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doc
8页南京邮电大学唐诗与酒文化论文题目: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B110206学号:B09020616姓名:王鑫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在近三百年的岁月中, 唐代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大都呈现出蓬勃向上、 生机盎然的发展态势,国力强盛且文化环境宽松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全面发展较为宽松的酒政策更使得酒文化日趋繁盛, 作为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酒文化在诗歌中也得以集中体现唐朝时期, 诗歌进入黄金时代, 诗人们大都嗜酒, 酒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也是他们创作诗歌时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诗人与酒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纵观《全唐诗》及补录收录的近五万首诗作, 其中有“酒”字的有 4466 条记录, 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多达万首可以说, 唐代的酒文化在唐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 唐代酒品丰富、 酒业兴盛( 一) 酒出品的渠道多样化唐代的酒主要由官营酒坊、 民营酒坊和家庭自酿三个渠道来供应官营酒坊由朝廷和各级官府控制, 形成统属严密、 产品专用的生产体系官酒大致可分为御用酒和地方官酒两部分御用酒是专供皇族或国事使用的酒如刘宪《陪游上苑遇雪》中写道:“ 花光并在天文上, 寒气行消御酒中。
”宋之问在《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中写道:“帝歌云稍白, 御酒菊犹黄 ”徐彦伯在《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中写道:“御酒瑶觞落, 仙坛竹径深 ”陈子昂在《登泽州城北楼宴》中写道:“且歌玄云曲, 御酒舞熏风 ”岑参在《送郭仆射节制剑南》中写道:“玉馔天厨送, 金杯御酒倾 ”在这些诗句中提到的酒即是宫廷中的御用酒而地方官酒是各州镇官营酒坊酿造的酒如元稹诗中提到“院榷和泥碱, 官酤小曲醨” 、 “ 官醪半清浊, 夷撰杂腥膻” 白居易在《府酒五绝》中说:“自惭到府来周岁, 惠爱威棱一事无唯是改张官酒法, 渐从浊水作醍醐 ”从中也可以看出, 官营酒业尤其是地方官酒酿酒实力并不雄厚, 所生产的酒类产品较为低劣, 与御用酒有着较大的差别民营酒坊是指设置酿酒与售酒于一体的店铺,俗称酒肆、 酒楼、酒家、 酒舍、 旗亭韦应物在《酒肆行》中写道:“豪家沽酒长安陌, 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 银题彩帜邀上客回瞻丹凤阙, 直视乐游苑四方称赏名已高, 五陵车马无近远晴景悠扬三月天, 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 他垆邻肆何寂然主人无厌且专利, 百斛须臾一壶费初醲后薄为大偷, 饮者知名不知味深门潜酝客来稀, 终岁醇醲味不移。
