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阅读练习.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jie2****301
  • 文档编号:274418628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练习(一)《桃花源记》【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节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选贤与能: (2)故人不独亲其亲: (3)缘溪行: (4)停数日,辞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3.乙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甲文所阐述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生活?(选答两处) 4.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二)《小石潭记》【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④,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⑧刺泼⑨,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⑩静燥关其老少耶?(节选自 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注】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

      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 怕”“只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心乐之: (2)悄怆幽邃: (3)不里许: (4)或投饼于左: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长尺许者 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B.①乃记之而去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C.①以其境过清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D.①或投饼于左 ②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

      4.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间接描写水清澈的一组是( )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③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④写影潭底,清慧可怜 ⑤下深丈许,了若径寸 ⑥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③⑤⑥ D. ①④⑤5.【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庄子》二则其一《北冥有鱼》【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上李邕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②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注释:①本诗是李白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②宣父:指孔子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怒而飞   (2)志怪者也 (3)去以六月息者也 (4)亦若是则已矣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亦若是/则已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以下句子中,表现大鹏鸟“有恃”的一项是 (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其翼若垂天之云C.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下列对甲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奇莫测B.文中巨大的鹏鸟要腾空而起,乘风做万里游当然,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C.庄子对鹏飞冲天的情景,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目的是给这个寓言故事渲染一种神秘的气氛D.本文的核心思想,旨在说明人应当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自如在庄子看来,即使是腾空高飞的大鹏,也仍然“有所恃”,算不上“逍遥游”。

      6.鲲鹏、雾气、尘埃等,事物无大小,在庄子看来,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7.甲乙两文的“大鹏”有什么共同点乙文中诗人李白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其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乙】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①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②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③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④!吾将曳尾于涂中注释:①累(lèi):忧累这里指请他参与管理国内政事②巾:用以覆盖物品的丝麻织品笥(sì):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这里名词用作动词③涂:泥④往矣:走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