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市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模拟试卷 (I)卷.doc
12页海口市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模拟试卷 (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单项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2019高二上·怀仁月考) 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绝缘面上有一带电小滑块开始时滑块静止若在滑块所在空间加一水平匀强电场E1 , 持续一段时间后立即换成与E1相反方向的匀强电场E2当电场E2与电场E1持续时间相同时,滑块恰好回到初始位置,且具有动能 在上述过程中,E1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1 , 冲量大小为I1;E2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2 , 冲量大小为I2则( ) A . I1= I2 B . 4I1= I2 C . W1= 0.25 W2=0.75 D . W1= 0.20 W2=0.80 2. (2分) (2019高二下·广元月考) 把一个小球套在光滑细杆上,球与轻弹簧相连组成弹簧振子,小球沿杆在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它的平衡位置为O,在A、B间振动,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O位置时,动能最大,加速度最小 B . 小球在A,B位置时,动能最大,加速度最大 C . 小球从A经O到B的过程中,回复力一直做正功 D . 小球从A经O到B的过程中,回复力一直做负功 3. (2分) (2017高二下·宜城期中) 有一条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于码头自由停泊,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停下,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为0.5m,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3m.已知他的自身质量为50kg,则渔船的质量约为( )A . 100kg B . 150kg C . 250kg D . 300kg 4. (2分) (2018高二下·眉山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B .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 . 由电磁振荡产生电磁波,当波源的振荡停止时,空间中的电磁波立即消失D . 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经过地球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到飞船上的时钟变慢5. (2分) (2017高二下·绥棱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B . 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象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C . 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D . 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可使景像清晰6. (2分) 磁电式仪表的线圈常用铝框做骨架,把线圈绕在铝框上而不用塑料做骨架是因为( )A . 塑料材料的坚硬程度达不到要求B . 在铝框和指针一起摆动时更容易使指针很快停止摆动C . 其它相同下,在通电后铝框比塑料框更容易摆动起来D . 塑料是绝缘体,塑料框和指针一起摆动时更容易使指针很快停止摆动7.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肥皂膜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 B .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C . X射线在电场中能够发生偏转 D . 波的频率与振源的频率不相同 8. (2分) (2017高二下·抚州期中) 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侧是红色光,b侧是紫色光 B . 在真空中a侧光的波长小于b侧光的波长 C . 三棱镜对a侧光折射率小于对b侧光的折射率 D . 在三棱镜中a侧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侧光的传播速度 9. (2分)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老花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 B . 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C . 投影仪成像是应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D . 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二、 不定项选择题 (共8题;共23分)10. (3分) 在O点有一波源,t=0时刻开始向+y方向振动,形成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
距离O点为x1=3m的质点A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距离O点为x2=4m的质点B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距离O点为x3=5m的质点C的振动图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 ) A . 该波的波长为6m B . 该波的周期为12s C . 该波的波速为1m/s D . 10s末A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点的振动速度 11. (3分) (2017高一下·琼山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B . 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C . 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D .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2. (3分) (2019高二下·阳高月考) 下列选项中关于高中物理教材上插图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 图1中弯曲的有机玻璃棒能导光说明有机玻璃的折射率大于周围空气B . 图2中电子表的液晶显示屏用到了偏振光C . 图3中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D . 图4中的泊松亮斑纹是由于圆孔衍射现象造成13.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v的A球与质量为2m静止的B球碰撞后,A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
则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 0.6 B . 0.4 C . 0.3 D . 0.2 14. (3分) (2015高一下·洛阳期中) 如图所示,重力为m的子弹(可以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并留在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以子弹、木块为系统机械能守恒 B . 阻力对子弹做的功等于子弹动能的变化量 C . 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 D . 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木块获得的动能相等 15. (3分) (2019高二下·天津期末)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 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 甲光的频率等于乙光的频率 B .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 . 乙光的光强等于丙光的光强 D . 甲光的光强大于丙光的光强 16. (3分) (2018高二下·眉山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马路积水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图样是光的干涉现象 B . 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 C .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D . X射线比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E . 双缝干涉实验时入射光由红光变为紫光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变窄 17. (3分) (2019高三上·邢台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B . 彩虹现象是光的全反射形成的C . 肥皂液是无色的,吹出的肥皂泡却是彩色的,是由于光的干涉而形成的D .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E . 摄影机镜头镀膜是应用了光的衍射的原理三、 实验题 (共2题;共20分)18. (5分) (2017高二下·上饶期中)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1所示,(1) 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越过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④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⑥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图2所示:⑧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310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g;试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2)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 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19. (15分) A、B两滑块在同一光滑的水平直导轨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用闪光照相,闪光4次摄得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闪光的时间间隔为Δt,而闪光本身持续时间极短,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 cm刻度范围内,且第一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通过x=55 cm处,滑块B恰好通过x=70 cm处,问:(1) 碰撞发生在何处? (2) 碰撞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多长时间?(3) 设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mA∶mB=2∶3,试分析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四、 计算题 (共3题;共25分)20. (10分) PQ为一接收屏,一半径为R=0.1m半球形透明物的直径MN恰好与接收屏垂直,如图所示,一细光束由透明物的右侧平行于接收屏射向透明物的球心。
现让细光束以球心为圆心顺时针转过30°时,经观测接收屏上出现两个亮点,且两亮点之间的距离用L表示;细光束转过的角度为45°时,接收屏上刚好出现一个亮点求: (1) 该透明物的折射率为多大? (2) 由以上叙述求L应为多长? 21. (5分) (2017高一下·双阳期末) 湖面上静止的一条小船,船长L=3m,质量M为120kg.质量m为60kg的人从船头走向船尾,求在此过程中,人和船相对于地面的位移x1和x2 . 22. (10分) (2017高二下·九江期末) 如图,水平地面上,质量为4m的凹槽被一特殊装置锁定处于静止状态,凹槽内质量为m的小木块压缩轻质弹簧后用细线固定(弹簧与小木块不粘连),此时小木块距离凹槽右侧为x;现细线被烧断,木块被弹簧弹出后与凹槽碰撞并粘连,同时装置锁定解除;此后木块与凹槽一起向右运动,测得凹槽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设凹槽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凹槽内表面与木块的动摩擦因数为µ2 , 重力加速度为g,求:(1) 木块与凹槽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v; (2) 细线被烧断前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不定项选择题 (共8题;共23分)10-1、11-1、12-1、13-1、14-1、15-1、16-1、17-1、三、 实验题 (共2题;共20分)18-1、18-2、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