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复习.docx
17页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复习21古诗词三首生字词我会读y pn ɡēnɡ ɡuō 榆 关 那 畔 行 风一更 聒碎乡 心 sūn b chu s 王孙 枫桥夜泊 对愁眠 寒山寺字音易错提示 “浣”读hun,声母是h,不要读成wn;“聒”读guō,不要读成guā题目训练:选择正确的读音浣女( hun√ wn) 耳畔( pn√ bn) 风一更(gēng√ gng)生字词听写榆关 那畔 王孙 停泊聒碎乡心 枫桥夜泊 风一更 对愁眠 寒山寺字形易错提示正字:“榆”右边是“俞”,不要漏写中间一短横;“寺”上半部分是“土”,不要写成“士”题目训练:看拼音写词语y ɡuān n pn wnɡ sūn tnɡ b( ) ( ) ( ) ( )ɡuō su xiānɡ xīn fēnɡ qio y b ( ) ( ) fēnɡ y ɡēnɡ du chu min hn shān s ( ) ( ) ( )答案对照:榆关 那畔 王孙 停泊聒碎乡心 枫桥夜泊 风一更 对愁眠 寒山寺多音字更 gēng(更换)(更改)(一更) (更新) gng(更加) (更多) (更好)辨析:表示“再,又”“越发,愈加”时,读gng,如,更上一层楼、更好;表示“改变,改换”“经历”“旧时一夜分五更”时,读gēng,如,更新、少不更事、更正、自力更生、打更。
例句:记一场春雨过后,小草更(gēng)换了新衣服,变得更(gng)加可爱了要想变得更(gng)强,只有自力更(gēng)生泊 b(停泊)(淡泊)pō(湖泊)(血泊)例句: 漂泊(b)在外数十年,湖泊(pō)高山看不厌淡泊(b)名利志高远,梁山泊(pō)旁访圣贤形近字喧xuān:(喧哗)(喧闹)渲xun:(渲染)辨析同音字Pn 湖畔 判断 叛变易错提醒:“畔”从“田”,意思是“边”;“判”从“刂”,意思是“区别,分辨”;“叛”从“反”,意思是“违背”古诗原文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歌朗读节奏划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及翻译山居秋暝〔暝〕(mnɡ)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翻译:空寂幽静的山中刚刚下过一场雨,傍晚时天气已显出秋天的凉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翻译:皎洁的明月在松林间洒下清光,清清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这里指洗衣物的女子的欢歌笑语〔浣女〕洗衣物的女子翻译:竹林中笑语喧哗,是洗衣物的女子结伴归来莲叶轻轻摇动,是渔船在顺流而下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尽〔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留〕:停留翻译:任凭春天的花草落尽,秋景也是很好的,我自可留居在山中作者简介——王维王维,字摩诘(ji),盛唐诗人、画家世称“王右丞有“诗佛”之称王维诗尤以山水诗著称,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主要作品有《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使至塞上》《相思》《山居秋暝》等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名言佳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苏轼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课文主题归纳《山居秋暝》这首诗通过描写秋雨过后山中的清幽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闲适、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向往之情诗文赏析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奇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延伸背诵——写“秋”的古诗名句积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冬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延伸积累——写“秋”的成语秋高气爽 秋风萧瑟 秋色宜人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意深浓 秋兰飘香古诗原文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歌节奏划分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者简介——张继张继,字懿(y)孙,唐代诗人主要作品:《枫桥夜泊》《登丹阳楼》《秋日道中》等注释及翻译枫桥夜泊〔枫桥〕在今江苏苏州〔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泊〕(b)停船靠岸月落乌啼霜满天,〔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翻译:月亮渐渐落下去了,乌鸦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江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对〕伴随,相伴翻译: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与我愁思相伴难以入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翻译:苏州城外的寒山寺里,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到〕送到,传到翻译:深夜的钟声悠扬回荡,不时传到旅客的船上来课文主题归纳《枫桥夜泊》这首诗描写了秋天夜泊枫桥时江边的景色,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钟声、客船,勾画了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情感写的是诗人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赏析这两句诗前两行描写了夜泊的环境和诗人孤寂、愁闷的情怀后两行交代了夜泊的地点和寒山寺的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延伸背诵——有关 “游子羁旅思之思”诗句积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古诗原文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诗歌节奏划分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作者作品介绍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容若,号楞伽(lnɡ jiā)山人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善骑射,好读书,擅长写词纳兰性德的词多感伤情调内容多抒写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写情自然真挚,风格近于李后主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清代第一词人”之称,与朱彝(y)尊、陈维崧(sōnɡ)并称“清词三大家”主要作品:词集有《纳兰词》《侧帽集》《通志堂集》《饮水词》注释及翻译长相思〔长相思〕词牌名又名《双红豆》,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因内容多为描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之情而得名双调小令,36字,上下阕各三平韵,一叠韵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程〕道路、里程〔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这里指关外〔千〕这里是虚指。
〔千帐〕指营帐很多〔帐〕军营的帐篷翻译:山长水远,(将士们)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深了,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更(gēng)〕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乡心〕思乡之心〔故园〕故乡,家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翻译:整夜风雪交加,声音嘈杂,打碎了(将士们的)思乡之心,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没有这种风雪声课文主题归纳《长相思》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体现了词人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诗文赏析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延伸背诵——诗人笔下别样的秋秋天在诗人笔下是多情的秋是思念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是希望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是忧愁。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文后思考题解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山居秋暝》朗读基调:欢快,语调:上扬《枫桥夜泊》朗读基调:深沉舒缓,语调:沉闷低缓《长相思》 上片朗读基调:凝重惆怅下片语调:怅惘悠长背诵方法:想象图忆法默写提醒: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如:“江枫”的“枫”不要写成“风”,“渔火”的“渔”不要写成“鱼”☉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答:皎洁的明月在松林间洒下清光,清清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 “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描写,“清泉石上流”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突出了山中的幽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答:竹林中笑语喧哗,是洗衣物的女子结伴归来竹林中笑声阵阵,是洗衣少女归来,莲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