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少阴病.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1931064
  • 上传时间:2018-1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46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少阴病治则----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关键在于胃气存亡一、少阴病提纲 281.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词解】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欲寐—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障碍 机理:心肾阳虚,精气俱衰,神失所养辨证提要】辩证要点:精神恍惚,极度疲乏,脉微细病机:心肾阴阳虚衰意义:少阳病提纲,凡具此脉证者,即可诊断为少阴病 二、少阴寒化证的证治一)少阴寒化证辩证要点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词解】  自利—肾阳虚衰,火不暖土 渴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欲吐不吐—火衰寒邪范胃 心烦—正邪相争小便色白者— 肾阳虚衰,不能制水【解析】心烦但欲寐 寒化 心烦不得眠 热化2、自利而渴者 少阴(腹泻重) 自利而不渴 太阴自利而渴,小便白 少阴寒利 自利而渴,小便赤 厥阴热利二)少阴寒化证(一)附子汤证304.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提要:少阴阳虚寒湿身痛证治 分析: 背恶寒—背为督脉循行之地,阳虚寒凝督脉经气不利 手足寒—阳虚四未失温 身体痛,骨节痛—阳虚寒凝经脉口中和:口中不苦、不燥、不渴—阳虚阴盛之征脉沉—阳气虚衰之征【辨证提要】辩证要点:背恶寒,口中和,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寒,脉沉病机:肾阳虚衰,寒湿内盛治法:温阳化湿,镇痛祛寒方用附子汤 附子:温经扶阳散寒 人参:补元气 苓术:健脾除湿 白芍:和营止痛 汤证辨析:1.背恶寒 白虎加人参汤证—胃热亢盛津气两伤与大烦渴不解,口舌干燥俱见 附子汤证 —里虚寒基础上与口中和俱见 2.恶寒身痛骨痛 麻黄汤证:脉浮不治恶寒发热并见 —寒邪束表,营阴瘀滞 新加汤证:脉迟,无寒热 桂枝附子汤证:脉浮虚而涩 附子汤证:脉沉不浮,无热,痛剧—肾阳虚衰,寒湿内盛,寒 湿留着不化(二)桃花汤证306.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赤石脂一斤(一般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307.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 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提要:少阴虚寒下利便脓血证治分析: 下利—阳虚不固应完谷不化,味不臭 便脓血(色暗)—肠络受伤,血溢凝滞于肠 腹痛—阳虚寒凝腹中,绵绵痛 小便不利—寒水偏渗于大肠 【辨证提要】辩证要点:下利不止,便脓血者,色赤暗,白多红少,腹痛绵绵,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病机: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滑脱不禁治法:温涩固脱方用桃花汤 赤石脂—固涩止泻 干姜—温中散寒 粳米—益胃(三)吴萸汤证 309.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提要:少阴阳虚及胃寒的证治 分析:手足厥冷—脾肾阳虚不达四末 吐利—元阳虚衰及清浊不分,尤见浊阴上逆 烦躁欲死—外阳虚阴盛格阳于外而是修饰呕吐频频的严重性,故云“欲死”【辨证提要】辩证要点: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病机:中阳虚衰,寒浊中阻治法:温胃降浊吴茱萸汤 (四)白通汤证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五)白通加猪胆汁汤证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提要:少阴亡阳的戴阳证治/虚阳上脱 分析:下利脉微—以一脉一症示少阴虚寒下利,下利清谷,厥逆意在其中 ,结合317条“面赤”—戴阳特征 下利不止—承上而来示阳伤阴亦伤 厥逆—阳亡四未失温 无脉—从脉微欲绝而来,阴液将竭 阳亡阴竭危重证,上方加人尿猪胆汁,一有反佐作用,二有益阴作用预后: 脉暴出—死—阴液先竭脉续者—生—阴液未竭 鉴别:少阴亡阳 戴阳证—白通汤证 格阳证—通脉四逆汤证 阴盛格阳(虚阳外脱)以身反不恶寒为主—通脉四逆汤主之阴盛戴阳(虚阳上脱)以面赤为主—白通、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亡阳是少阴病的主要内容之一,亦是病危势急,生死之关,为此必须掌握其辨证施治六)真武汤证82.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瞬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316.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提要:阳虚水泛证治 分析:82条为太阳变证,为太阳病过汗所致阳虚,病机同为阳虚水泛 316条 阳虚 致 寒水浸淫内外上下 寒水凝滞腹中—腹痛 寒水下注于肠—下利 寒水内停—小便不利 寒水内渍于四末—四肢沉重疼痛 寒水上逆于肺—咳 寒水犯胃—呕 寒水偏渗于膀胱—小便利 治法:温阳化水行气—真武汤 附子:温阳散寒水 重用生姜配苓术:健脾化湿 白芍:和营止痛 鉴别:1、均为阳虚水泛 附子汤证:寒湿凝筋骨—以身痛为主伴手足寒,脉沉—温补元阳用术附配参苓 真武汤证:寒水浸淫内外上下,以浮肿小便不利,重用生姜与附子除水湿。

