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桃花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doc

64页
  • 卖家[上传人]:创****公
  • 文档编号:309741210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9MB
  • / 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攸县一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委托单位:攸县环境保护局报告编制单位:湖南景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8月目 录第一章 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划分依据 21.3 技术路线 41.4 工作内容 5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背景分析 62.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所在区域的自然状况 62.2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122.3 水资源评价及供水现状 152.4水环境功能区划 162.5水环境质量评价 172.6洣水攸县城区段附近污染源调查 22第三章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283.1 划分技术原则 283.2 划分方法 293.3各级保护区的划定范围 32第四章 水源保护区管理措施 364.1 建立水源保护区 364.2水源保护区污染治理 394.3 各部门职责分工 424.4 完善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 444.5 建设饮用水水源监控信息系统 454.6 建立健全水源地安全保障及应急机制 464.7 环保投资概算 51第五章 结论 545.1水源地基本情况 545.2水资源、水功能区划与水环境 545.3主要污染源调查 555.4保护区划分 565.5主要问题 585.6主要治理及监管工作内容 59第六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件及有关说明 6560第一章 概述1.1 项目背景饮用水源安全是一个重要民生问题,维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保护饮用水源安全,为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中指出:“ 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湖南省环境保护厅下达了《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的通知》(湘环函[2015]459号),根据文件精神,株洲市环境保护局制定了株洲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方案,确定了此次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按“一源一档”原则,对全市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现有、备用和规划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划定,建立水源地环境管理档案二)对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目前,洣水攸县段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有一水厂、二水厂、三水厂3个饮用水源取水口,在《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GJ43/023-2005)中已确定了洣水攸县、茶陵段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根据《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的通知》(湘环函[2015]459号)文件精神和株洲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方案,本项目主要完成攸县一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调整,并完善《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中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陆域范围。

      在此背景下,攸县环境保护局委托湖南景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了《攸县一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1.2 划分依据1.2.1 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24通过,2015.1.1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12月22日修正版、环境保护部令第16号);1.2.2 相关文件及规划(1)《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2)《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4)《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的通知》(湘环函[2015]459号)(5)《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3〕32号);(6)关于印发《湖南省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6]14号);(7)《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湘政发〔2015〕53号);(8)《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6]14号);(9)《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2.3.29修正);(10)《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2012年9月27日);(11)《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株洲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株政发 〔2014〕8号);(12)《湖南攸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

      1.2.3 技术标准(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6)《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 (环办【2011】22号);(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2]50号);(8)《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环办函【2012】1266号);(9)《湖南省主要水系功能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10)《湖南省水功能区划(修编)》;(11)《湖南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方案》;(12)《株洲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方案》1.3 技术路线洣水攸县一水厂段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按照以下技术路线开展工作:(1)资料收集收集洣水攸县城区段集雨范围内的水文、水质现状、生态与环境状况调查、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2)环境状况调查调查洣水攸县城区段拟设取水口上下游排污口、涵闸等污染源现状;分析评价其水资源数量、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分析洣水攸县城区段水源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根据水文地质条件,水源地水质状况,补给条件,提出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计算确定一级保护、二级保护区的范围、面积及界线 (4)成果汇总与协调依据划分结果,编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成果表,绘制水源保护区划分成果图 1.4 工作内容(1)调查水源地及其上下游的环境条件2)调查和收集水源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有关资料3)调查和评价水源地水质状况,分析水源地附近及周边区域污染物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 (4)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分析确定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范围及边界控制条件5)提出对水源保护区的管理措施和建议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背景分析2.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所在区域的自然状况2.1.1 地理位置攸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北与醴陵市接壤,西与株洲县、衡东县交界,南与安仁县,茶陵县毗连,东与江西莲花县,萍乡市为邻,地理座标是东经113°09′09″~113°51′30″,北纬26°46'34″~27°36'30″。

