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共14页).doc
14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重点掌握)名解:㈠心源性昏厥:指由于心排血量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引起引起一时性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体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体位大部分昏厥病人预后良好,反复发作昏厥使病情严重、危险的征象㈡心源性呼吸困难:是指由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病人呼吸时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异常㈢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不适感客观题(小题):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心源性昏厥㈢心源性呼吸困哪最常见病因:左心衰 ㈣注:慢性肺心病:右心衰 心愿性水肿:右心衰㈤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病因是右心衰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垂部位,如卧床病人的背骶部、会阴、阴囊部;非卧床病人出现在足踝、胫前用指端加压水肿部位,局部凹陷,称为压陷性水肿注:肾源性水肿:颜面部 肝源性水肿:肝腹水主观题(简答、论述):㈠心源性呼吸困难表现为P11:Ⅰ劳力性呼吸困难,诱因为上楼、步行、吃饭、讲话、穿衣、洗漱 Ⅱ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即病人夜间入睡因突然胸闷、气急而憋醒,被迫坐起,呼吸深快。
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重者可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气喘、发绀、肺部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发生机制为:睡眠平卧血液重新分布使肺血流量增加;横隔高位,肺活量减少;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小支气管收缩等 Ⅲ端坐呼吸:因呼吸困难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因抬高上身能减少回心血量,横隔下降,有利缓解呼吸困难注: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鉴别㈡心源性呼吸困难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依据P112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淤血、肺水肿、肺感染有关:①休息:卧床休息劳力性呼吸困难,减少活动量;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协助病人坐起②体位:半卧位、端坐位 ③氧疗 ④心理护理 ⑤用药:强心、利尿、扩管 ⑥输液护理:控制输液量、滴速,24h控制在1500ml以内,20—30滴/min ⑦病情稳定逐渐增加活动量 ⑧饮食:清淡、低钠、低胆固醇 ⑨病情监测:呼吸困哪、发绀、肺部湿啰音是否减少,血气分析结果是否正常2)活动无耐力 与能量消耗增加、机体缺氧有关 P112㈢心源性水肿常用护理诊断/问题P1131)体液过多 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所致组织营养不良、局部长时间受压有关。
㈣体液过多护理措施及依据P114① 休息、体位:轻度应限制活动;重度应卧床休息;胸水、腹水取半卧位② 饮食:低盐清淡、少量多餐、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摄入量<5g,每天入水量<1500ml③ 用药:利尿剂P120④ 病情监测:每天同一时间、着同一服装、用同一体重计测量体重,时间安排在病人晨起排尿后,早餐前最适宜若尿量<30ml/h,应通知医生⑤ 保护皮肤㈤胸痛的护理措施/依据P114 ①卧床 ②静脉通道 ③用药:阿司匹林 ④给氧 ⑤饮食 ⑥心理支持 ⑦病情监测:心电图病因特 点部位性质程度诱因持续缓解症状心绞痛胸骨后阵发性压榨样痛体力活动、情绪激动休息、或口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较重无明显诱因较长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心律、血压改变急性主动脉夹层胸骨后、心前区撕裂样剧痛或烧灼痛,可向背部放射急性心包炎刺痛呼吸、咳嗽较长心血管神经症心前区,部位常不固定针刺样疼痛休息神经衰弱㈥几种常见胸痛特点比较P114心力衰竭名解:㈠心力衰竭:指由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损害心室充盈、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客观题(小题):㈡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渐进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液体潴留,但不一定同时出现。
慢性心衰多见只需了解:按左室射血分数;射血分数降低、射血分数正常,取代了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脏收缩力下降)、舒张性心力衰竭(心脏舒张速度减慢或舒张不全)慢性心力衰竭(CHF)名解:客观题(小题)㈠心衰诊断要点:1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或损害心功能的诊断 2左心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3右心衰:水肿、肝肿大、颈静脉怒张㈡在心腔扩大、心肌肥厚的过程中,心肌细胞、胸外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均有相应变化,即心室重塑心衰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㈢超声心动图(UCG):①比X线检查更准确提供各心腔大小变化及心瓣膜功能情况②EF(射血分数):收缩末及舒张末的容量差,反应心脏收缩能力,正常>50%② E/A: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之比,最实用的判断舒张功能的方法,正常>1.2,舒张功能不全时↓注:收缩期心衰:EF↓<40% 舒张期心衰:E/A↓<1㈣慢性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最主要死亡原因主观题(简答、论述)㈠慢心衰病因:P116①基本病因:⑴原发性心肌损害 ⑵心脏负荷过重: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心收缩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心舒张②诱因:Ⅰ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Ⅱ心律失常 Ⅲ生理、心理压力过大Ⅳ妊娠、分娩 Ⅴ血容量增加 Ⅵ其他:治疗不当,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㈡左心衰的临床表现P117:(以肺循环淤血、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2) 症状:①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主要症状,表现为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肺循环淤血② 咳嗽咳痰、咯血:痰常呈白色泡沫状,偶见痰中带血丝←肺循环淤血③ 疲乏、头晕、心悸←心输出量减少④ 少尿、肾损害←心输出量减少3) 体征:①肺部湿性啰音←肺循环淤血② 心脏体征:心脏扩大;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肺循环淤血注:肺炎也有肺部湿性啰音与体位有关㈢右心衰的临床表现平P118:以体循环淤血表现为主1) 症状:①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纳差、恶心、呕吐,是右心衰最常见表现② 劳力性呼吸困难:2) 体征:①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垂部位,为对称性、压陷性水肿② 颈静脉征:颈静脉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③ 肝脏体征:肝肿大、伴压痛;持续性慢性右心衰可致心源性肝硬化晚期出现肝功能受损、黄疸、大量腹水④ 心脏体征:因右心室显著扩大,致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收缩期吹风样杂音㈣心功能分级P119 ㈤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治疗(收缩期心衰)P120 Ⅰ药物治疗:⑴利尿:①长期小剂量给药②多于一种ACEI或β受体阻滞剂合用。