长安酒徒空扰扰, 路傍过去那得知 ”诗中反应的即是当时民营酒坊的经营情况,唐代的酒户一般都能自设酒肆、 自我生产且自我销售, 民营酒坊是人们购买及饮用酒品的主要来源家酿酒主要供自我消费, 人们在酿制时不会少料掺假, 因此, 唐代的家酿酒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品质如白居易在《家酿十韵》诗后注中提到“水取九月九之水, 曲取七月上寅日之曲” , 孟浩然《裴司士见访》中提到“府僚能枉顾, 家酿复新开” , 岑参《虢州西山亭子送范端公》提到“使君家酿旧来浓” , 韩翃《张山人草堂会王方士》提到“园梅熟, 家酝香” 白居易诗云:“家未苦贫常酝酒, 身虽衰病尚吟诗” , “ 莫愁客来无供给, 家酝香浓野菜香” 刘禹锡也在诗中提到“若倾家酿招来客, 何必池塘春草生” 从中可以看出, 家酿酒除供自己饮用外, 还是款待来客的上好饮品 二) 酿酒的原料丰富因唐代经济繁荣, 物产丰富, 唐代生产的成品酒根据其原料可分为四大类: 谷物类、 果物类、 花草植物类、 动物类谷物类酿酒占有最主要的地位当时谷物均可用以酿酒, 唐人“干酒” 是以糯米为原料曹邺《田家效陶》诗中写到:“黑黍舂来酿酒饮, 青禾刈了驱牛载 ”这里提到的黍也是极为重要的酿酒谷物之一。
果物类酿酒以葡萄酒的酿造最为出名, 发展到唐代葡萄酒的酿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以至在唐代的许多诗句中, 葡萄酒的芳名屡屡出现如王翰《凉州词》中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刘禹锡也曾作诗《葡萄歌》赞美葡萄酒,诗云:“我本是晋人, 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 尽日饮不足 ”这说明当时山西早已种植葡萄, 并开始酿造葡萄酒罗隐《湘南春日怀古》:“松醪酒好昭潭静, 闲过中流一吊君” 这里提到的松醪, 是用松树物料制成的酒卢象《句》中讲:“书名荟萃才偏逸, 酒号屠苏味更醇” 其屠苏酒则是用草木植物屠苏制成的以花草植物酿酒原料廉价, 且又可节省粮食, 颇有社会经济意义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中“山瓶乳酒下青云, 气味浓香幸见分” 以及卢仝《东行三首》中“壮色排榻席, 别座夸羊酒” 提到的“乳酒” 便是用动物的乳汁制成的, 而“羊酒” 则是利用肉类酿成众多原料的利用为酒的酿造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使得唐代酒的种类极为丰富, 为酒文化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二、 唐代酒文化的特征( 一) 唐人对酒的称谓比较多孟郊诗中称酒为“杯中物” ( 且乐杯中物 , 谁论世上名) , 杜甫诗中也称酒为“杯中物” ( 赖有杯中物 , 还同海上鸥) ( 忍断杯中物, 只看座右铭) ; 杜甫诗中有时称酒为“浮蚁”或“蚁浮” ( 仙醴来浮蚁) ( 蚁浮仍腊味, 鸥泛已春声) ; 元稹诗中称酒为“腐肠贼” ( 平生中圣人, 翻然腐肠贼) ; 白居易诗中称酒为“香醪” ( 一瓮香醪新插刍, 双鬟小妓薄能讴) , 有时称酒为“腐肠膏” ( 佳肴与旨酒, 信是腐肠膏) , 也称酒为“销愁药” ( 俗号销愁药 , 神速无以加) ; 皮日休把酒称为“青州从事” ( 醉中不得亲相问, 故遣青州从事来) 。
二) 唐人开始“烫酒”现代人喝酒一般都是将酒瓶启封后直接饮用,在唐代, 也有这种喝法, 将酒从酒瓶、 酒坛或酒瓮等酒器中用瓢舀出或取出后直接饮用, 此喝法称之为饮冷酒如白居易《北亭招客》诗云“小饯吹醇尝冷酒” 杨衡《春日偶题》:“冻花开未得, 冷酒酌难醒 ”在唐代, 以冷酒待客有失礼之嫌如白居易《送张山人归嵩阳》诗云:“朝游九城陌, 肥马轻车欺杀客暮宿五侯门, 残茶冷酒愁杀人 ”当然, 从春天到夏天, 喝冷酒没什么不合适的, 但是从晚秋到冬天,人们一般都要喝温酒, 即将酒用器皿加热后饮用元结《雪中怀孟武昌》诗云:“烧柴为温酒”, 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诗云:“林间暖酒烧红叶, 石上题诗扫绿苔 ”许浑《赠裴处士兵》:诗云“暖酒雪初下, 读书山欲明 ”王贞白《少年行二首》诗云:“花时轻暖酒, 春服薄装绵 ”徐铉《又赋早春书事》诗云:“暖酒红炉火, 浮舟绿水波 ”这些诗句为这种喝法提供了最好的例证现在在我国好多地方, 也有冬季饮酒尤其是喝黄酒时“烫酒”的做法, 这可能便是唐风遗存 三) 唐人注重“献酬”之礼献酬即敬酒的意思, 唐代主宾之间或宾客之间都可以自由献酬崔玄亮《和白乐天( 时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诗中写道“几人樽下同歌咏, 数盏灯前共献酬” ; 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中“小宴初谈笑, 初筳雅献酬” ; 朱湾《奉使设宴戏掷笼筹》中“今日陪樽俎,良筹复在兹。
献酬君有礼, 赏罚我无私” ; 韩愈《送刘师服》中“草草具盘馔, 不待酒献酬” ;元稹《阳城驿》中“施馀尽酤酒, 客来相献酬” ; 高适《东平旅游, 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中“高兴陪登步, 嘉言忝献酬” 上述诗词描写的都是这种饮酒礼节, 可见在唐代酒文化中“献酬” 礼节的影响现在, 在宴席之上, 我们常常会看到主宾献酬或客人互敬的场景, 这是“ 献酬” 之礼的延续 四) 唐人饮酒有“蘸甲” 风俗“蘸甲” 即敬酒时, 用手指伸入杯中略蘸一下, 弹出酒滴, 以示敬意用现代眼光来看, 这种做法极不卫生, 但是在唐代极为流行刘禹锡《和乐天以镜换酒》诗云: “频眉厌老终南去, 蘸甲须欢便到来 ”白居易《早饮湖州酒, 寄崔使君》诗云:“十分蘸甲酌, 潋滟满银盂 ”杜牧《后池泛舟送王十》诗云:“为君蘸甲十分饮, 应见离心一倍多 ”韦庄《中酒》诗云:“南邻酒熟爱相招, 蘸甲倾来绿满瓢 ”张孜《雪诗》诗云:“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 ”罗隐《酬丘光庭》诗云:“壁池兰蕙日已老, 村酒蘸甲时几杯 ”诗歌表现出了唐人对酒友的敬重心态这一习俗后来已慢慢消失了, 只是在一些祭祀场合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会遇上这种情况。
五) 唐人酒席上出现酒纠之职为了更好地维持酒席秩序, 同时开展各种宴饮游戏活动, 唐人每到酒会之时, 总要指定或推选出主酒之人, 当时称之为席纠, 或称为觥使、 酒纠酒纠必须熟知酒席中的各种规矩, 对违反席饮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元稹就曾因擅司酒职而闻名, 他在《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中写到: “邀我上华筵, 横头坐宾位那知我年少, 深解酒中事能唱犯声歌, 偏精变筹义含词待残拍, 促舞递繁吹叫噪掷投盘, 生狞摄觥使 ”在《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中说:“予时最年少, 专务酒中职未能解生狞, 偏矜任狂直 扣节参差乱,飞觥往来织强起相维持, 翻成两匍匐 ”由此可以看出, 凡在酒席上言语失序、 行令失误, 以及作假逃酒, 都会受到酒纠的“制裁” 朱湾在《奉使设宴戏掷笼筹》中说:“今日陪樽俎, 良筹复在兹献酬君有礼, 赏罚我无私莫怪斜相向, 还将正自持一朝权入手, 看取令行时 ”此都反映了席间酒纠主持饮酒行令和使用权利的情形 六) 唐人首创的饮酒游戏——酒令白居易说过:“骰盘、 卷白波、 莫走、 鞍马, 皆当时酒令酒令是唐朝人首先发明并流行一代的饮酒游戏白居易《与诸客空腹饮》诗云:“碧筹攒米碗, 红袖拂骰盘。
”《就花枝》诗云:“醉翻衫袖抛小令, 笑掷骰盘呼大采 ”筹箸, 是唐朝人最新发明的一种酒令器具元稹《遣春十首》诗云:“波绿紫屏风, 螺红碧筹箸 ”《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 因有戏呈三十韵》诗云:“筹箸随宜放, 投盘止罚啀 ”马异《暮春醉中寄李干秀才》诗云:“折草为筹箸, 铺花做锦裀 ”唐人通过酒令增添了饮酒时的情趣和兴致, 丰富了酒文化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