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按摩是所有按摩的基础.doc
9页中式按摩是所有按摩的基础 中式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 中式按摩,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 中式按摩的作用 中式按摩具有恢复体力、减轻疲劳、增强人体血液循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调节脏腑,美容减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能 中式按摩可使人体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增加人体皮肤的营养从应,改善皮肤的呼吸,有利于皮肤表面汗腺和皮脂分泌,能达到美容的目的 中式按摩适合人群 适合人群: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用脑及用眼过度的人 中式按摩的历史 按摩,又称按跷、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按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上古时就有记载.按摩,又称按跷、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按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上古时就有记载 魏晋隋唐时期,非常盛行,在朝庭太医院设立了按摩专科,把按摩医生分为按摩博士、按摩师和按摩工等不同的等级,并开始了有组织的按摩教学工作我国的按摩医术随着隋 中式按摩唐时期经济、交通和文化的兴起,对外交流的发展,先后传入了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
唐朝康复编写的《按摩手册》还被译成法文,在欧洲流传 按摩,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技术和文化、推动人类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个世纪以来,中国按摩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和认可,美国、英国、法国、瑞士、波兰、挪威、芬兰、丹麦、俄罗斯、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阿联酋、冰岛等60多个国家相继邀请我国按摩专家出国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更多国家派专人来我国学习按摩技术中国按摩已遍及五大洲 中式按摩的六个部分 1.头部 2.大小臂 3.胸腹 4.腿部{正面} 5.后背 6.臀和后腿部 中式按摩的方法综述 按摩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可以缓解疼痛,中式按摩是所有按摩的基础,通过按摩穴位达到治疗的作用 按摩也叫推拿,是中医治病和保健首选的一种治疗方法 1.按法 是以拇指或掌根等部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按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临床上按法又分指按法、掌按法、屈肘按法等 指按法接触面较小,刺激的强弱容易控制调节,不仅可开通闭塞、散寒止痛,而且能保健美容,是最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之一。
如常按面部及眼部的穴位,既可美容,又可保护视力 中式按摩 掌按法接触面较大,刺激也比较缓和,适用于治疗面积较大而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等 屈肘按法用屈肘时突出的鹰嘴部分按压体表,此法压力大,刺激强,故仅适用于肌肉发达厚实的部位,如腰臀部等 按法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即在按压力量达到一定深度时,再作小幅度的缓缓揉动,使手法刚中兼柔,既有力又柔和 2.摩法 以掌面或指面附着于穴位表面,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有节律的摩动摩法又分为指摩法掌摩法、掌根摩法等 指摩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掌摩法用掌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掌指摩法用掌根部大、小鱼际等力在身体上进行摩动,摩动时各指略微翘起,各指间和指掌关节稍稍屈曲,以腕力左右摆动;操作时可以两手交替进行 在运用摩法时,要求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手法若经常用摩法抚摩腹部及胁肋,可使人气机通畅,起到宽胸理气,健脾和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3.推法 四指并拢,紧贴于皮肤上,向上或向两边推挤肌肉推法可分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合推法等现仅以平推法说明之平推法又分指平推法、掌平推法和肘平推法: (1)指平推法用拇指指面着力,其余四指分开助力,按经络循行或肌纤维平行方向推进此法常用于肩背、胸腹、腰臀及四肢部 (2)掌平推法用手掌平伏在皮肤上,以掌根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也可双手掌重叠向一定方向推进此法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 (3)肘平推法屈肘后用鹰嘴突部着力向一定方向推进此法刺激力量强,仅适用于肌肉较丰厚发达的部位,如臀部及腰背脊柱两侧膀胱经等部位 在运用推法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此种手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增强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4.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 此法是用大拇指和食、中指端对拿于患部或穴位上、作对称用力,一松一紧地拿按使用拿法时,腕部要放松灵活,用指面着力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可断断续续 街头中式按摩,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
