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国大典导学案.doc
4页《开国大典》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擎、钮、瞻、聂、党”5个生字,会写“典、协、宾、泽、瞻、党”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协商、诞生、瞻仰、飘拂”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2、过渡: 出示图片: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理解什么是开国大典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3、出示目标,齐读(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自学互动活动(一)1、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3)形近字组词(4)理解生词,并召几个造句 汇集:会和,聚集擎着:往上托;举 瞻仰:恭敬地看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2、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活动(二)1、练习分段: (1) 默读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2)学生讨论,明确: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2段:大典中毛主席宣告、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第3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2、进入情境: 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 小组合作,明确七个镜头: 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三、小结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重点在哪个部分?四、达标测评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奔,音,笼,调,朝,塞3、填空:本文讲的是( )年( )月( )日,在( )举行了(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2、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3、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学习重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指名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 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3)背诵并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活动(一)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为什么不用“走向”)(4)指导朗读 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
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2)学生合作交流,汇报3)教师小结并板书 宣布典礼开始 ─→ 奏国歌 ─→ 宣布新中国成立 ─→ 升国旗 ─→ 宣读政府公告 ─→ 阅兵式 ─→ 群众游行(4)联系上下文说一说重点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练习朗读3、合作学习第四部分(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两股‘红流’指什么?活动(二)1、理解什么是梗概?2、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小结复述大典的过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四、达标测评1、练习背诵、抄写第七自然段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能仿写一两句 如:全场30万人,为_____而_____;为_____而_____;为_____而_____3、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 )起来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 )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所填的词语表达了全国人民________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