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称晋升解决疑难病例和重大技术问题实例参考.doc
5页解决疑难病例和重大技术问题实例一: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 病例汇报:***患者,男,77岁,住院号:******,主因:“慢性咳嗽、咳痰15年,加重伴呼吸困难、水肿一周”于2016年3月28日17:00急症收住本科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问答切题,张口呼吸,颜面口唇发绀,浮肿,轮椅推入病区;入院测:T 35.4℃,R 25次/分,BP90/50mmHg,P 98次/分,立即给半坐卧位,面罩吸氧、心电监测,建立颈外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等入院诊断:肺心病并心衰、心功能四级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血管阻力增高引起肺淤血、肺血管收缩导致肺血流量减少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感染、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3、体液过多 与心输出量减少有关4、活动无耐力 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急性发作期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酌情给予约束,保证患者安全2.根据病情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在18~20℃,湿度在50%~70%4.提供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60%5.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及生活护理。
6.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减少情绪波动,以免加重心力衰竭二)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及意识状态,有无下肢水肿、心悸、腹胀等右心衰表现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及特点,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状况2.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以训练呼吸肌功能同时加强氧疗护理,缓解呼吸困难3.遵医嘱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并监测其毒副作用重症患者避免使用镇静剂、麻醉剂、催眠药,以免抑制呼吸功能和咳嗽反射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防止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而加重缺氧4.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咳痰,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机械吸痰5.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限制夜间的液体摄人量,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尽可能调整白天睡眠时间及次数6.注意观察有无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等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评价 1、患者住院一周后呼吸平稳,皮肤、黏膜红润,咳痰、憋喘症状减轻患者情绪稳定心率、血压平稳,能掌握呼吸功能训练方法,于2016年4月8日出院讨论:1、该患者心功能四级,选择颈外静脉建立静脉通路,保证用药,增加抢救成功机会2、专科措施落实:(1)指导病人有效咳嗽:(2)胸部叩击:(3)呼吸功能训练,指导病人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以增加胸、膈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
解决疑难病例和重大技术问题实例二: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护理 病例汇报:****,男,76岁,住院号: *****,主因“发作性头晕、头痛5年,加重伴右侧肢体偏瘫一天”与2016年12月14日以“急性脑血管意外”急诊入院,轮椅入病区,患者神志清楚,吐字不清,入院后测BP 140/90mmHg,T 36.5℃,R 16次/分,P 83次/分,右侧肢体肌力0级入院急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患者的护理诊断: 1、躯体移动障碍 与运动中枢损害致肢体偏瘫有关2、潜在并发症:脑疝3、语言沟通障碍 与语言中枢损害有关 4、吞咽障碍 与延髓麻痹有关5、有失用综合症的危险 与肢体瘫痪、僵硬有关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病室环境安静,减少探视,减少刺激;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抬高床头15-30,减轻脑水肿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补充足够水分和热量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和大小便护理,防止便秘3、加强安全护理,预防并发症,注意压疮发生,勤变换体位,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床铺干净、整洁,无碎屑垫气垫床,动作轻柔,注意勿拖拉和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
4、运动训练,正确的体位和运动训练有助于缓解痉挛,患者摆放良肢位,Bobath握手进行上肢主动运动;患肢关节被动运动:进行每个关节的各方位的被动运动,主要包括:肩关节屈曲运动,肩关节外展运动,肩关节内外旋转运动,肘关节屈伸运动,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侧偏运动下肢的髋关节屈伸、5、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病人发生意识障碍,常提示出血量大、继续出血或脑疝形成,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观察病人有无恶心、上腹部疼痛、呕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患者经过两周治疗,复查头颅CT示:无继续出血,原有出血减少吸收,右侧肢体肌力三级,脑出血好转出院三个月随访,患者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等其他药物,肢体肌力正常,生活能自理解决的技术难题:综合康复功能锻炼早期的康复干预有助于抑制和减轻肢体痉挛姿势的出现与发展,能预防并发症、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减轻致残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解决疑难病例和重大技术问题实例三:预激综合症患者护理 病例汇报:****,女,59岁,住院号 ****,主因“头晕、心悸、胸闷、气短伴呼吸困难1小时”与2016年3月28日20:00以“心律失常-预激综合症、心源性休克”急诊入院,患者轮椅入病区,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入院后立即心电监测示:心率:160—190次/分之间,R 44次/分,血压测不出,患者张口呼吸,大汗。
值班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失败请求协助:患者既往有“预激综合症”病史,曾在宁医大总院给予射频消融术,术后有发作史,与一小时前进食后再次发作,患者精神差,烦躁,呼吸困难,四肢冰冷,皮肤苍白,立即建立颈外静脉通路,遵医嘱纠正心律失常及支持治疗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患者于22:30测P85次/分,BP120/60mmHg,R 20次/分,T36.5℃,皮肤转红润患者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 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悸、心排血量减少有关2、潜在并发症:猝死3、气体交换受损 与心排血量减少导致呼吸困难有关3、有受伤的危险 与心律失常引起的头晕、晕厥有关护理措施 一、严重心律失常常规护理1、休息:明显呼吸困难时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利于心功能恢复2、体位:根据病人呼吸困难的类型和程度采取适当的体位,如给病人2~3个枕头、摇高床头严重呼吸困难时,协助半坐位3、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按时给药,备好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其他抢救药品以及急救物品,遵医嘱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药物, 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反应,防治过量或严重的毒副作用发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4、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必要时监测血压,并做好护理记录。
5、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情绪,给予必要地安慰和解释,对监护病人加强巡视二、病情观察 1、连续24小时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尽早发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观察病人有无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如嗜睡、反应迟钝、抽搐及心电图变化,一旦发现,应立即采血标本送检,对症处理解决的技术难题:严重心律失常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