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学科育人价值.docx
20页中学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研究报告一、 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 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教育必须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不移 以德育为核心推进素质教育现行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以德育为 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要求改进德育方式,拓宽德育 渠道,突出各学习领域的德育功能物理学是以物质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基本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中学物 理课程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过程和方法为载体,以 科学探究为主线,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基本目标的基础性自然科学课程物理学及其 课程蕴涵深邃的思想和哲理,在形成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 品质和科学素养方面都能发挥显著的作用现行的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 就提出要“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和科学态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世 界观”物理学科中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方法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物理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态度、专业素养、师德风范等,这些形成了物理学科的育人文化。
在 教学过程中重视物理学科的文化熏陶,帮助学生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使其在智育、德育、 美育、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这应该是实现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有效途径而在 实际的教学中,学校和教师们更多关注的是物理教学的求知功能、应用功能,重视知识的学 习,使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都用于解题、应对考试上,学科的育人价值却未得到重视2010年9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正式启动学科育人价值课题的研究当下开展中学物 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二、 研究概述(一)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1研究的目标明确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挖掘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落实育人价值,针对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育人缺失部分提供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推动教书育 人观念在广大物理教师中的普遍确立,推动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持续修订和完善2. 研究的主要内容(1) 理论研究,厘清一些基本概念,建立中学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结构框架2) 在确立的中学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新框架下分析物理学科育人现状3) 提出落实物理学科育人目标的教学实施建议二)研究过程与方法1研究过程2010年10月组建《中学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研究》课题核心研究队伍,收集并树立已有 的相关研究资料。
进行了一系列文本的比较研究,确立中学物理学科育人的新框架然后在 新框架下编制《上海市中学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研究的教师问卷》、《上海市中学物理学科育人 价值研究的学生问卷》,教师的网上问卷调研在2011年5月13日至5月24日进行,学生的 网上问卷调研在2011年5月27日至6月8日进行项目组汇总师生的问卷回答,并对相关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6月底完成《“上海市中学物理学科育人价值师生问卷调查”的调查报告》, 形成对上海中学物理学科育人现状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观察,了解物理课堂 教学中育人目标的落实和达成情况2.研究的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观察法等1) 文献研究法:主要资源依据为国内外一些地区的物理课程标准及物理和科学教科 书2) 比较研究法:主要比较不同国家的课程教材,重点关注各国物理(科学)教育价 值观、育人的素材及实施方法的差异3) 问卷调査法:主要用于调查当前物理教师、学生对课堂教学中育人价值的理解和 体会通过各区县教研员组织各区教师、学生利用网络完成问卷4) 现场观察法:主要运用于了解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育人目标的落实现状分析,共 选择了 43节比赛录像课,观看录像分析课堂落实育人目标的实际情况。
三、研究成果(一)基本概念的界定1、科学素养据资料显示,科学素养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赫德在《科学素养,它在美国学校的意义》中 提出,是用来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此后,不同学者,在不同国家文本中, 大量出现对科学素养的界定1) 美国1996年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有科学素养”的描述i有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物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 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有科学素养还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力2) 《面向明日世界的科学能力》中对“科学素养”的描述2① 科学知识及运用科学知识识别问题、掌握新的知识、解释科学现象,并对科学相关问 题得出以证据为基础的结论② 理解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知识和探究的典型特点③ 意识到科学和技术如何塑造我们所在的物质环境、智力环境和文化环境④ 作为一名反思性公民,乐于参与科学相关的议题并运用科学观念3) 我国对科学素养的描述我国在《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和《2001—2005年中 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内容与目标》中提出构成科学素养的五大要素:① 科学知识② 科学能力③ 科学方法④ 科学意识⑤ 科学品质在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本一一《上海市中小学自然科学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 要》中提出科学素养包括:① 知识与技能科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及基本技能。
