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34页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文言文阅读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节选自《墨子·兼爱上》) 文本二: 子墨子言曰:“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务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之人而教之为善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易,上变政而民改俗。
昔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于此乎,不而矫其耳目之欲,而从其心意之辟,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湛于酒乐,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庙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听治不强',必曰“吾命固将失之"虽昔也三代罢不肖之民,亦犹此也不能善事亲戚君长,甚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衣食之财不足,是以身有陷乎饥寒冻馁之忧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从事不强',又曰“吾命固将穷' 是故子墨子曰:“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故不敢怠倦······王公大人怠乎听狱治政,卿大夫怠乎治官府,则我以为天下必乱矣农夫怠乎耕稼树艺,妇人怠乎纺绩织红,则我以为天下衣食之财将必不足矣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下以持养百姓,百姓不利,必离散不可得用也是以入守则不固,出诛则不胜故虽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之所以共坛其国家,倾覆其社稷者,此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有命者之言,不可不强非也曰: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今之为仁义者,将不可不察而强非者,此也。
(节选自《墨子·非命下》,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 B.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 C.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 D.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家,这里指卿大夫的封地,按西周时期的等级秩序,卿大夫位于诸侯与士之间 B.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春秋时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C.幽厉,这里指周幽王与周厉王,“幽”和“厉"是后人为两位国君所设立的庙号。
D.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帝王宗庙制一般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本一由“故······亡”三个句子串起,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表达效果,逻辑性强,有说服力 B.墨子认为只要人们“兼相爱",就能消除乱象,使“君臣父子皆能孝慈”,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 C.墨子的“非命"观是对那些自身不改变、不努力的统治者和百姓拿“命运”来说事的批判 D.墨子认为,从前三代暴君导致国家灭亡、社稷倾覆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虚心采纳谏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4分) 译文: (2)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有命者之言,不可不强非也4分) 译文: 14.墨子的“非命"观给了你哪些为人为政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答: 湖南省武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居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时京师修起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乃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关,以折西宾淫侈之论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固以自二世才术,位不过郎,作《宾戏》以自通焉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徒以畏汉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今若遣使,恐失南虏亲附之欢,而成北狄猜诈之计,不可。
固议曰:“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 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B.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C.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D.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家,原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这里指当时学术上的各种学说 B. 兰台,汉代宫中藏书处,由御史中丞掌管,东汉设兰台令史,负责管理书籍 C. 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最高首领的专称,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D. 颂,原指各诸侯国采集献给周天子的本地民间歌谣,这里指以颂扬为主的文章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固年少有才,博学多识他九岁能诵诗作文,长大之后博贯群书,深入钻研各家各派的思想言论,把握要旨,不拘泥于字句 B. 班固欲成父业,私编前史班固的父亲生前编辑前史,内容不够详细,班固潜心钻研,二十多年后终于私下完成了父亲未竞的事业 C. 班固能文善辩,倍受恩宠他以一篇《两都赋》反驳关中耆老的纷扰言论;朝堂议事时,他受命向公卿们提出疑问,深得皇帝赏识 D. 班固审时度势,思虑长远北匈奴派使者前来进贡,求和亲,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班固从现实与长远考虑,主张以施恩方式对待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五石之瓠》) 14. 班固因私修国史下狱,为什么最终反被任命为兰台令史?请简要说明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 ”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 "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認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 B.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 C.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 D.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