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建余本科学士学位论文.doc
16页DALI UNIVERSITY痒科望早曲笹夂题 目 怒江州匹河乡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Problems and counter measures nil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of Nuj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pihe township学 院: 政法与经管学院 学生姓名(学号): 和建余(2010130156) 指导教师(职称): 崔慧广(副教授)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年 级(班级): 2010级1班2013 年 11 月 20 H诚信承诺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我承诺在毕业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 规范,在本人的毕业论文中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 思想和成果,未篡改研究数据,如有违规行为发生,我愿承 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学生(签名):年 月口摘要菲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吋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 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极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殆和文化场所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以及全球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摧残甚至毁灭, 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中的受害者。
世界上保护菲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日益 强烈,然而在拯救和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怒族菲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亦是本文将通过文献法、实地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试对匹河怒族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在此基础上以期得出 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进而促使怒族菲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具 科学性的开展[关键词]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bstractNon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s refers to each group, group, all kinds of practice, sometimes for personal as its cultural heritage act, forms,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extremely related tools, real, crafts and cultural sites. 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e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the destroy, victim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one of the. The worl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trong, but in the rescue and protection process appeared a series of problem,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lso. This paper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ethod, survey method, observ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rying to match the The township of pi he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existence of non matter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protection problems,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work,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ore scientific.[Key vvordsJThe Nu national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1基本概念 1.1怒族简介 1.2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21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 1.2.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1.2.3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 22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及保护现状 22.1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22.1.1 口头传说和表述方面 22.1.2表演艺术方面 32.1.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方面 32.1.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方面 42.1.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方面 42.2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42.2.1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现状 52.2.2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现状 5223怒族“非遗”保护管理机构的现状 5224举办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活动的现状 53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63.1怒族人民的自觉保护意识不够强烈 63.2关于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书籍较少且利用率不高 63.3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的主导作用不够强 63.4交通闭塞,使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走出去” 63.5对于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问题研究不够深入 74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74.1借鉴国家“非遗”保护的经验,加强怒族“菲遗”的理论研究 84.2制定针对怒族“非遗”保护问题的具体政策法规 8 4.3加大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怒族人民的口觉保护意识・・84.4国家需要给予针对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的政策 85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21基本概念1.1怒族简介怒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怒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州的福 贡、贡山、兰坪、泸水县以及西藏的察隅县等地。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怒族人口 37523人,占全国总人口 0.0028%,怒族是云南省八个人口最少的少数 民族之一一般认为怒族有四个支系,即生活在原碧江县口称“怒苏”的怒族、福 贡县自称“阿侬啲怒族、贡山县口称“阿怒”的怒族和兰坪县口称“若柔”的怒族作为一个总人口不到4万人,生活在地势险峻的高山峡谷中的民族,在长期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怒族各支系之间吸收和融合彼此的文化,同吋也与生活在怒 江流域的慄傑族、汉族、独龙族、藏族、白族等民族存在密切交往和联系,不同 民族的文化互相传播和影响,造就了怒族兼容并包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怒族 文化中诸如节庆、习俗、信仰、歌舞、服饰等文化事项不仅是怒族民族身份的表 达,同时也是外界了解和认识怒族的窗口,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成为怒族地域 文化认同的共同符号怒族传统文化事项所具有的地域性、认同性及独特性等特 点也成为列入不同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的重要依据文化主要有物 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本文将主要论述怒族的菲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保护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2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3年10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 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这样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 有吋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极其有关 的工具、实物、工艺殆和文化场所。
在“非遗”理论中,“菲物质文化遗产J “菲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最为核心的两个概念1.2.1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应的概念菲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 各群体、团体、有吋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 和技能极其有关的丁具、实物、丁艺品和文化场所•般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以下儿个内容:(1) 口头传说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口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12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菲遗”保护111的一个关键性命题,对其内涵把握正确 与否,将直接影响保护实践的顺利展开《公约》对“非遗保护有明确表述,即“采 取措施,确保菲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方面的确认、立档、研 究、保存、保护、宣、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菲正规教育)和振兴"不 过《公约》并未对“菲遗保护”的对象、主体、原则等作出明确的说明,这种理论 上的模糊,不仅为准确把握文件的精神及实际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 难,同吋也造成了“非遗保护观念与其他观念、命题的混淆所以对啡遗保护” 的对象、主体、原则等也要做出细致阐发与辨析,以廓清“非遗保护”的真正内涵。
1.2.3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始终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甚至有吋候会是一 个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华民族的文化亦是同时,汉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 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研究汉族文化的基础上也应该对少 数民族的文化加强研究,并且在研究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去保护,多元的民族文 化才能使我们国家真正的成为文化强国2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及保护现状2.1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根据联合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怒族菲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儿 方面:(1) 口头传说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 有管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2.1.1 口头传说和表述方面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口头传说和表述方面主要有:(1)怒族语言;(2)创 世神话;(3)传说故事;(4)童话故事;(5)传统的歌谣和民谚怒族语言,怒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它与贡山独龙语及彝语有亲属关系从语支上看,由于怒族的族源复杂,加丄历史丄受交通因素的制约,各支系间语 言不通,因此直到现在学术界对怒语的支属还没有明确的划分怒族的创批神话,怒族的创卅神话和传说很多,主要有《天和地的由来》、《人的由来》等。
这些创世神话和传说根据内容可分三类:关于天地万物起源的 神话传说;关于人类起源、人种繁衍的创世传说;史诗怒族的传说故事,怒族的传说故事也非常丰富,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五类一 是英雄人物出生的故事传说;二是图腾崇拜的传说故事;三是崖神传说故事;第 四类是猎神传说故事五是童话故事传统歌谣和民谚,歌谣和民谚是怒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 内容无所不包,他们的创作,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即兴的都是靠想象的天赋而使其 达到美好境界的谚语主要有“树大遭风吹,高傲遭人笑J “好看的弓不一定打 准,漂亮的人不一定心好S “烧透的锅烂不了,够苦的人死不了”等2.1.2表演艺术方面怒族最常用的乐器是“达比亚”,形如琵琶,四弦,一般是用怒江特有的漆树 制作匹河怒族乡“达比亚舞”是怒族最具代表性的舞种,达比亚舞乂被称为“琵 琶舞二是当地群众日产生活中自娱口乐的集体性舞蹈,由男女I韦I圈舞蹈,男子 弹奏“达比亚”,女子口弦和伴,边奏边舞,2006年由福贡县中报并收录云南省 第一批非物质遗产名录民歌“哦得得呗堤怒族最具代表性的乡土民谣,扎根于 怒族撑起的生产生活和劳作实践中,不仅放映了怒族人民独特的内心感受和极其 朴实的心境,也表现出怒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
2.1.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方面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方面主要有:(1)仙女节;(2) 如密期(也叫“开春节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