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
35页二0一五至二0一六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教学计划磨桥镇中心小学 杜小娟一、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二、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欣赏曲目达到几十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三、教学目标: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4、 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四、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五、教学难点: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六、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音乐感受力,能较为准确的分析音乐作品,并能用竖笛或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在竖笛吹奏方面,少部分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七、周安排周次教学内容1 第一课:1、歌曲:手拉手 2第二课:2、歌曲:来吧!来踢球3第三课:1、歌曲:龙的传人 4 第四课: 2、欣赏:国家5第五课: 1、歌曲:黄河大合唱2、歌曲:黄河船夫曲 6第六课 :1、欣赏:溜冰圆舞曲 2、欣赏:王者之舞 7第七课:1、歌曲《七色光之歌》 2、歌曲:八只小鹅8第八课:1、歌曲:长城谣 2、歌曲:卖布谣9第九课:1、歌曲: 斗牛士之歌 2、欣赏:卡门序曲10第十课:1、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 2、欣赏:牛车11五一假12期中考试13第十一课:1、欣赏: 唱支山歌给党听 2、欣赏:走进西藏14第十二课:音乐家——舒伯特 歌曲:野玫瑰15第十三课:京剧传统剧目《小放牛》16-20复习及期末考试第1课 世界需要《拉起手》(第一、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通过"手拉手"小伙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使少年儿童真切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热和,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无穷向往,从小培养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定信念。
2、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了解它的时值并在演唱时唱准附点二、教学重点:1、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的坚定有力三、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四、教学预备:录音带vcd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练习二、动一动:1、师: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要求: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用手拍出的节奏,并且能够正确模仿1)指名学生起来模仿节奏(2)大家一起进行评议,并且一起来模仿节奏A:B:2、拓展:请学生自己设计节奏,一起来拍一拍三、认一认:师:刚才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大家仔细听辨这条节奏:1、出示节奏:2、听老师拍节奏,照照节奏中的难点,大家一起练一练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条节奏中有一个新朋友呢?出示附点八分音符3、教师讲解附点八分音符,学生熟悉并把握4、出示旋律,一起跟唱,巩固附点八分音符四、唱一唱:师:刚才我们熟悉并学会了附点八分音符,现在我们一起来活学活用,教案《《手拉手》教案》1、把班级分成5个小组,每组领一张卡片,分组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2、分组唱一唱,大家一起评议3、听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大家给旋律排列顺序。
4、把旋律连起来唱一唱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把这几条旋律遍成了一首优美的歌曲,一起来学一学5、欣赏歌曲《手拉手》,感受歌曲的情绪活泼、欢快)6、朗读歌词,说说歌曲的意思1)出示歌词,分角色朗读歌词留意豆、妞、沟、手、走、头、球一些字的咬字)(2)分小组分角色读词按节奏分角色配乐朗读歌词读准附点歌词)7、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从歌曲中找一找、认一认,知道它的时值8、用lu或其他字跟琴哼唱全曲,熟悉旋律走向9、采用多种形式(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演唱,熟悉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爱好10、歌曲的处理加进力度记号作强弱的处理,并有感情地演唱四、拓展延伸:1、交流有关希看小学内容的收集资料2、说说你眼中的贫困地区的小伙伴3、想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事,给予什么帮助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我希看我们的小朋友能和歌曲中的孩子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大家手拉手一起向前进!来吧,来踢球一、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拉起手》,《来吧,来踢球》2.“声音的模拟与表现”,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模仿足球场上热烈沸腾的气氛3.