是手术禁忌,严格手术适应证及加 强围术期处理仍应首选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肺癌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 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原发性肺癌的老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而且越 趋高龄化[1]高龄肺癌患者器官功能及机体抵抗力减退,多合并慢 性疾病,对开胸手术耐受性差,并发症多为了提高高龄高危肺癌患 者根治性切除率、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 2011年1月收治的38例75岁以上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38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75〜82岁,平均年龄78.5岁,其 中80岁以上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癌诊断标准[2]其中有刺激性 干咳21例,体检时胸部发现块影10例,咯血或痰中带血12例;胸 痛4例,发热7例,体重减轻5例,其他(贫血、乏力、低热、杵状 指)7例,34例有10〜50年长期吸烟史;病程1周〜24个月,平均 病程2个月;术前诊断肺癌36例,误诊2例,分别为肺结核瘤1例, 肺良性肿瘤1例。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肺癌 1・2影像诊断 本组病例术前均行胸部CT检查明确肺占位,肿块直径1〜 10cm,其中W3cm6例肿块位于左肺20例,右肺18例中央型18 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外周型8例行肺穿刺病理活检,咯血7例行 痰细胞学检查,5例患者未行病理活检,经病理学确诊肺癌26例1.3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肺功能提示有限制性或阻塞性通 气功能障碍者16例,其中较重者1例,FEV1最低为正常的40%术 前肺功能低于正常者约占44. 4%心律失常11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3,高血•压8例,前列腺增生3例合并一种疾病以上的占91. 7% (33/36),两种以上的占41.7% (15/36)本组病例术前均给予抗生 素预防感染及氨茶碱解痉平喘,张口缩唇呼吸,以改善肺功能并锻炼 咳嗽,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有早 搏者视早搏性质予相应处理 1.4手术方法全组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剖胸探查未能切除1例,肺叶切除28例,支气管 袖式切除6例(左上支气管袖式切除2例,左上支气管袖式切除+左 肺动脉成形术1例,右上肺叶切除+右主支气管袖状肺成形术1例, 右上肺叶切除+右主支气管袖状肺切除1例,右中下支气管袖状切除+ 半隆突切除成形术1例),左全肺切除2例。
36例中根治性手术28 例,其中心包内处理肺动静脉20例,姑息性手术8例 2结果 手术切除36例(94. 7%),其中根治性切除28例(77. 8%),姑息性手 术8例(22.2%)O术后发牛:并发症12例,发牛:率为33. 3%,其中房 颤、室上速6例,左心衰1例,肺不张3例,肺泡痿2例,均治愈 急性心肺功能衰竭1例术后第7d死亡,病死率为2.8%病理报告: 鳞癌24例,腺癌11例,腺鳞混合癌1例获随访33例,随访率为 94. 3% (33/35),失访1例按死亡计算,1年生存率为79. 4% (27/35), 3年生存率为55. 6% (15/27) 3讨 论 高龄高危肺癌患者多有长期吸烟史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使肺顺应性降低,小气道阻力 增加,支气管黏膜的清除能力减退,术后易发生气道内分泌物滞留 同时,气管内全麻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老年患者无力咳嗽,可导致 余肺复张不全,引起呼吸道感染,可造成通气和弥散交换功能障碍, 最终产生呼吸衰竭,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开胸手术的并发症较多, 安全幅度小从手术适应证选择的角度來看,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和 术后并发症 结合本组病例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儿点:①全面了解心、月帀、肾、脑、肝等全身主要器官情况及有无远处转移;②尽 量避免剖胸探查;③综合评定患者的生理年龄和实际年龄,因估计手 术负担时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重要[2];④术前心肺功能检查,只 要没有严重阻塞性或限制性肺功能减退,无近期心肌梗死及心衰等, I、II、IIIA期肺癌患者均应积极行术前准备,本组36例中I〜IIIA 期者33例,占91.7%。
充分的术前准备对改善心肺功能、预防术后心肺并发症等极为重要本组病例按以下儿点准备:①术前禁烟; ②雾化吸入及解痉化痰药并用;③练习深吸气及腹式呼吸;④间断吸 氧;⑤给予抗生索预防感染;⑥对高血压病、冠心病或心电图不正常 者围术期常规给予药物治疗以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及术中出血过多 术中尽量减少吸入性麻醉,双腔管应用指征从严,因其管径较小影响 通气麻醉宜浅,注意充分换气,手术临近结束时即让患者清醒对 阻塞性通气功能低下者辅助呼吸频率要小,12〜16次/分,通气量要 大,600ml左右手术按“最大限度清除癌组织,最大限度保留正常 组织”的原则进行结合本组病例,主要有以下儿点经验:①尽量缩 小手术切除范围,本组肺功能较差而行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隆 凸成形6例,均未发生并发症②上叶切除患者应选择控制纵隔淋巴 结清扫和尽量保存迷走神经分支的清扫方法,可防止肺不张等并发症 发生③年龄较大的患者肺实质脆弱,修复能力低下,术后合并肺泡 痿较多,手术操作更应轻柔、准确、快捷,可使用自动缝合器关闭残 端并涂以医用胶,以预防肺泡痿的发生 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后以肺部并发症最常见,主要有肺炎、肺不张、肺功能衰竭等,尽管我 们釆取了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仍有6例肺部并发症发半,其中1 例死亡,所以术前、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
对于高危高龄肺癌患者,应积极创造条件,以肺部病变范围和患者心肺等重要 脏器的功能作为判断能否耐受手术的依据对体力劳动为主者,体型 消瘦,不吸烟或轻度支气管炎、痰量少者,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本 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79. 4%(27/34), 3年生存率为55. 6%(15/27), 这说明对75岁以上的高危肺癌患者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得当,术前 准备充分,手术方法合理,高度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效 果 参考文献 [1]吴在徳,钟南山•外科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 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