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法兰克福《论扯澹》.doc

4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104891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6.50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扯淡论扯淡[美]哈里·G.法兰克福著南方朔译目录目录序 赵汀阳译者序 南方朔论扯淡读趣一 孙涤读趣二 苏友贞序序扯谈与无稽之谈扯谈与无稽之谈赵汀阳哈里•法兰克福教授写了《论扯淡》 (On Bullshit)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扯淡”而又还没有关于扯淡的理论这篇引人入胜的哲学论文首先有个引人入胜的题目,讨论这样与众不同的题目很容易让人想到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学派甚至后现代风格的哲学 “扯淡”显然不是一个正宗语境中的哲学问题,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生活中许多不太庄严的事情,同样是生活的重要问题,它们同样深刻地说明着生活,但却很少被深入讨论,比如像作者发现的:“对扯淡,我们缺少理论 ”类似的问题非常多,而且都缺乏理论,比如说我自己曾经特别想知道“白日梦”的情况精神分析试图指出,夜梦往往暗示了人们不敢直而的一些事情,那么, “白日梦”是否真的表达了人们确实想要的东西?人们又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此等等,如果忽视这些未被研究的问题.我们未必能够恰当地理解生活与世界以扯淡为例,扯淡很可能构成了人们言谈的主要部分,因此,如果不理解扯淡,就恐怕很难正确理解人们的语言活动和心理活动。

      法兰克福教授的研究其实也还没有真正给出关于扯淡的理论,而只是一种初步的分析,不过其中关于书扯淡与说谎的区别的研究确实非常有趣,很有见识他发现,扯淡与说谎虽然都是不真实的言语,但貌合神离、并没有相同的本质谎言是真理的对立面,因此,流言虽然拒绝真理的权威,反对真理,但毕竟承认存在着真理,它只是试图掩盖真理,谎言在反对真理时是严肃的,而扯淡根本无视真理,根本不在意什么是真实或者到底有没有真实,因此,扯淡对真理的态度是不严肃的,它不在乎真理是什么东西,甚至不承认存在真理,所以法兰克福说:“就影响效力而言,扯淡远比说谎更严重,是‘真实’的更大敌人 ”扯淡的危害在于“这种‘反真相’的信条,渐渐蚕食我们的信心让我们不再相信可以通过正直的努力来判断真假,甚至无法理解‘客观探索’这一概念” ,这一分析是很深刻的在这里也许可以提到维特根斯坦对“无稽之谈” (nonsense)的分析,不过,无稽之谈与扯淡也有着根本的不同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当科学和逻辑把“可说的”事情全都说清楚了,就会剩下一些“不可说”的事情,如果强说那些不可说的事情,就会形成既不真也不假的无稽之谈.即没有真值的言论,典型的就像大多数的哲学言论,尤其是形而上学。

      不可说的事情超过了我们的知识能力,所以,只要试图去说就只能说出无稽之谈维特根斯坦虽然反对无稽之谈,但井不反对那些不可说的事情,因为他发现,那些不可说的事情正是最重要的问题,比如生活的意义、世界、道德、美学观念等等我们活在那些不可说的事情中,我们就是如此这般活着的,虽然谈论那些不可说的事情必定是无意义的,但那些不可说的事情却是有价值的,我们不得不对那些不可说的事情“心怀敬意’ ” 不过,维特根斯坦并没有能够恰当地解决无稽之谈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到,那些不可说的事情并作“本来如此”的生活事实,而正是由许多无稽之谈给“说”成的观念事实,就是说,正因为人们把某些事情说成是有价值的,所以那些事情才把生活变成有价值的,那些不可说的事情正是在言说中被制造出来的,是被人们说出来的,而不是先有那种东西后人们去说它,因此,如果不让说那些不可说的事情,就等于取消了那些不可说的事情,那些事情将不存在这是维特根斯坦没有意识到的一个悖论性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哲学的那些无稽之谈并作扯淡,而是与人类生活意义密切相关的“大话” ,人们需要大话以便把生活说得具有意义法兰克福教授发现扯淡的反真相本质,这是很重要的,我愿意补充关于扯淡的另一个方面,扯淡不仅是反真相的,而且更严重的是它是反价值的,扯淡会消磨掉人类严肃说出的各种价值,进而解构各种具有价值的事情和生活,这才是扯淡的最大危害。

