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宁市中小学校建设标准.doc

70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382322961
  • 上传时间:2023-11-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6MB
  • / 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南宁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试行)二O一二年十月目录1 总 则12 术语23 学校建设规模和校舍用房组成33.1 建设规模33.2 校舍用房组成34 学校网点布局选址和校园规划64.1 学校网点布局64.2 校址选择64.3 校园规划设计75 学校用地面积指标96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127 校舍主要建筑标准168 学校环境与建筑设施218.1 室内环境218.2 室外环境248.3 设施配置248.4 校园环保建设259 校舍装修标准269.1 设计标准269.2 装修标准279.3 施工要求31本标准用词说明32条文说明331 总 则343 学校建设规模和校舍用房组成354 学校网点布局选址和校园规划375 学校用地面积指标397 校舍主要建筑标准718 学校环境与建筑设施741总则为了适应普通中小学校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进一步促进南宁市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提高学校规划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南宁市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南宁市普通中小学校新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可参照执行1.0.3 本标准适用于南宁市市区范围内的普通中小学校建设,市辖各县可参照执行 1.0.4 本标准遵循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分级管理的原则,按标准化学校对学校用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等作出明确规定1.0.5我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贯彻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的原则新建学校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近期和远期建设的关系,并有适当的超前性应重视学校环境与建筑设施的配套 1.0.6我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2术语完全小学 elementary school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非完全小学 lower elementary school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场所,设1年级~4年级,属义务教育2.0.3 初级中学 junior secondary school对青、少年实施初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高级中学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对青年实施高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

      完全中学 secondary school对青、少年实施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含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育的学校,其中1年级~3年级,属义务教育九年制学校 9-year school对儿童、青少年连续实施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校,共有9个年级,其中完全小学6个年级,初级中学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中小学 school泛指对青、少年实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校,包括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九年制学校等各种学校3学校建设规模和校舍用房组成3.1 建设规模3.1.1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应根据当地建设规划和批准的学校规模确定 3.1.2依据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24个教学班、每班学生不超过45人,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8个教学班、每班学生不超过50人学校适宜规模如下:学校类型适宜规模班额人数完全小学每年级4~5班,合计24班、30班≤45人九年制学校每年级2~5班,合计18班、27班、36班、45班小学阶段≤45人 中学阶段≤50人初级中学每年级6~10班,合计18班、24班、30班≤50人完全中学每年级3~6班,合计18班、24班、30班、36班≤50人高级中学每年级8~20班,合计24班、30班、36班、48班、60班≤50人3.2 校舍用房组成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应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组成。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完全小学应设置下列用房:1)普通教室和教师休息室; 2)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科学教室、仪器准备室、标本陈列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教室、美术教具室、史地教室、史地资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辅房、劳动教室、劳动教具室、舞蹈教室、更衣室、体育建筑设施及体育器材室; 3)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室、学生活动室、体质测试室、德育展览室、心理咨询室及任课教师办公室 2 九年制学校应设置下列用房: 1)普通教室和教师休息室; 2) 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实验室、仪器准备室、药品室、演示实验室、标本陈列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教室、美术教具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史地资料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辅房、劳动技术教室、教具室、舞蹈教室、更衣室、体育建筑设施及体育器材室; 3)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室、学生活动室、体质测试室、德育展览室、心理咨询室及任课教师办公室3初级中学应设置下列用房:1)普通教室和教师休息室; 2)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实验室、仪器准备室、药品室、演示实验室、标本陈列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教室、美术教具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史地资料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辅房、技术教室、教具室、舞蹈教室、更衣室、体育建筑设施及体育器材室;3)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室、学生活动室、体质测试室、德育展览室、心理咨询室及任课教师办公室。

