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
11页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第I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到答题卡上,将第II卷的答案用黑色中性笔答在答题纸规定位置处,答案仅答在试卷上不予评分3.不准使用计算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u 64 Mn 55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至8小题每题2分,9至18小题每题3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灾区用漂白粉消毒,是利用漂白粉溶液的碱性 B.铝热反应是工业炼铁常用的方法 C.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其负极反应式为 D.实验室储存的钠着火时,可以用砂子盖灭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天然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3.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态下22.4LSO3分子数为NA B.18g H2O中所含中子个数为10 NA C.常温常压下,16gO2和16gO3中所含原子数均为NA D.1L2mol·L-1的Al(NO3)3溶液中含Al3+个数为2NA4. 下列仪器:(1)漏斗;(2)容量瓶;(3)蒸馏烧瓶;(4)天平;(5)分液漏斗;(6)滴定管;(7)燃烧匙,其中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1)(3)(4) B. (1)(3)(5) C. (1)(2)(6) D. (1)(5)(7)5.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NO2为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时NaNO2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③HNO2与NaCl不能反应; ④常温下0.1mol/L的HNO2溶液pH=2.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6.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 ( ) A.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 B.常温下,在的溶掖: C.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D.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由于K原子半径大于Li原子半径,所以Li比K更容易失去电子 B.F2比活泼,氢氟酸的酸性比氢碘酸强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D.MgO可以除去溶液中含有的FeCl38.第三周期元素X,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实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小于次外层和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B.X元素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一定为 C.X的单质一定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D.X元素在常温下稳定存在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烧碱反应9.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C.在铁上电镀铜时用铜作阴极 D.电解稀硫酸时用铜作阳极,阳极产生氧气10.常温下,将NH4NO3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为使溶液中的c ( NH4+ )︰c ( NO3-- ) = 1︰1,可采取的下列措施是A.加入适量的HNO3,抑制 NH4+水解 B.加入适量的氨水,使溶液的pH=7C.加入适量的水稀释溶液 D.加入适量的NaOH,使溶液的pH=711.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①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②浓硝酸的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 ③SO2气体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④二氧化硅与碳酸钙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硅酸酸性比碳酸强A.①② B.③④ C.只有③ D.只有④12.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将水加热到120℃, B.醋酸与醋酸钠的的混合溶液中: C.的硫酸铵溶液中: D.pH=2的一元酸和PH=l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13.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操作 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与醋酸钠溶液做导电性实验时,灯泡发光亮度一样,说明醋 酸也是强电解质 B.CuSO4溶液中加入ZnS固体,溶液蓝色变浅,说明CuS比ZnS更难溶 C.中和滴定实验中,发现所测浓度偏低,可能由于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事先未用待测液润洗 D.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有强氧化性14.右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B.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Cl2,便产生2 mol NaOHD.粗盐水中含Ca2+、Mg2+、Fe3+、SO42-等离子,精制时先加Na2CO3 溶液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pH=3的醋酸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B.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各稀释1倍,两者的c(OH-)均减少到原来的一半C.如果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醋酸的2倍,则盐酸的c(H+)也是醋酸的2倍D.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所需氢氧化钠少于醋酸16.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B.将20℃时KCl溶液降低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会减小C.依据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D.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但Cl2是非电解质17.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将水加热到120℃, B.醋酸与醋酸钠的的混合溶液中: C.的硫酸铵溶液中:D.pH=2的一元酸和PH=l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18.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 B.验证铁发生析氢腐蚀 C.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 D.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说明:将第II卷的答案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中性笔答在答题纸规定位置处,答案仅答在试卷上不予评分。
19.(12分)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某校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有关NO2气体的系列实 验如右图所示),烧瓶中放有少量铜片,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加入过量浓硝酸,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颜色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变色的原因是 ;将烧瓶浸入冰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 (填“变深”、“不变”或“变浅”),颜色变化的原因是 (用化学用语和必要文字说明)2)合成氨工业在现代农业、国防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已知:N2(g) + 3H2(g) 2NH3(g) △H = -92 kJ·mol-1①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升高,其平衡常数的值_____ (填“增大”或“减小”)② 对于合成氨反应,下列有关图像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③传统的合成氨工业需要高温高压催化剂的反应条件。
近年有资料表明在常压下可用电解法合成氨,转化率高达78%已知新法合成氨中所用的电解质能传导H+则其阳极反应式是 ;阴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环境专家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体中的NO3- 转化为N2,从而消除污染1)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是4Al +3O2 +6H2O =4 Al(OH)3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消耗13.5 g Al时转移 mole-2)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的反应称为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已知:4Al(s) +3O2(g) = 2Al2O3(s) △H = -2830 kJ/mol △H = +230 kJ/mol C(s)+O2(g) = CO2(g) △H = -390 kJ/mol 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铝热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a.氧化还原 b.复分解 c.置换21.Ⅰ(7分)将1 mol I2(g) 和2 mol H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I2(g) + H2(g) 2HI(g);△H<0,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1)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Ⅰ) 所示,在乙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Ⅲ) 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 ,则乙条件可能是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A.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B.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C.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D.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E.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个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