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呈现方式.docx
4页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呈现方式一、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一)古典文化时期的视觉文化古典文化时期的视觉文化是传统而淳朴的,尽管在更久远的远古时期,原始绘画领域的一些视觉文化看上去有些抽象,但绘画者的意图却是明晰的而简单的,他们用一些抽象的几何纹样来表示复杂的事物,这些几何象形的纹样成为矛盾的复杂体,带上了抽象的形态和具体的内容古典文化后期,绘画及雕塑艺术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表现在古代希腊的雕塑作品上,不仅仅静态的作品一再被表达,连动态的作品也被雕塑家所凝结,刹那间的动态被描述得唯妙唯肖但无论古典时期还是更早的远古,视觉文化都是具体的,承载的是浅层次的东西,并没有什么过于深刻的社会意义二)现代文化时期的视觉文化到了现代文化时期,以绘画为主的视觉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演变对于绘画艺术来说,它的技法更加纯熟,绘画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几种典型的绘画分类方式形成,不论是按内容,按表现形式,还是按笔墨用法,这样完善的分类方式足以表达当时人们对绘画理论及技巧的Jui=r心、土口到了现代文化的后期,欧洲绘画艺术向抽象化的方向发展,当时欧洲的焦点透视方法在绘画中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事物被原封不动的呈现出来,高超的技法甚至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以假乱真。
当某一技术发达到相当程度时,必然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停滞不前,这一现象大多数发生在科学技术领域二是朝相反的方向继续发展,这便是现代文化时期欧洲绘画艺术的走向三)后现代文化时期的视觉文化后现代文化中的视觉文化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其特色――多元化多元化本身也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典型表现形式,除了多元化以外,我们熟悉的后现代文化词汇还有拼接、非中心等一系列纷杂的概念视觉文化秉承了这些概念的特色,首先从内容上来分析,后现代时期的视觉文化主题是模糊不定的,更无法用言语讲述清楚;其次,从形式上来看,视觉文化的表现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主体不明确,甚至根本没有主体,组成模式及构架也界限不明,抽象画成为占据后现代画派市场的主导力量,不规则的建筑群和雕塑作品也成为后现代艺术家们所崇尚的风格后现代文化时期,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媒体的飞速发展为视觉文化增添了崭新的活力,视觉文化第一次有了互动性和参与性,不再是过去的一元式、线性模式的“创作-欣赏-反馈”,有了新媒体,创作作品、欣赏过程和反馈结果可以及时生成,而创作者的身份也不再单一,他们有可能来自于大众,来自于民间,来自于任何没有受到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群视觉文化不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精英文化,它开始和大众融合,成为真正的生活中的视觉。
这样一来,视觉文化的概念就随着后现代文化的特征――模糊性,它应该有一个新的定义,这一定义需要包括生动的内涵和准确的外延,是不是我们看到的东西都可以叫做视觉文化,是不是所有被称为视觉文化的东西又必须都具有意义,视觉文化的载体会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导致内容上的混杂,一切都值得我们深刻地思考二、现代视觉文化的呈现方式(一)音乐电视一一MV首先是MV®种新型艺术样式的出现MV起源于英国,最初是一种广告宣传方式,英国的唱片公司为了对歌手的唱片进行宣传而增加销售量,发明了MV这种艺术样式,在电视上进行播放,其结果导致歌手的唱片销售量大为增加以此为目的的MV创作最初的样式是以形式为主体,以内容为依托,一幅幅画面是快速切换的,是舞动的歌手,具有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到了后期,MVFF始有了具有实质内容意义的画面,画面是叙事性的,其叙事性的本质削弱了音乐本身的表现力这两种MV勺画面表现方式,都无疑证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偏向于听觉文化的后现代时期,视觉文化已然能够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它聪明而巧妙地找到了依托,然后逐渐独立起来二)影视艺术其次是影视艺术的出现,尤其是电视艺术在电视艺术中,电视散文、纪录片、影视剧等都有充分的画面作为依托,这样,画面本身和声音一同构成了影视文化的完整性。
在影视剧中,声音表现为台词,台词的发出必须要画面作为下一个动作线的原动力,动作毕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三)新媒体最后是新媒体的出现,如电脑的出现及一些视频在用于交流的空间领域中,话筒和摄像头让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变成零,声音与图像共同构建了一个活生生的交流实体,视觉文化使交流本身变得更生动三、结论视觉文化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经历着一次次演变,各个阶段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并一直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前进的道路上起着塑造文化类型、传承文化深层内涵的作用到了今天的后现代景观社会,读图时代已然到来,视觉文化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中起到的方法论作用则更加不容忽视武瑶(1981-),女,山西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