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产保险公司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pdf
8页1桑强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博士后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一套系统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为了分析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 绩效,巴里・D ・史密斯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了调整本文以调整后的杜邦财务分析体 系为基础, 根据国内 《保险公司会计制度》 和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 , 设计出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杜邦分析体系, 并且具体界定了杜邦分析体系中的各项指标 论 文应用财产保险公司杜邦分析体系,对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了分析 财产保险公司、杜邦财务分析体系、ROE 入世以来, 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的日益放开和竞争加剧, 保险公司越来越关注经营绩效的 持续改善 只有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才能针对性地制订出改善经营 绩效的措施这就需要引入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一套系统的经营绩效分析评价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制造业企 业当中已有较普遍的应用 但是, 在财产保险业,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1999 年,美国学者巴里・D ・史密斯(Barry D. Smith)博士提出,要使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财 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
他根据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 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 行了调整[1]之后,他又运用调整后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美国 1970-1999年的财务绩效 进行了综合分析[2]他认为,与其他财务分析方法相比,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分析结果更加 准确他希望,调整后的杜邦分析体系,能够成为财产保险公司进行财务分析的一种标准工 具文献检索表明,国内也有学者探讨过杜邦财务模型在保险公司的运用他结合保险企业 的特点、结合国内的财务制度,对杜邦财务模型进行了变形设计[3]但是,他的财务分析体 系,没有根据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加以区分,也没有考虑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 因此,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应用, 将杜邦分析体系引入到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分析活 动之中 论文正文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 首先, 简要介绍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史密斯设计的财产 保险公司杜邦分析体系;然后,根据国内《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 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 ,具体界定杜邦分析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设计出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 杜邦分析体系;最后,应用财产保险公司杜邦分析体系,对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财 务绩效进行分析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 DuPont System)是一种综合性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
它是由 美国杜邦公司的经理创造出来,故称之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杜邦分析体系中的核心指 标是股东权益收益率(ROE,Return of Equity) 但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意义不仅仅在 于 ROE指标值的计算 将 ROE指标层层分解为相互关联的各种财务比率, 可以构成一个树 根状的“指标体系” 借助这一指标体系,可以对 ROE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深入2地分析 在杜邦分析体系中,ROE的基本计算方法见公式(1) 所有者权益净利润=ROE (1) 将 ROE分解为三部分,就形成了公式(2) 所有者权益总资产 总资产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净利润××=ROE (2) 公式(2)中的三个部分,被定义为三个重要的比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财务 杠杆系数,见公式(3) 财务杠杆系数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ROE (3) 这三个比率的变化,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利润构成对于同一个企业来说,在不同的年份 中,上述三个比率可能会有不同的变动;对于不同企业来说,既使它们的 ROE 值是相同或 相近的,这三大比率之间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使用杜邦分析体系,可以考察企业 盈利的结构性变化,发现制约利润增长的因素,从而可以确定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史密斯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了简单的调整,使之可以用于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分 析史密斯分析的出发点仍然是 ROE①ROE的基本计算公式同公式(1) 经过一系列的推导,形成了公式(4)② 所有者权益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投资收益 保费收入承保收益×⎥⎦⎤ ⎢⎣⎡⎟ ⎠⎞⎜ ⎝⎛×+=ROE (4) 人们在进行财产保险公司财务分析时, 习惯于将承保收益与投资收益区分开来 史密斯 在进行方程推导时,考虑到了这一点公式(4)右边的方括号中的内容,体现了这一点 史密斯给公式(4)中的每一个比率都下了一个定义,形成了公式(5) ()[]肯尼系数投资收益系数投资收益率承保收益率××+=ROE (5) 公式(5)与一般企业的杜邦方程式有很大的不同各项比率都包含着具体含义,同时 它们对于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分析也有着特定的意义 1、承保收益率是承保收益与保费收入的比值它反映财产保险公司在承保业务领域的 盈利水平 2、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收益与总资产的比值。
