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乡情更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全诗赏析.doc
5页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近乡情更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全诗赏析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 , 《渡汉江》是一首著名的五言绝句,收 录于《唐诗三百首》中,其作者存在争 议,一说是唐代的宋之问,一说是同时 期的李频渡汉江作者:宋之问 年代:唐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赏析:-------------------------------------------------------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这首诗是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归, 途经汉江时写的一首诗。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 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 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 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 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 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 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 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 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 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 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 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 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 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断”字“复”字, 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近乡情更怯作 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 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 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 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 读者轻易放过。
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 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 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一说 在弘农,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 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象 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 “近乡”一样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 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 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 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仔细寻味,又觉 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 “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 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 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 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 其他原因遭到不幸 “音书断”的时间越 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 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 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 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 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 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 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 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 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
因此, “情更 切”变成了“情更怯”, “急欲问”变成了“不 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 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 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 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 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 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 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 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 上的某种共鸣近乡情更怯其中一个重 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 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 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 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 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理状态。
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 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 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 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人们爱 拿杜甫《述怀》中的诗句“自寄一封书, 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和这首诗作类比,这正说明性质很不 相同的感情,有时可以用类似方式来表 现,而它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可以 是不相上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