      2、 阳虚寒证皆以附子温补元阳 四逆汤证:阳虚寒水四窜以温阳利水 真武汤证:阴盛阳气外越以姜附相配急救回阳3、82条为太阳变证,为太阳病过汗所致阳虚,病机同为阳虚水泛七)通脉四逆汤证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中痛,或干呕,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提要:述少阴亡阳的格阳证证治/虚阳外脱 分析: 下利清谷手足厥逆 里寒外热(发热) 少阴阳虚阴盛脉微欲绝面赤—虚阳上越身反不恶寒(发热)—虚阳格于外—格阳特证治法:破阴回阳,通达内外—通脉四逆汤于四逆汤倍干姜量并加重附子以大剂回阳救逆急驱内寒以救将竭之阳气八)四逆汤证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提要:突出少阴温法运用分析: “脉沉者,急温之” 本条据脉论证提出急温之的临床意义脉沉者,沉微也,以脉不沉到沉为肾阳急骤衰退 ,以沉脉示四逆吐利等证必接踵而至,见微知箸,治中有防,防患于未然治法:急救回阳—四逆汤(甘草干姜汤与姜附汤合方) 姜附—助阳胜寒 甘草干姜—温养阳气 二、少阴热化证的证治 一)少阴热化证(一)黄连阿胶汤证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提要:少阴阴虚阳亢的证治 分析:得之二、三日以上—因体质因素风寒直中少阴邪从热化 心中烦—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不得卧是修饰心中烦程度,推之口干咽燥潮热舌红脉细数治法:滋阴泻火,交通心肾—黄连阿胶汤 芩连:清心火 芍药阿胶—滋阴 鸡子黄—养血润燥鉴别: 1、心中烦不得卧 栀子豉汤证—无形热邪郁胸,属实 黄连阿胶汤证—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2、心烦不得眠 猪苓汤证—水热互结下焦,偏重水道 黄连阿胶汤证—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偏重于心 (2) 猪苓汤证223.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阳明热证误下后,津伤有热,水气不利分析: 小便不利—水饮内停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提要:少阴水热互结证证治 分析: 阴虚水热互结 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小便不利 虚热上扰—心烦不得眠 水渗于肠—下利 津不上承—口渴 阴虚内热扰肺—咳 虚热犯胃—呕 治法:清热育阴利水鉴别:1、肾主水,内寄元阴元阳 元阳虚水泛—真武汤 元阴虚水热互结—猪苓汤 2、 心烦黄连阿胶汤证栀豉汤证白虎证承气证猪苓汤证干姜附子汤证 四、太少两感的证治(一)麻黄细辛附子汤证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提要:少阴表证证治 分析: 始得之—风寒直中少阴早期 反发热—示表证存在,正气抗邪 脉沉—肾阳虚但不甚 治法:温经解表—麻黄附子细辛汤 方义:麻黄:外散风寒 附子:温经扶阳 细辛:入阴经散内寒 (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提要:少阴表证轻证治 分析:本条略证举方文法 少阴里虚寒亦不甚,表证较301条要轻缓故去细辛 鉴别:麻附辛汤—少阴里虚,兼有表证 麻附甘汤—少阴里虚,表证较轻 五、少阴咽痛的证治(一)猪肤汤证 原文310: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提要:少阴阴虚咽痛证 分析: 咽痛—阴虚有热,虚热上蒸 下利—虚热下注于肠 心烦胸满—虚火上扰治法:滋阴润肺,清热利咽—猪肤汤 (二)甘草汤证,桔梗汤证 311.少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提要:热毒客于咽证治 分析:咽痛—热毒熏灼于咽 推之有红肿热痛 治法:清热利咽—甘草汤/桔梗汤 6、 少阴阳郁的证治(一)四逆散证 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提要:阳郁气厥的证治 分析:四逆:手足厥冷—肝气郁结,阳不达四末 咳—木火刑金 悸—阳郁心阳失宣 小便不利—阳郁水道不通治法:疏畅气机,透达郁阳—四逆散鉴别: 四肢厥冷 阳衰不达四末与吐利俱见 阳郁不达四末与肝胃不和俱见7、 少阴兼里实热的证治320.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1.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322.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提要:述少阴三急下的证治/少阴热化致阳明燥热证治 分析:燥热 循经上扰—口燥咽干 下迫于肠—下利色纯青 内结于肠—腹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