      当然,生活需要扯淡,没有扯淡的生活是尴尬的昆丁•塔伦提诺在他的影片《低俗小说》中提出过一个很强的问题:“为什么人在一起就非得瞎扯些什么,不然就会觉得特没劲?”片中人物最后发现,只有心心相印的人才能达到沉默也不难受的境界可见,生活需要扯淡,如果不扯淡,各种宣传工作、各种作秀、酒会联谊、会议饭局,甚至朋友交往,就进行不下去不过扯淡仍然传达重要信息,从人们如何扯淡、扯什么淡、特别是什么不被扯淡,可以知道人们的趣味、意图和他们真正严肃对待的事情关键是,扯淡必须有界限,总有些事情是不能扯淡的,不能扯淡的事情就不能扯淡在严肃的问题上进行貌似严肃的扯淡是无比可怕的,它会毁掉精神和情感,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教授和学者们以“学术规范”为名进行没完没了的“合法的”扯淡,以无聊琐碎甚至弱智的学术扯淡冒充高尚的精神事业,规范扯淡对思想学术的伤害几乎不亚于文艺晚会的小品对心灵的伤害译者序译者序不雅的题目高雅的学问不雅的题目高雅的学问南方朔/文二○○五年,著名的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哲学教授哈里•G.法兰克福(Harry G.Fonkfurt)出了这本篇幅极小,题目极惊人但也极重要,写法却极学术的《放屁!》 (On Bullshit) 。

      这本书在英美都引起广泛的讨论与肯定放屁”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充斥每个社会,在政客间最为常见但如此重要的现象却始终未曾受到注意法兰克福教授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可算是第一次而大师出手,果然不同这本书的贡献,在于它以最严格的论证,指出了放屁之害大过说谎单单这个结论,就足以震耳发验,不但对人们的言语、道德有启发,对喜欢放屁的政客尤其有警示作用《放屁!》 ,书名似乎欠雅,但论政完全用学术规格,不雅也就变成了雅,由于它以严格的哲学分析方法切入,整本书读来,就让人难免有“说不难但却很难,说很难但又不难”的感受这本书必须慢慢阅读,细心体会,才可以进得去读这本书的好处是,它可以大大增强我们对问题的思辫能力,这样的书,读了之后一定会得到很多,从小问题可以延展成大论述,这本书不愧为高人手笔本书极小,译成中文不到一万四千字我的建议是,拿到书后,立即通读一次,不能体会没关系,因为我们会读到许多重要且相互关联的片段,对它就会有一个虽不完全但也不会错的整体感觉,当有了这样的感觉,我们再去细细读时,就更容易心领神会《欢屁!》是一本有硬功夫的小书,硬功夫的大著作皆一定重要,但却会把人吓到而这本小书,题目惊人,但却功力十足。

      或者读过这本有趣的书以后,我们不但对言语现象会有更深的体会,甚至还可能勾起对硬功夫学问的兴趣果而如此,那就更好了论扯淡论扯淡OnOn BullshitBullshit在我们的文化里,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有太多的人在“扯淡” 这点谁都明白每个人都有份但我们却会认为这种情况是理所当然的大多数人都相信自己有能耐分辨出谁在扯淡,不会被人糊弄.因而人们并不真正关注这一现象,也激发不了持久的讨论因此,什么是扯淡?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扯淡?扯淡究竟有什么作用?对这些问题我们并不清楚,而且就扯淡对我们的意义而言,也缺乏认真的评价换句话说,对扯淡,我们缺少理论我打算开始逐步阐明扯淡问题的理论观点,主要是提出一些尝试性与探讨性的哲学分析在修辞手法和错误川法中的扯淡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我的日的很简单,就是要对何谓扯淡做出概括解释,区分出扯淡和不是扯淡有何不同,并以多少有点不同的方式,明白地勾勒出扯淡这个概念的结构扯淡的构成在逻辑上有什么充分且必要的条件?对这个问题的任何解释多少都有些武断一方面,当人们用“扯淡”这个说法时,通常都很随意——只是一句泛泛的骂人话,并没有学而上的特别意义;另一方面,这种现象本身太宽泛,难以归类,任何对其概念做出的清晰明快的分析,都会变成削足适履。

