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柱纵向钢筋在基础内的锚固.pdf
1页8 关于钢筋混凝土柱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或承台内的锚固长度 沙志国 (北京筑都方圆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00035) 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第8.2.3条对钢筋混凝土柱和剪力墙纵向受力钢筋在基 础内的锚固长度La作出规定, 要求La应根据钢筋在基础 内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有关规定确定该条规定原则上是 正确的,但不够具体,致使一些设计人员在工程中不能 正确地确定锚固长度,因而提出如下具体化、便于操作 的建议 1 考虑的规定和情况 1.1 钢筋锚固长度的修正条件及限值 混凝土规范第9.3节有关钢筋锚固长度的规定,和修 订前的规范GBJ-89相比, 最大的区别在于增加了修正锚 固长度条件的内容其中对柱纵筋在基础或承台内锚固 长度有重要影响的规定包括: 1.第9.3.1条第4款 当HRB335,HRB400,RRB400 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3d (d为纵筋 最大直径)且配有箍筋时, 其锚固长度La可乘以修正系数 0.8La为根据混凝土规范公式9.3.1-1计算所得值,此时 尚应考虑在通常工程设计情况下对直径大于25mm的钢 筋对上述计算所得值乘以修正系数1.1。
2.第9.3.2条 当HRB335,HRB400,RRB400级钢 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的 锚固长度La可乘以修正系数0.7 由于在实际工程中柱伸 入基础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末端弯钩多为90º弯钩,是否 也算作一种机械锚固形式?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理 由是国内外的试验证明90º弯钩和135º斜弯钩均可起到 减少锚固长度的作用[1,2]两者的差别在于:若在梁端采 用90º直弯钩,会因直弯钩段的混凝土保护层较薄,当 钢筋受拉力后,该段的保护层可能向外崩裂而削弱钢筋 的锚固性能;但在基础内采用直弯钩则因基础底部混凝 土保护层较厚,锚固性能不会削弱 3.第9.3.1条 修正后的锚固长度La不应小于按公式 (9.3.1-1)计算锚固长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250mm 1.2 锚入基础内的钢筋需有足够的直线段锚固长度 锚固试验证明, 当具有直线段和弯折段钢筋受拉锚固 时,直线段发挥的锚固作用比弯折段大;当直线段的长 度较小时,虽然总的锚固长度(直线段加弯折段长度总 和)达到La,但不能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因此钢 筋需要有足够的直线段锚固长度此外我国多年来的工 程实践表明,柱内纵筋直线段的最小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15d。
有人认为此直线段长度可参考框架结构的中间层边 节点梁的上部纵筋在柱内的锚固要求确定,即直线段的 长度取不小于0.4La但笔者认为该节点的受力与基础不 相同,前者柱内有压力而基础的侧向无压力 1.3 应区分抗震、非抗震设计锚固长度取值不相同 1.4 应考虑预制柱和现浇柱纵筋受力性能的差别 2 对纵筋在基础或承台内的锚固长度的建议 对采用HRB335,HRB400,RRB400级钢筋时,其在 基础或承台内的锚固长度提出以下建议: 2.1当柱纵筋在基础或承台内的保护层厚度c≥3d且钢筋 末端有直弯钩时 1.无抗震要求时,最小锚固长度Laf可取0.7La其 中La为按混凝土规范公式9.3.1-1计算 2.考虑抗震要求时,最小锚固长度LafE按下列公式 计算:对一、二级抗震等级 LafE=1.15Laf 对三级抗震等级 LafE=1.05Laf 对四级抗震等级 LafE=Laf 式中,Laf按上述(1)款确定 2.2当c≥3d且钢筋的末端未设直弯钩时,最小锚固长度 Laf应取0.8La(或0.8LaE) 2.3当c3d时(此情况很少) ,最小锚固长度Laf或LafE 应取La或LaE(按混凝土规范公式11.1.7-1~3计算) 。
2.4当直线段锚固长度不够时,容许弯折,但弯折前的直 线段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柱不应小于20d,其他 情况不应小于15d 2.5对插入杯口基础或承台的预制柱, 在按混凝土规范公 式9.5.1-1计算La时, 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预制柱的混 凝土强度等级 2.6对直径大于25mm的纵筋,Laf尚应乘以增大系数1.1 参考资料 [1] LEONHARDT F.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原理[M]. 程积高 译,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 [2] CEB 欧洲混凝土委员会. 1990 CEB-FIP 模式规范(混凝土 结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规范室译, 1991. 专 家 论 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