      4 高级中学的用房应与高中课程改革相适应,并应设置下列用房:1)普通教室和教师休息室; 2) 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实验室、仪器准备室、药品室、演示实验室、标本陈列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教室、美术教具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史地资料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辅房、劳动技术教室、教具室、舞蹈教室、更衣室、体育建筑设施及体育器材室; 3)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室、学生活动室、体质测试室、心理咨询室、德育展览室等及任课教师办公室4)有条件的可将实验室与技术教室合建为通用技术实验室,并按现行的相关规范、规定和标准进行建设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校务、教务等行政办公室、文印室、档案室、会议接待室、学生组织及学生社团办公室、广播室、值班室、安防监控室、网络控制室、卫生室(保健室)、传达室、总务仓库及维修管理室等 生活服务用房应包括饮水处、卫生间、设备用房,可根据办学的实际需要设置教职工与学生食堂、教职工单身宿舍、自行车库和汽车库等;寄宿制学校可设置学生宿舍、教职工管理用房、垃圾收集房、小卖部等 4学校网点布局选址和校园规划4.1学校网点布局4.1.1普通中小学校网点布局必须与城市扩建和住宅小区建设同步规划。

      根据当地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分布、学生来源、外来人口变化趋势,以及地形地貌、能源交通、自然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实行规模办学,统一规划新建住宅区或居民点应根据规划的居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学龄儿童进行测算,配套建设规模适宜的中小学校原则上0.7~1.2万人口区域内应配建一所18~24个班小学,1.2~1.5万人口区域内应当配建一所24~30个班规模的中学服务半径尽可能满足小学服务半径≤500m,中学服务半径≤1000m要求4.1.2普通中小学校网点布局应符合下列原则: 1 学生应就近入学; 2 学校应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学生上学不应跨越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无立交设施的交通主干道等 4.2 校址选择城市新建的普通中小学校,校址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环境适宜、公共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并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阴坡面、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河湾及泥石流地区、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架空高压输电线及燃气管道、通航河道、无防护设施的渠道等不得穿越校区学校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生产储藏易燃易爆物品的车间库房、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公安看守所、高压变配电所、公共交通枢纽站、垃圾堆场、垃圾(污水)处理站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实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普通中小学校学校的校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4.3 校园规划设计校园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应根据需要预留发展余地,教职工住宅不应建在校园内 校园规划设计宜按教学、体育活动和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各区之间应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教学楼应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日照和通风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城市主干道、地上轨道交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并宜设置绿化隔离屏障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校外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有关规划、卫生防护、日照、防火和环保等有关规定 校园建筑应合理组合,集中紧凑,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应力求体现教育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校园绿化、美化应结合建筑景观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 学校周界外25m范围内已有邻里建筑处的噪声级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有关规定的限值体育活动场地与主要教学用房应有合理的间隔教室长边相对与体育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体育活动场地应有充足的日照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以及球类场地其长轴宜为南北方向布置 4.3.6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和消防要求进行布置路线应通畅便捷,不应穿越体育活动场地 4.3.7室外给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和网络等地下管线,应根据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布置,并应按防火规范要求设置室外消防栓变配电系统应独立设置,规划设计用电负荷应留有余量,室外管线的敷设应采用地下管沟暗设 4.3.8学校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应便于学生就学,有利于人流迅速安全疏散学校大门不应直接开向城市交通主干道,其入口与城市道路之间应有缓冲地带,并设置警示标志主出入口宽度控制在12m以内,次出入口控制在7m以内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置接送学生的家长等候区4.3.9校园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无障碍设计实施的范围,应包括室外活动和运动场地入口通道处,绿化景观活动空间入口处,学校教学用房及食堂等主要入口、水平通道、楼梯、厕所和轮椅席等 4.3.10旗杆、旗台应设置在校园中心广场或主要运动场区等显要位置 1校园的围墙应美观牢固,并应具有良好通透性5 学校用地面积指标普通中小学校学校规划建设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

      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寄宿制学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学生宿舍、教职工管理用房和垃圾收集房的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2 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3 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学校体育活动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学校体育活动用地应包括环形跑道、直跑道、篮(排)球场(兼部分课间操场地)、运动器械场地和完全小学游戏场地2学校田径运动场规模不宜低于表5.03的规定表学校田径运动场规模学校类别运动场规模完全小学300m环形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