      但尽管如此,虽然不太可能得到定论,虽然有关扯淡的最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不但未被解答,甚至无人询问;可是去做一些有益的讨论,应当仍是可能的据我所知,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极少,我无意对此做文献研究.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当然,可以查询一个显而易见之处——《牛津英语词典》 在补遗本里有“扯淡” (bullshit)这个词条以及相关的词条,在适当的时候我将对其中一些加以讨论我没有查英语词典之外的词典,因为我不知道别的语言中“扯淡”怎么说另外一个有用的资料,则是马克斯·布莱克在《胡扯连篇》 (The Prevalence of Hum-bug)一书里的同名论文我不确定“胡扯”(humbug)和“扯淡” (bullshit)的意思有多接近当然,这两个词并不可以完全自由地交换使用,这表明它们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但就整体而言,这两个词的差别,主要在于讲话风度和修辞因素,而不在于我最关心的严格字义上 “胡扯”的用法比较斯文,不像“扯淡”那么强烈为了讨论之便,我假定这两个词并无其他更重要的差别布莱克举出了许多“胡扯”的同义词,包括“废话”(halderdash) 、 “噱头” (claptrap) 、 “空话” (11okurn) 、 “蠢话”(ddvel) 、 “胡说八道” (bun-combe) 、 “鬼话” (inlposture) 、 “胡说大话” (quackery)等。

      这一连串古怪的同义词,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帮助但他还是接受挑战,试图更直接地确立“胡扯”的本质,他给出了这样的正式定义:胡扯:欺骗性的错误表达,但却不到说谎的程度,尤其是借着虚伪的词语或作为,不正确地表述某人自己的思想、感觉或态度为了让“扯淡”的本质特征得以显示,可以像这样给“扯淡”一个公式化的定义而在单独开始描述这些特征之前,我将先针对布莱克定义里的各个部分加以评论欺编性的错误表达” (dcceptive misrc-presentarion):这听起来有点冗赘毫无疑问,布莱克心里认为,胡扯必定是设计好或打算骗人的,而这种错误表达是蓄意的换言之,它是一种盘算过的错误表达我们有必要理清观念:如果“欺编的意图”是胡扯的必要特征,那么,胡扯的特性就至少有一部分取决于做出该行为者的心态;相对的,说话者心态不会直接或间接与胡扯行径的外在特征完全相符可以这么说,胡扯的行为特性与说谎类似,但不等于讲假话,也不等于假话内容的任何特性胡扯的成立要件是:说谎者在陈述时抱着某种心态,那就是——有骗人的意图 (说谎是讲假话骗人,胡扯则是想骗人,有可能说真话,也有可能说假话 )于是出现进一步的问题:是否某些特征是胡扯和说谎的成立要件,却不必根据胡扯或说谎者的意图和信念而判定?反过来说,是否只要说话的人有这种心态,不管他说什么,他表现出来的就是胡扯或谎言的行径?关于说谎的一些报告指出,除非说了假话,否则不算是说谎。

      而其他的报告则认为,纵使一个人所陈述的内容是真实的,只要他相信这段陈述是假的,还意图藉此欺骗别人,就可以算是说谎那么,胡扯和扯淡如何区分呢?是否可以说,只要说话的人心态符合,或者所说的内容共有某些特质,就可以说,发表这种内容已经符合胡扯或说谎的标准?“尚不算尚不算说谎说谎” (shurt of lying):认为胡扯“尚不算说谎” ,它的意思是胡扯具有某些说谎的特性,但却缺少了另外一些特性但这还不足以区分二者,毕竟,语言的每种用法都毫无例外的,或多或少具有说谎的特性——不说别的,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二者都是语言的使用但若把语言的每种使用情境都认为不到说谎的程度,则肯定是不正确的布莱克的定义引起了一串连续而无法彼此切割的概念,说谎在其中占了一段,而胡扯则独占了更前面的位置有什么连续性的东西会像这样,沿着它,人们先遇到胡扯,然后才会遇到说谎?说谎和胡扯都是一种误语,一瞥之下,其实很难显而易见地将这两种误语,按其程度的不同而区别开来尤其走借着虚尤其走借着虚伪伪的的词语词语或作或作为为” (espe-cially by pretentious word or deed):这个说法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布莱克认为胡扯不仅是个语言范畴,也是个行为范畴.因而它可通过语言或行为实现,其二,布莱克用了限定词“尤其是” ,意味着他不认为“虚伪”是胡扯的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