“练练你的听辨力”,辨别三拍子与二拍子的音乐听辨《大路歌》开头的节奏,感受朝鲜民歌《思乡》的旋律走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信、有感染力的歌声表现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制音源表现足球场上的热烈气氛,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分辨二拍子及三拍子的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 三、教学过程(一)学唱《拉起手》、《来吧,来踢球》课前放《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营造热烈的气氛1、听、议:听教师或录音机范唱,议一议歌曲表现的情绪 2、听唱学歌曲:歌曲《拉起手》其重难点在切分节奏加跨小节连线,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掌握,可用拉手上下摆动的动作体验这个节奏型歌曲《来吧,来踢球》曾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是一首脍灸人口的歌曲重难点在衬词 3、律动、表演:根据歌曲情绪,分组律动表演《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突出运动的特点,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二)声音的模拟与创造,即兴创作1、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寻找可表现足球场景的音源,打击乐、哨子、彩球、表现该类场景的音乐等等2、欣赏图片:足球场上的精彩画面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分组表演,表现啦啦队的呐喊助威,也可表现足球入门时的狂欢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乐器或音源将自己心中的场景用音乐表现出来。
3、即兴创编歌曲,音符不限,调式不限,能表现出热切期盼进球的情绪即可 (三)听辨练习1、听辨节拍,引导学生用律动的方式体验两首歌曲的节拍,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用身体左右摆动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踏步体验《婚礼进行曲》的二拍子音乐的特征 2、听辨节奏型:先拍教材中的两条节奏,再听辨 3、听辨旋律线:听歌曲《思乡》,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再随着录音哼唱曲子,判断是哪一条旋律线第2课 龙的传人第三、四课时一、教学目的: 1、喜爱本单元所选的赞颂中华文明又富于民族特点的曲目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表达爱国之情 2、通过学唱《龙的传人》,感受小调式旋律的色彩特点;通过学唱《我是中国人》,领略京剧西皮腔的韵味 3、了解作曲家聂耳二、教学时间:二课时一、感受歌曲二、学唱歌曲1、模唱2、学唱歌谱(1)复习常用音符、节奏2)复习音阶3)鼓励学生尝试3、再唱歌曲,表现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第四课时一、复习歌曲:《龙的传人》二、学唱《我是中国人》,感受并表现京剧西皮唱腔三、欣赏教学1、男声独唱:《乡音乡情》2、民乐合奏:《金蛇狂舞》感受乐曲情绪的同时介绍聂耳生平及作品。
3、管弦乐曲:《红旗颂》第3课 黄河大合唱第五课时教学内容:1、介绍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练习轮唱《黄河大合唱》教学目的:1、学生初步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学生懂得轮唱这种演唱形式并能合作演唱《黄河大合唱》 3、学生懂得从学习的内容想开去,关注音乐与相关艺术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准备:1、PPT展示资料 2、学生搜集资料教学时间:一教时教学过程:一、 教学导入: PPT展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黄河教师介绍黄河: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资料音乐与相关文化:古诗)三、 介绍《黄河大合唱》 创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作品介绍: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本乐章运用领唱及合唱相呼应的演唱形式,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以及登上河岸时的乐观情绪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这个乐章运用了壮阔、热情、深切的音乐语言,歌唱黄河的雄姿,赞美五千年的文化,颂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这首配乐诗朗诵由三弦伴奏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音乐会上往往略去此段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此乐章运用抒情而深切的旋律诉说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这个乐章借用了锣鼓伴奏的一些手法,形象地叙述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示了“大回老家去”的斗争决心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这首女高音独唱歌曲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此曲运用卡农的手法,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衬词“龙格龙格龙格龙”的加入则别具风格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象征东方巨人为最后胜利发出呐喊,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五、1、介绍轮唱:[轮唱]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轮唱”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 2、结合《保卫黄河》说明轮唱的表现特点[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 (听范唱、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六、教师指导练习轮唱《保卫黄河》 1、先跟范唱练习齐唱 2、练习轮唱注意速度要一致,要看指挥) 3、教师指导轮唱的技巧轮唱时,每一句的开始的第一个字要重唱,后面的词要唱得轻一点;速度一定要一致;合唱不是比赛,而是合作,在自己唱时要学会听其它声部的声音)七、学生轮唱《保卫黄河》八、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黄河,了解了《黄河大合唱》及其创作背景和历史现实意义,而且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