常用利尿剂:排钾类:氢氯噻嗪(双克)、呋塞米(速尿); 保钾类:螺内酯2 扩管:(用法:小剂量开始,病人能很好耐受,逐渐加量,适量后长期维持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本系统的首选药,如卡托普利、苯那普利、培哚普利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jie沙坦、坎地沙坦 3)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2、β受体阻滞剂:用于稳定的心衰病人,如普纳洛尔、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卡维地洛补注:3、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 4、硝酸甘油、硝普钠⑶强心 :⒈洋地黄;地高新、西地兰(毛花苷丙)、毒毛花苷K.⒉非洋地黄类: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⑷肼屈嗪及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低血压、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ACEI、ARB,联合应用肼屈嗪和硝酸异山梨酯㈥慢性心衰常用护理诊断/问题:P1221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致肺淤血有关2体液过多:与右心衰致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4潜在并发症(PC):洋地黄中毒㈦洋地黄中毒护理措施及依据:P1231预防:①严格把握用量,严密观察用药反应;②与奎尼丁、胺碘酮、维拉帕米、阿司匹林合用中毒,给药前询问有无上述药物及洋地黄用药史;③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④按医嘱给药,药前数脉搏,<60或节律不规则暂停药;西地兰、毒毛花苷K稀释后缓慢静注。
2观察:Ⅰ心脏:心律失常 Ⅱ胃肠道: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Ⅲ神经系统:头痛、倦怠、视力模糊、黄视、绿视3处理:Ⅰ停药 Ⅱ低血钾补钾,停用排钾利尿剂 Ⅲ纠正心律失常:利多卡因、普罗帕酮、普纳洛尔;禁用电复律,防致室颤急性心力衰竭(AHF)客观题:㈠急性心衰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多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㈡临床表现: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频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㈢高流量给氧,6—8L/min,30%-50%酒精湿化 心律失常名解:㈠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㈡心室夺获:指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下传心室,表现为窄的QRS波群,其前有P波,PR间期>0.12s㈢房室传导阻滞(AVB):称房室阻滞,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主观题(简答、论述)㈠心律失常分类(重点):P126㈡窦性心律过缓:成人窦性心律频率<60次/min,常伴窦性心律不齐(不同PP间期差异>0.12s),常见于健康青年人、运动员、睡眠状态、、、㈢窦性停搏动或窦性静止:指窦房结在一个不同长短的时间内不能产生冲动Ⅱ表现为:①比正常PP间期显著长,长的PP间期与正常的PP间期无倍数关系。
㈣房扑:(快而规律;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①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位线消失 ②心房率为250—300次/min ③QRS波群形态正常 ④治疗:Ⅰ同步直流电复律 Ⅱ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 Ⅲ洋地黄 Ⅳ普罗帕酮、胺碘酮 ㈤房颤(重点):(快儿不规则;正常人情绪激动、运动、急性乙醇中毒时可发生房颤;房颤发生在无心脏病变的中年人,称孤立性房颤)①P波消失,小而不规则的等电位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变化不定,f波 ②频率350—600次/min ③QRS形态正常 ④治疗:急性房颤静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慢性房颤:阵发性房颤能自行终止,口服普罗帕酮、胺碘酮;持续性房颤:普罗帕酮、胺碘酮、美托洛尔;永久性房颤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㈥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或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大部分由折返机制引起预激综合症:指心电图呈预激(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事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现,临床有心动过速发作发生预激的解剖学基础是房室间除有正常的传导组织外,还存在普通心肌组成的肌束㈦室性期前收缩(重点):最常见的异位心律失常①正常人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的机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②心电图特征:Ⅰ提前发出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s,ST段与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Ⅱ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的窦性搏动之间期恒定Ⅲ室性期前收缩后可见一完全代偿间歇Ⅳ室性期前收缩可规律或孤立出现⒈二联率律: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⒉三联律: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Ⅳ同一导联内室性期前收缩形态相同者为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形态不同者为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㈧室性心动过速(重点):Ⅰ简称室速,按发作时QRS波群的形态可分为单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