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特性.doc
1页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特性 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文化特性,主要指这种音乐文化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状态及其文化构 成特点 特性一:多元传统和多层结构 “多元传统”是指因族源、地缘关系而形成的各种不同体系音乐传统的并存现象 “多层结构”是指由于民族内部多阶层社会文化结构形成的音乐文化特质的多样性表现多元传统”和“多层结构”这两个明显的历史文化特性,决定了中国传统音乐并非是一 个具有单一来源的统一体,而是一个具有复杂历史背景和多样风格布局的音乐文化聚合体 这个聚合体只是以“中国“这个国家概念为前提的集合概念,而不是有机组合起来的一个体 系概念可以说,一致性的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实际上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中国各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不同人群音乐文化间的多样体系,或各相同民族、相同地域、相同人群音乐文 化中的多重体系多样体系是异质事物的并存,而多重体系则是同质事物的交织中国音乐”也是多样化和多重性的存在,两者的区别主要是范围的大小假如有人把 中国传统音乐看作一个统一体系,试图构拟出所谓“中国音乐的基本乐理“,这种努力多半 是徒劳的即使是汉族传统音乐,也不存在同一性的音乐体系和普遍性的“基本乐理“如 果说中国传统音乐真有“基本乐理“需要总结的话,我们所能总结的不是一种基本乐理,而 应该是多样体系、多重体系的多种基本乐理。
面对中国传统音乐这样一个多元传统和多层 结构的音乐文化集合体,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各具体民族、具体阶层的音乐文化在中国 社会历史和地理环境中的时空坐标位置,以及这些音乐文化的自身特性 特性二:中国传统音乐有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概念来自人类学关于古老文明国家(如印度)中文化传统的分层理 论 “大传统“是指在国家-民族制度下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的高层文化和精英 文化小传统“主要是指国家或民族范围内多阶层文化中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低层文化(主 要是民众文化)和区域性文化或地方传统两种传统相比,大传统通常具有制度化、文本 化、受官方承认、受上层社会支撑、远离一般民众生活等特点;小传统通常比较弥散、以 口头传承为主、不受官方承认和上层社会支持、与民众的生活实践不可分离等特点大传统和小传统的文化分层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中国的社会、宗教等文化传统, 也可以用来分析中国的音乐文化传统在中国,音乐的“大传统“当指处于国家正统地位的宫廷音乐、官府音乐、文人音乐传 统及相应的律学体系和乐学体系;音乐的“小传统“主要指民间音乐、地方音乐传统及由不 同的族源遗风、地理特征、地方风习等因素而形成的多样、分散的音乐形态样式。
僧、道 音乐受官方承认,受民间欢迎,是服务于社会各阶层和游离于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的一种 介质性文化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非“华夏正声“的“四夷之乐“,他们 的音乐传统在以汉族为主体的整个国家文化体系中,同样是属于“异文化“范畴的“小传统 “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内部,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必然是相互影响的小传统 有时会发展成为大传统,大传统也会分散为小传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就是在大、小传 统不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发展出的一种多元分层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从文献记载 的古代宫廷音乐或僧道音乐中,总是能找到地方民间音乐和周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统;从 保留至今的民间音乐中,常常会发现古代宫廷音乐和僧道音乐的传统;从许多边远少数民 族音乐中,也能发现汉族宫廷音乐、僧道音乐或民间音乐的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