      县境东西宽70.9km,南北长73.8km,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全县面积2650.9km2,占全省面积的1.25%攸县自来水公司隶属攸县建设局,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下辖一水厂、二水厂(原湘东化机厂水厂)、三水厂(东城新区水厂)攸县一水厂位于攸县县城文化路富新塘1号,取水泵房临洣水,取水口位于洣水河道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1′18.46″、北纬27°00'26.57″,供水规模为3.5万m3/d,主要服务于攸县县城居民生活用水、各类商业生产经营用水洣水河贯穿攸县县城,作为自来水取水水源,其水量充沛,该河无冰冻现象和冰棱出现 取水口地理位置见下图洣水攸县城区段取水口位置图2.1.2 地形地貌攸县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域均有分布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32.25%,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北部及西部丘陵分布在东、西山地的内围,中部岗地的两侧海拔200-300m,坡度20-25度,面积312km2,占总面积的11.71%;岗地主要分布在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带,海拔100-150m,坡度5-15度,面积831.2 km2,占总面积31.2%;平原为江河平原与溪谷平原两大类,面积531.7 km2,占全县面积20%。

      另外有河流、水库、山塘等水域攸县县城地貌属典型的低山、缓丘、岗地,山峦起伏不大,沟谷不甚发育,区域内最高标高394.2m,最低标高249.5m2.1.3 地质攸县东西宽70.9km,南北长73.8km,北宽南窄,似不规则三角形其地处罗霄山脉中断武功山西南段,地貌特点是东西两面群山环绕,丘陵相间,中部岗、平连绵,南、北丘、岗间接最高峰大和仙主峰海拔1409.9m,最低洣水河床63m东部群山连绵,为高、中、低山,矿产丰富攸县域内地质构造复杂,以白垩系、二迭系、泥盆系和第四系分布最广,主要构造形迹隶属湘东新华复体,一般分为东部皱断裂区、中部断陷盆地、西部褶皱区等三个构造区县城位于洣水左岸,洣水自东向西,流经全城达2km老城区东南面高,西南面低,地势开阔,比较平坦新城区规划以中心大道为界,主要向西靠北方向的丘陵地带发展,规划区海拔高度在80-95m左右整个城区地层分沙砾、粘土层区、陆相碎屑岩区、页岩、矿岩区,碳酸盐岩区,花岗岩、浅变质板岩、硅质页岩等地质构造攸县一水厂区域属于醴攸构造盆地的南部,盆地中心大面积被第四系覆盖,基座由白垩系及侏罗系砂岩、砂砾岩组成,区内构造线主要呈NNE向,在水厂及其周围较大范围内没有大的断裂,属相对稳定地块,无滑坡和泥石流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洣水河从醴攸盆地中心经过,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开阔,河岸受水流的侵蚀作用后,岸坡较陡,河岸局部变化明显,沿河有多处沙滩,河右岸现为城郊,沿河一线宽600~2000m范围地势低洼,高程在72.3~76.0m之间再往南即为丘岗地,丘岗与农田菜地相间,海拔高程在80~100m不等,最高点110m,山岗植被良好河左岸是攸县现有城区,其主要城区地势较高,受洪水威胁较小,县城四周地形零散;丘岗、农田、菜地、湖塘相间,但临河一带地势较低,经常受洪水威胁洣水攸县城区河段河底标高为62~65m,河床宽度为200~400m,呈“U”型河谷两岸山顶标高多在250m以下,支流水系较发育,主流及主干支流岸边常见阶面高程72.0~78.0m之间的Ⅰ、Ⅱ级阶地2.1.4 土壤及用地类型攸县县城区域内出露地层为第四纪黄色粘土,红色砂粘土,厚为3-5m,岩层出露为白垩系红色砂岩,以钙质为主,其次为长石矿质,组织微密,颗粒细质,上部为第四纪红土覆盖,岩体露头极少见,岩层风化体不厚,自然陂<30°,无水土流失现象根据攸县土地利用规划,攸县一水厂所在地用地规划为水厂用地,周边主要为一二类居住用地和公共绿地其用地现状见下图攸县一水厂取水口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图2.1.5 气候特征攸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适中、无霜期长等特点。

      但因地势差异,气候差异明显洣水流域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