本法也是常用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开窍止痛等作用,适用宁颈项、肩部、四肢等部位或穴位,且常做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5.揉法 用手指罗纹面或掌面吸定于穴位上,作轻而缓和的回旋揉动 揉法又分为: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等 ①指揉法用拇指或中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或指端轻按在某一穴位或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环旋揉动 ②鱼际揉法用手掌的大鱼际部分,吸附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轻轻的环旋揉动 ③掌揉法用掌根部着力,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揉动揉法是保健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如揉按中脘、腹部配合其他手法对胃肠功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6.擦法 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接来回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本功法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7.点法 用拇指顶端,或中指、食指、拇指之中节,点按某一部位或穴位,具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挛痛、腰腿疼痛等病症 8.击法 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用桑枝棒叩击体表,可分为拳击法、小鱼际击法、指尖击法、棒击法等。
击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使用时用力要快速而短暂,垂直叩打体表,在叩打体表时,不能有拖抽动作,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律其中拳击法常用于腰背部;掌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臀及四肢部;侧击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指尖击法常用于头面,胸腹部;棒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背及四肢部 9.搓法 用双手的掌面或掌侧挟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井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本法具有调和气血,舒通经络、放松肌肉等作用,适用于四肢及胁肋部使用此法时,两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10.捻法 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罗纹面,捏住另一手的手指,作对称用力捻动本法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作用,适用于手指、手背及足趾运用时动作要灵活、快速,用劲不可呆滞 11.掐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甲,在一定穴位上反复掐按常与揉法配合使用,如掐揉人中,须先掐时揉本法有疏通经脉、镇静、安神、开窍的作用 12.抖法 是指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微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连续颤动,使关节有松动感,可分上肢抖法和下肢抖法此法具有疏松脉络、滑利关节的作用,常与搓法合用,作为结束手法,使患者有一种舒松的感觉在反复练习、掌握了上述手法时,还应了解自我按摩保健的主要内容。
通常分为以下动作,使用时最好依次进行 (a) 净口口唇轻闭后,用舌在齿唇之间用力卷抹,右转、左转各30次 (b)叩齿口唇轻闭时,有节律地叩击上下齿35次左右 (c)搓手用两手掌相对用力搓动,由慢而快,约30次~搓热为止 (d)摩脸用搓热的手掌擦脸,手指微屈、五指并拢,两手轻作遮面状,由额向下拂,如同洗脸30次 (e)揉太阳用两手中指端,按两侧太阳穴旋转揉动,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7~8次 (f)点睛明用两手食指指端分别点压双睛明穴,共20次左右 (g)揉眼用两手食、中、环三指指节,沿两眼框旋转揉动,先由内向外转,再由外向内转,各7~8次 (h)按太阳用两手食指指端分别压在双侧太阳穴上转动,顺、逆时针方向各15次 (i)梳头十指微曲,以指尖接触头皮,从额前到枕时进行“梳头”,共25次左右 (j)鸣天鼓先用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两手中间三指轻击头时枕骨15次然后掌心掩按耳孔,手指紧按头时枕骨部不动,再骤然抬离,接连开闭放响15次;最后两中指或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3次,再骤然拔开如此共进行3~5次 (k)揉胸脯以两手掌按在两乳外上方,旋转揉动,顺、逆 中式按摩时针方向各揉10次。
(l)抓肩肌以右手拇指与食、中指配合捏提左肩肌,然后再以左手拇、食、中指配合捏提右肩肌,如此左右手交叉进行,各捏提10~15次 (m)擦丹田用右手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摩擦小腹部,以丹田穴为中心,一般进行30~50次 (n)搓腰先将两手互相搓热,紧按腰部,用力向下搓到尾间部,左右手一上一下,两侧同时进行,共搓30次 (o)点环跳先以左手拇指端点压左臀环跳穴,再用右手点压右臀环跳穴,交叉进行,每侧10次 (p)擦大腿两手抱紧一侧大腿部,用力下擦到膝盖,然后擦回大腿根,来回擦20次 (q)揉小腿用两手掌挟紧一侧小腿腿肚,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30次 (r)擦涌泉先将两手互相搓热,接着用右手中间三指擦左足心,以涌泉穴为中心,一般进行30~50次,以擦至左足心发热为止;然时又用左手中间三指将右足心擦热 上述按摩动作,各有各的保健作用,如叩齿可以促进牙齿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使牙齿坚固,预防某些牙病;运舌,具有按摩口腔粘膜和齿龈的作用,并能刺激唾液分泌而帮助消化;擦面,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持面部皮肤的弹性和张力;呜天鼓,有助于预防头昏、项强等症的发生;揉腹,能够改善腹腔血液循环,促进肠的蠕动,可促进消化机能;擦涌泉,不仅通过改善局部循环而有助于健步,而且还有助于预防失眠、心悸等症的发生。
由此可见,每天坚持练习上述动作,对于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确有一定价值 自我保健推拿操 李业甫在其所著的《自我保健穴位推拿》一书中所介绍的“自我保健推拿操”,也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摘录如下: 1.深呼吸运动10余次,使周身气血通畅; 2.揉双睛明各20次; 3.摩双眼眶各10次; 4.揉按印堂20次; 5.揉按双太阳各15次; 6.分推前额20次; 7.推双迎香各20次; 8.推双听宫各20次; 9.上推双面颊各20次; 10.揉百会、左右手各20次; 11.按揉双风池各20次; 12.擦大椎左右手各15次; 13.按揉双肺俞各20次; 中式按摩14.按揉双脾俞各30次; 15.揉、擦双肾俞各40次; 16.擦腰骶左右各30次; 17.揉膻中左右手各20次; 18.摩中脘左右手各40次; 19.揉气海左右手各30次; 20.擦上胸左右各20次; 21.擦双章门各30次; 22.擦小腹左右各30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