② 过程与方法 围绕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使用工具和搜集证据、处理数据和解释问题、表达与交流等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的兴趣、情感,科学态度,科学的自然观、价值观等综合上述文献对科学素养的界定,结合物理学科的实际,并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可操作 性,我们给出科学素养的三要素是: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能力、科学态度和观念其中知识 和技能是科学素养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则谈不上科学素养问题;1 [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戢守志等译;《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28页2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2006报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上海研究中心译;《面 向明日世界的科学能力》,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0页科学思想和方法是科学素养的标准,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本质区别在思想和方法, 如果一个人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想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得出的结论就是可靠 的;科学态度和观念是科学素养的核心,科学态度的实质是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科学观念 的核心是敢于质疑、善于理性批判从而实现创新,所以说形成科学态度和观念是提高科学素 养的核心所在。
2•人文素养何为人文素养?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出现某个权威性或大家一致认可的定义,但 从各种人文素养的表述和人们日常使用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人文素养的组成要素,这些要素 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的要素之一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知识; 人文素养要素之二是一个人在言行中表现出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无限关爱的思 想倾向,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的一种人文精神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应该具有较 高的文化品位、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修养、博 大的爱国情怀、丰富的精神世界3、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定位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备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物理学科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之一,其育人价值具体体现在科学教育价 值与人文教育价值两个方面:(1) 科学教育及其价值:科学教育就是让学生习得科学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方 法、养成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精神的教育科学教育的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让学生获得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感受、认识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具有科学精 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 人文教育及其价值:人文教育就是让学生提高哲学素养、增强品德修养、培养审 美情趣、关注科学伦理的教育人文教育的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物理学科育人 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教育价值,但从培养人的角度来看,人文教育不能偏废,体现在物理学 科教育中,就是要通过物理文化的陶冶,提高学生的人生智慧,理解物理学发展与人类社会 发展的关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成为一个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自然的人二)文本对比研究的结论1、初中物理国内教材中学科育人的素材和要求对比研究(1) 研究概要:课题组分别选取了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物理(试用本)》(上教版,以 下简称为“上海教材”和6套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北师大版、沪科 版、教科版、人教版、苏科版、粤教沪科版,以下简称为“国内6套教材”)作为对比研究 对象进行了 7套教材中育人方面具体素材和要求的对比研究,梳理可以借鉴的思想和素材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学科教材中蕴含大量的可资育人的价值点,由于重视程度和理解水平的 差异,一线教师难以系统地梳理,尤其是隐性育人价值的挖掘相对薄弱,因此,系统梳理有 利于发现教材内容对学生德性成长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2) 对比研究的结论① 上海教材与国内6套义务教育教材高度一致,都力求结合学科特点体现物理课程的 育人功能各版本教材中凸显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想”的育人素材点比较多,说明各版本教材编 写组均重视物理学科中科学方法的传播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材力求将学科特点和育人有机 整合(融合)在一起② 6套教材均偏重科学方法培养,品德教育略显不足,上海教材优势明显6套教材对所要分析的育人价值点(育人素材)都有涉及,但提及次数有较大的差异 其中科学发方法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科学史》相比较而言,6 套教材中对包含生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品德教育素材相对较少,对学科育人重要性的认 识有待提升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设计的育人素材更为丰富(统计次数更多)说明上海教材编写 组的专家对“两纲”教育的把握更为精准,凸显上海教育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贯穿到教材体系 中③ 同一知识点,6套教材在育人的呈现方式各不相同以速度概念的引入方法为例:人教版教材直接给出速度的定义,其他教材有的(如沪科 版)采用从图片对比的方式切入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进而引入速度的定义还有的教材(如 苏科版、北师大版、粤教沪科版)以学生活动的形式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科版 教材则以漫画交流讨论的形式归纳出速度概念中“时间与路程”两个关联物理量,进而提出速 度的定义上教版教材直接给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常用的两种方法,归纳需要考虑'时间和 路程”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速度的概念④ 教师对于隐性育人价值素材的挖掘能力有差异一线教师对于隐性育人价值素材的挖掘存有差异对教材育人素材的取舍尚需明晰的指 导,隐性育人价值的挖掘能力有待增强⑤ 建议通过拓展材料,弥补6套教材在科学精神教育方面存有的缺陷由于教材篇幅的缘故,一些科学家艰苦卓越、孜孜不倦探索科学的事例只用文字简单介 绍,难以让学生体会其背后蕴藏的强大精神动力建议插入一些当年科学家研究的实验图片, 再配以文字说明,这样更便于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和科学家的精神2、美国主流物理教材与上海教材的对比研究(1) 研究概要:我们将上海现行的初、高中物理教材分别与美国的初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探索者》、 高中物理教材《物理原理与问题》(浙江教育出版社)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的教材, 找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材在育人方面的内容、素材、手段、侧重点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 点,使我们对上海物理教材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有更为清晰的认。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