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法教学设计(可编辑).docx
19页乘法教学设计第1篇:乘法教学设计 学校数学青岛版二班级上册 乘法的初步熟悉 一、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熟悉乘号,初步把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经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同学经受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育同学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的本领 3、感受加法与乘法的亲密联系,体味乘法的简捷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受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亲密联系 三、教学筹备 课件,小棒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魔术表演瞧!(课件出示P5页的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多少? 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再请同学汇报(师板书) 板书:5+5+5+5+5+5+5+5=40(8个5) 同学们观看这个算式,你有什么发觉?引出多个加数都相同时,计算太困难了 师:同学们!你们在写算式时有什么感受? 让同学畅所欲言困难,简单出错)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日要讨论的问题。
(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熟悉) (二)、新知探求 1.初识乘法 老师还是先给大家推荐一个新伙伴“乘号”,板书:“×” 乘号,它像汉语拼音里边学过的什么?齐读“乘号”两遍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我们只要去数一下是几个几就可以了比如:(在老师的指引下数1个7,2个7,3个7,4个7)是4个7所以写成乘法就是5+5+5+5+5+5+5+5=40 (板书)8×5=40 读作:8乘5等于40 或 5×8=40 读作:5乘8等于40同学齐读两遍) 2.熟悉乘法各部份的名称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我们也跟它各部份取了一个名字老师同时板书) 板书:8 × 5 = 40 5 × 8 = 40 ↓ ↓ ↓ ↓ ↓ 因数 乘号 因数 等号 积 3.教学例2 老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按老师的要求摆:每次摆4根,摆3次,然后再想一想“一共摆了多少根?怎样列算式?”同学一般都会列加法算式,老师应激励并用数“几个几”的方法,指引同学把它写成乘法算式 老师:请同学们思索一下:什么状况下可以用乘法?用乘法有什么优点?同学汇报,老师板书: 相同加数的加法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页,自主练习第1题 同学用学具“小棒”先摆一摆,再填空。
再次强调用数“几个几”的方法来填乘法算式 2.教材第6页,自主练习第2题 看图列式(强调:先用几个几的数,然后再列乘法算式 3.教材第6页,自主练习第3题 (四)、课堂活动 1.同桌一齐试一试,一个同学写出加法算式,另一个同学写出对应的乘法算式 2.找伴侣.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课件展现) 9+9+9 3×4 3+3+3+3 1×4 1+1+1+1 7×5 7+7+7+7+7 3×9 (五)、应用拓展 现在我们就用今日所学的学问跟着跟着老师去看表演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的情境图)让同学细心观看情境图,并让同学说说画上的内容,老师要有意识地把同学的留意力吸引到情境图中,魔术师所用的道具上你能提出和今日这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吗?怎么列乘法算式?(强调用“几个几”的方法去数,然后再列乘法算式) (六)、指引总结 1.这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白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读这节课,每个小伴侣都学习了不少新学问,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乘法学问。
(七).课后练习 第2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马回岭学校 黄亚瑜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使同学能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比较娴熟的计算 2.本领目标:同学经过体验,能够归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培育同学的抽象概括本领 3.情感目标:经受探究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感受胜利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同学在本课前已经学习把握了乘法的运算定律,我们可进行学问迁移,帮忙同学自主探究,理解并运用分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由于是学校生,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不够敏捷,在这些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3.同学能够经过自学了解所学学问,能主动收集相关学习资料,能经过多种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三.学习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这部分内容是同学在学过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 2.本节课主要内容:经过分数乘整数引入分数乘分数的教学内容,先经过例题来讲解分数乘分数算法,再让同学解决相应的分数乘分数习题,并让同学自由争论各自对分数乘法的学习收获,最终完成本次教学 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使同学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4.教学筹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水彩笔,直尺等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经过老师讲授,老师提问,同学自主探究,同学自由争论等方法张开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①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52714´4´´4 2´9 21 8 3②提问: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整数,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③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授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①投影出示例题2 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想:求3个12L就是求12L的( )倍是多少 问题二:2桶是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2 11提问:依据什么列式的? 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问题三:4桶是多少升? 指名列式:12´4 11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②结合上面几个问题,你知道12´2和12´4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11③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小组沟通然后指名汇报 ④完成教材第三页做一做(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10是多少千克)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投影出示例题3 3 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是求什么呢?怎么列式呢? 探究21´15的计算方法 让同学拿出筹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表示1公顷,先画出它的二分之一,表示二分之一公顷,再涂出二分之一公顷的五分之一 引导理解 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同学独立列出算式,用上面的方法重复操练过程,并沟通计算方法和思路 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小组争论然后组织沟通汇报)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四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探究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还探究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在今日的课堂上,我们又一次运用了迁移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进行学习 第3篇:乘法安排律教学设计 《乘法安排律》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同学探究和理解乘法安排律 2.培育同学依据详细状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本领,进展思维的敏捷性 3.使同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学问解决精炼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安排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安排律的反应用 教具筹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潜伏 1、复习 下列算式中运用了哪个乘法运算定律? 256×36=36×256 17×8×25=17×(8×25) 2×56×50=2×50×56 (125×8)×5=125×(8×5) 这就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乘法安排律的两个定律,那个同学能回忆一下呢?其实乘法还一种定律你们知道吗?想知道是什么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定律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观看情境图,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课件出示例题) 小组争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老师引导同学用多种方法解答 同学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同学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老师要依据同学的汇报,敏捷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同学举例 依据同学举例板书 究竟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验证 请同学用语言表述动身现的规律 课件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安排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忙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安排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1、数学医院 56×(19+28)=56×19+28 32×(7×3)=32×7+32×3 64×64+36×64=(64+36)×64 2、用乘法安排率计算下面各题 117×3+117×7 25×(200+4) 265×95+265×5 25×(10+4) 24×(200+5) 四、拓展练习 103 × 12 20 × 55 五、小结 结合屏幕,说一说经过本节 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安排律 (a+b)×c=a×c+b×c a×(b+c)=a×b+a×c 第4篇: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口算乘法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
教材从邮递员送信的情境图入手,引出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乘法目的是让同学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育同学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本领和良好的数感 《新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舞同学采纳不同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