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北京市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0页2025学年北京市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其刹车距离为( )A.40 m B.20 m C.100 m D.4m2、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所有P、Q两球都处于静止状态.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A. B. C. D.3、一物体从t=0时刻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后时刻到时刻的位移与时刻到时刻的位移之比为1:2,则等于( )A.1:2 B.2:3 C.1:4 D.3:44、人用手竖直地握着啤酒瓶,始终保持静止,则( )A.手握瓶子的力越大,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就越大B.往瓶子加水后,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将增大C.手握瓶子的力大小等于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D.若手握瓶子的力大小为FN,手与瓶子间的动摩擦因素为,则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N5、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则( ) A.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6、为了能够方便测出人的反应时间,某研究小组制作了“反应时间测量尺”,其使用方法:甲同学捏住测量尺上端使其保持竖直,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释放测量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根据乙手指所在测量尺的位置,直接读出反应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时间测量尺”A标度合理B.“反应时间测量尺”B标度合理C.“反应时间测量尺”下降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D.用钢尺和塑料尺制成的测量尺刻度明显不同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 的位移是 2m,第 2s 的位移是 6m,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 2m/sB.物体的加速度是C.第 3s 末的速度是 10m/sD.第 3s 的位移是 10m8、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前4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1~3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2~3s内与3~4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D.第3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5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9、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有关其前4秒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B.该运动可能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5米/秒D.该运动一定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10、如图所示,是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11、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10N,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BO绳水平,AO绳的拉力为FA,BO绳的拉力为FB,则( )A. B.FA=10 N C. D.FB=10 N12、一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直线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s内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0m/s2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2C.物体在第0.5s末速度一定为8.0m/sD.物体在第2.5s末速度一定为0.5m/s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s.滑块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4、(10分)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试验中:(l)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工作电压为___________的交流电.(2)操作时,安装好装置后,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3)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往后第六个点作为计数点,依次标出计数点、、、、,并测算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利用公式__________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个2s内的位移是9 m,第2个2s内位移为5m,求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初速度16、(12分)以速度为12 m/s匀速运动的汽车在第2 s末关闭发动机,以后做匀减速运动,第3 s内平均速度是11 m/s,求:(1)汽车加速度;(2)汽车在10 s内的位移.17、(12分)一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1)0~6s内即6s~10s内物体的加速度;(2)0~10s内物体发生位移的大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A【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刹车的距离,故选A。
2、D【解析】物体间产生弹力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A、B、C三种情况下,P与Q之间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存在弹力.而D项中,P与Q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存在弹力.【详解】A、由于重力作用,P压向Q,P、Q间存在挤压,发生弹性形变,P、Q间存在弹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重力作用,P、Q都有向下滚动的趋势,使两球之间存在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存在弹力.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重力作用,P压向Q,P、Q间存在挤压,发生弹性形变,P、Q间存在弹力.故C不符合题意 D、P、Q尽管接触,P与Q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存在弹力,假如存在弹力,两球将发生滚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3、A【解析】下落后t0时刻到t0+T时刻的位移为: 下落t0+T时刻到t0+2T时刻的位移为:而 由以上各式解得:,故A正确.点晴: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列式表示出下落后t0时刻到t0+T时刻的位移和下落t0+T时刻到t0+2T时刻的位移即可求解.4、B【解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其大小与手的握力无关,A错误;往瓶子里加水后,瓶子和水的总重变大,而摩擦力要与此重力平衡,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将增大,B正确;手握瓶子的力跟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没有直的关系,故C错误;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其大小与手的握力无关,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5、B【解析】A.0~t1时间内小物块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1时刻小物块向左速度减为零,此时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故A错误;B.t2时刻前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之后小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故B正确;C.0~t2时间内小物块先减速,后反向加速,小物块受到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D.时刻小物块向右速度增加到与皮带相等,时刻之后小物块与皮带保持相对静止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摩擦力消失,故D错误。
故选B6、B【解析】由题可知,手的位置在开始时应放在0刻度处,所以0刻度要在下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随时间的增大,刻度尺上的间距增大.故B标度合理.因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故用钢尺和塑料尺制成的测量尺刻度是相同的.故ACD错误,B正确;选B.【点睛】直尺下降的时间就是人的反应时间,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分析反应时间与位移的关系即可.7、BD【解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等于常数,求的加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即可判断;【详解】A、根据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等于常数可得,解得在第一秒内由,解得,故A错误,B正确;C、3s末的速度为,故C错误;D、第3s内的位移为,故D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等,关键是抓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等于常数的应用8、BD【解析】A.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0~1s s与1~3s加速度不同,故A错误;B.1~3s内v—t图像的斜率不变,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 由图像可知,2~3s内与3~4s内速度都为负,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第3s末质点的速度为-5m/s,大小为5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BD.9、AD【解析】A.4s内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D.若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第1、2、3、4秒内,位移之比为1:3:5:7,故B错误;D正确; C.根据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无法求出第3s末的速度.故C错误.故选AD。
10、ACD【解析】考查运动的图像v-t图的特点详解】AB.v-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CD段和DE段斜率的绝对值最大,即加速度数值最大,A正确,B错误;C.v-t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t轴上方面积为正方向位移大小,t轴下方面积为负方向位移大小,D点前一直往正方向运动,D点后往负方向返回,所以D点离出发点最远,C正确;D.BC段是单向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大小哦,即BC段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D正确11、AD【解析】将电灯所受的重力G沿绳子方向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FB=G=10N 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12、AC【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第1s内的位移为:x1=v0t+at2=8m,第3s内的位移为:x3−x2=(v0+2at)t+at2=0.5m.代入数据得:v0=9.875m/s,a=-3.75m/s2,得v3=v0+at=-1.375m/s,说明在3s前物体已经停止.因石块在一个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它最终会停下来,也就是说它是不可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