它反映财产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方面的 盈利能力在这里,采用“总资产”作为基数,计算的是简单的“资产投资收益率” 企业 实际用于投资的资产要少于总资产,这里的投资收益率要小于实际的“投资收益率” 3、总资产与保费收入的比率被定义为投资收益系数(investment returns multiplier) 在 保险类文献当中,很少甚至没有对这个比率进行分析这一比率是史密斯自己定义的他认 为,在分析保险公司的潜在投资收益时,投资收益系数是一个关键的成份 ① Smith在原文中使用的是“ROS(Return of Surplus) ” 在美国财险业界, “surplus”是指保险公司的“财产超出负债的那一部分” ,也就是“所有者权益(Equity) ” 也就是说,在这里“ROE”和“ROS”是完全 对等的关系因此,按照国内保险业的规范,本文将其改为“ROE” ② 对具体推导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参考文献[1]和[2] 34、肯尼比率,也称为承保能力比率它是由保险新闻记者罗杰・肯尼(Roger Kenney) 提出的,因此美国保险界也称其为“肯尼比率” 这是一个关于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指 标。
通常认为,财产保险公司承保的保费收入,不应当超出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两倍 也就是说,肯尼系数一般不应当大于 2肯尼系数对经营成果具有放大效应 史密斯应用公式(4)和(5)对美国财产保险业 1970-1999年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 本文将运用调整后的杜邦体系,根据公式(4)和(5) ,对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绩 效进行分析结合中国财产保险企业的实际,也为了统一计算标准,有必要对公式(4)中 的指标进行明确的界定 依据财政部于 1998修订的《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和保监会于 2003年发布实施的《保险 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监管规定》 ) ,对公式(4)中的相关指 标进行了调整,见公式(6) 所有者权益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资金运用净收益 保费收入承保利润×⎥⎦⎤ ⎢⎣⎡⎟ ⎠⎞⎜ ⎝⎛×+=ROE (6) 根据《保险公司会计制度》 ,公式(6)使用“承保利润”这一指标名称,而非“承保收 益” “承保利润”指标值可以从国内保险公司的《利润表》上获得 根据《监管规定》 ,公司(6)使用“资金运用净收益”这个指标,替代“投资收益”指 标。
资金运用净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减值准备红收入冲减短期投资成本的分卖出回购证券支出买入返售证券收入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投资收益资金运用净收益−+−+−+=(7) “保费收入”可以从公司《利润表》中获得, “总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可以从公司 《资产负债表》上获得 根据以上调整,公式(5)就可以相应地改写为公式(8) ()[]肯尼系数投资收益系数资金运用收益率承保利润率××+=ROE (8) 下面将运用公式(7)和(8)对华泰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公司)成立于 1996 年,公司注册资本金 13.33 亿元 人民币,是中国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财产保险公司 1 华泰公司于 1996年正式成立,截止到 2002年年底,已经经历了 6个完整的经营年度 在华泰公司的网站上, 可以获得 1997至 2002年的公司年报, 其中包括 1996年至 2002年的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这两张财务报表中的基本信息,可以满足杜邦分析的需要 由于 1996年是华泰公司的成立之年,而且不是一个完整的经营年度,因此,1996年的 财务数据与其他年份不具有可比性。
本文将不对 1996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2 4根据华泰公司年报,首先对一些基础财务数据进行了整理,见表 1 1 1996-2002 单位:百万元1996 1403. 06 1336. 24 37.71 -- 1997 1613. 42 1361. 21 161.15 -- 1998 1753. 47 1395. 09 246.74 53.11% 1999 4483. 56 1429. 29 460.42 86.60% 2000 4889. 10 1439. 71 474.15 2.98% 2001 5238. 37 1550. 76 634.78 33.88% 2002 5536. 83 1613. 99 761.52 19.97% 注:1996年至 2001年各年的数据,均摘自第二年的财务报表例如,1997的数据 摘自 1998的财务报表2002年的数据摘自 2002年的财务报告 1999 年,公司的资产有大幅增长,从 1753. 47 百万元增加到 4483. 56 百万元,增长了 1.56 倍从 1999 年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华泰公司在该年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卖出回购证 券业务” ,业务规模达到 24.83亿元人民币。
这是华泰公司总资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表 1可以看出,华泰公司的保费收入增长较快,但同时也有较大的波动对于一家新 成立的公司来说,这也许是不可避免的1999 年保费收入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地 域的扩张1998 年 3 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华泰开始筹建上海、南京分公司其市场扩 张的效果应当体现在 1999年 3 以财务报表的数据为依据,进一步计算了华泰公司成立以来的盈利性指标,见表 2 2 1996 -- -- -- -- -- 1997 113.32% 46.15% 159.48% 132.36% 27.11% 1998 63.57% 58.45% 122.01% 93.79% 28.23% 1999 83.41% 42.88% 126.28% 60.12% 66.17% 2000 84.59% 52.41% 137.01% 62.77% 74.23% 2001 49.13% 45.20% 94.34% 25.49% 68.85% 2002 57.51% 50.28% 107.78% 32.78% 75.00% (1)盈利性指标的计算公式说明 赔付率、费用率和综合成本率的计算公式,参照的是《监管规定》中“两年赔付率” 、 “两年费用率”和“两年综合成本率”的计算公式。
()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差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自留保费追偿款收入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分保赔款支出摊回赔款支出赔款支出赔付率−−⎭⎬⎫⎩⎨⎧−++−= (9) ()()自留保费保险保障基金营业税金及附加分保费用支出支出含佣金手续费减推回分保费用营业费用费用率⎭⎬⎫⎩⎨⎧++++= (10) 5费用率赔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