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师发展会.doc
15页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总课题实施方案《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总课题组·2015年3月·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总课题组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子课题实验区、校的通知各级教育科研规划办、学校: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实际,经上级部门同意,总课题组决定面向全国组织实施《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子课题实验区、校的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按照课题申报指南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申报; 二、如实填写《课题申请表·评审书》,一式三份报送总课题组; 三、报送《申报书》时,请按照总课题组制定的统一格式上报 四、自2014年3月1日开始受理,截止日期为2015年7月31日各单位在规定时间集中送报,逾期不予受理五、课题重要介绍主管单位: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课题名称: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课题编号:CTF120573类 型:全国重点 六、总课题组联系方式:联系:010-57130266 联系人:田老师收13910757468电子邮箱:dxjydjt@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甲9号国宾大厦 807室 邮 编:100037附件一:《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总课题组实施方案 附件二:《课题申请表·评审书》 2014年2月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说明国家教师科研基金是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根据2006年按照教育部师范司、人事司要求开展全国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时一些重点学校、地方教育部门有关针对教师科研成果进行认定,针对优秀科研教师进行表彰奖励的要求,并依据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和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章程而设立的专项基金。
为了能使本项基金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全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全国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十五”、“十一五”科研项目大部分结题的情况下,现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十二五”教育科研的项目规划立项设立国家教师科研基金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规划课题,旨在促进更多的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投入教育科研的行列,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够通过教育科研提升自身素质和科学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加快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的教育科研项目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具有同样重要的科研意义,具有鲜活的时代特征国家教师科研基金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规划课题,注重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的实效性,在最基本的教学实践中践行科研成果,在科研与教、与学的结合中获得提高,达到“教中有研、以研促教”的效果《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总课题人员构成总课题组顾问:王文湛: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国家副总督学魏书生: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李锦韬: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特级教师佟 学: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主任总课题组组长:江 海:全国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中外教育研究》杂志、《学园(教育科研)》杂志主编总课题组副组长、秘书长:李文辉:名师教学研究网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负责人总课题组部分核心专家(排名不分先后):杨春茂: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成 浩:中国教师报特邀专家、特级教师《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总课题课题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加快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与人才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已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加快教育发展,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要适应世界范围内以教育和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必须全力提高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一大批创新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方面创新正如教育部原副部长吕福源所说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使之得到深化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正是在时代需要、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抓手”,对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在发生变化,但是受学校教育承继性、教师思维习惯性的影响,新课程所阐述的先进理念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还没有能全部的真正落实,出现了理论和实践脱节、观念和行为分离的现象,如何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课题以“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为切入点,研究范围涉及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及教育管理、操作和绩效等方面,主要归结为“创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课程建设、创新教学实践、创新教育评价”五个方面主要创新点在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推动、建立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理论,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总课题子课题申报及实施流程详细阅读《课题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定子课题,填写子课题“申请·评审书”,校领导签字盖章,一式三份邮寄至总课题组审批总课题组批复后,向子课题实验学校颁发课题立项证书、铜牌,并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实验学校制定实验方案,并组织实验研究实验教师做好实验记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时反馈教学问题,实施过程中的亮点、难点问题记录整理报告,总结出相应的成果。
实验学校根据实验情况提出结题申请,总课题组审定上报的总结材料和课题研究成果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给予子课题结题,并颁发科研成果证书课题工作实施方案一、建立实验学校欢迎具备研究能力和实验条件,并有志于开展课题研究的各级各类学校(大中专学校、普通中小学、幼教、特教、青少年宫等),参与课题研究、实验二、建立区域指导中心地方教育厅局、教师进修学院(校)、教科所、教研室有关科室或研究人员和部分重点科研项目学校课题组可以申请建立课题区域指导中心三、子课题分类以下课题分类以研究内容为分类依据,仅代表子课题研究方向,每一大类还可分出多个细目各申报单位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确定子课题的研究方向、内容,选择恰当的子课题名称《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部分子课题选题参考1.创新教育在教学中实施现状的实践与研究 20.创新教育对创新型教师的“硬件”要求研究2.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项目管理实践 21.创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3.创新型教师如何培养自身新能力 22.对教师角色转变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4.高校创新型教师的特征与成长路径、机制 23.教育信息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5.创新型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 24.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1 ―6.创新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7.当代创新型教师素质结构的整合研究8.高效阅读教学的应用与研究9.自主阅读与主体作文教学的应用与研究10.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11.课堂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研究12.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研究13.合作探究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14.课堂教学中“设疑激思”的技巧研究15.“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研究16.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应用与研究17.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18.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研究19.在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的研究25.在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研究26.在教学中培养实验能力的研究27.在教学中进行快乐教学的研究28.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研究29.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合理运用的研究30.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辩证关系研究3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方法研究32.校本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实践的探索33.教学笔记对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实践与研究34.名师高尚师德与精湛教学艺术的研究35.体育与健康教育应用与研究36.民族民间音乐与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总课题课题管理服务办法为保证课题研究科学、有序地进行,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促进科研与实践的有益结合,使研究工作更好地为实践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一、总 则第一条 总课题组由组长、核心专家以及部分实验单位负责人组成第二条 总课题组将分批设立课题实验单位课题实验单位主要包括“区域指导中心”和“科研基地学校”第三条 大中专学校、普通中小学、幼教、特教、青少年宫等教科研机构可以采取申报子课题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和实验工作实验单位的申报采取“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竞争中择优立项二、总课题组主要职责第四条 总课题组主要职责1.制订科研课题及课题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及操作指南;2.制订本管理服务办法;3.接受课题实验单位,组织审批;4.指导和监督各课题实验单位工作进展,交流研究信息,组织有关学术活动;5.及时推荐有效的科研资源,开展组织各类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6.组织对各实验单位研究成果的鉴定、验收,协助优秀成果推广;7.组织优秀科研成果的评选、奖励和宣传、推广;8.完成针对实验单位的管理和服务三、申报条件第五条 课题实验单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区域指导中心申报条件:► 有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符合国家教改方向和教育科研发展方向;► 有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机构主要领导和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高;► 能够及时向总课题组反馈区域内实验学校安全信息和资料,反馈学校和教师的相关需求;► 能定期总结并向总课题组提交区域内实验学校的研究成果与经验;► 有能力评定区域内实验学校优秀论文、教案、活动设计、优秀课、教具、课件并向总课题组推荐参加评选;► 能组织区域内实验学校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各种安全交流活动;► 有能力在该地区发展一定数量的课题科研基地校和课题科研学校;► 能接受总课题组对实验单位的管理与服务,并与总课题组配合开展课题的各项工作。
2.子课题实验学校的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