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文学复习题提纲.pdf

2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731373
  • 上传时间:2018-09-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0.09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代文学复习题提纲名词解释1.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运动2. “八事”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从“八事”入手,即: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3. “三大主义”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明确提出了以反对封建文学为目标的“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宣言4. “甲寅派”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 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 反对白话文, 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5. “学衡派”尊崇中国的古代先圣,融贯中西古今,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在融贯中西的表面态度下,攻击文学革命6.文学研究会1921 年 1 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也是二十年代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其文学宗旨为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 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 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7.创造社成立于 1921年 7 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初期主张 “为艺术而艺术 “,讲究文学的“全”和“美” 强调“直觉“、“灵感 “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主张表现作家的 “内心要求 “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 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 带浓厚的抒情色彩, 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8. “语丝派” /语丝文体以 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的一个散文流派他们致力于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提倡思想革命,抨击封建制度;提倡个性解放,反对专制制度艺术上侧重主观印象,坚持个人表现,擅长曲笔幽默的手法,形成了一种“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风格泼辣幽默的 “语丝文体”。

      代表作家鲁迅、 周作人、孙伏园、林语堂等9.湖畔诗社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他们于1921 年左右开始写诗,1922年春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 1922 年 4 月出版诗合集《湖畔》,同年5 月出版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 ,1923 年出版诗合集《春的歌集》 ;诗作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魅力和友情、 爱情的纯真; 为中国新诗贡献了清纯的爱情诗和真纯、开朗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10. 《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在 1926 年创作的,对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断的回忆和记录,带有自传的性质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 篇11. “问题小说”20 年代初,随着“五四”思想启蒙运动而产生的以反映和探讨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办法的小说(妇女、家庭、婚姻、教育、劳工等问题)12. “乡土小说”20 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青年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 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借以抒发自己的乡愁,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13. “自叙传”抒情小说20 年代前期,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日本“私小说”和现代主义小说影响下产生的, 以侧重抒发作家的主观情感、 表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具有鲜明的“自叙传”色彩的小说。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 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14.小诗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徘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 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 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 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诗的出现, 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15.新月诗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是 1927 年以前,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的诗人群他们反对感伤主义和放纵的直抒胸臆,主张理性节制情感,要求主观情感客观化以艺术的“和谐”与“均齐”为审美特征,追求诗歌的格律化,提出“三美”主张纠正了早期新诗自由散漫、情感泛滥的混乱局面,推动了新诗的发展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等16. “三美”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指出: “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 ,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新月派新格律诗的基本主张。

      17.象征诗派以 1925年出版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活跃于20 年中后期的诗派提出了“纯诗”概念,认为诗是自我内心感觉的表现,强调诗的音乐性和色彩感, 追求诗歌意象内涵的朦胧、 新奇与丰富性和陌生化效果 代表诗人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18. “现代评论”派以 1924年创刊的《现代评论》杂志为中心,与语丝派相对立的散文流派他们多是欧美留学归来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向往和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 布满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艺术上主张以英式随笔为楷模,讲究心平气和的侃侃而谈,力求达到雍容舒展,轻松自如的境界代表作家陈西滢、丁西林、吴稚晖等19. “文明新戏”在艺文活动方面推动革新,引进西方戏剧 ,改造传统戏曲 ;另一方面,熔歌 ,舞于一炉的中国传统戏曲也在时代变革的潮流里受到批判,编新剧 ,创新声,变新妆 ,演时事,, 企图改良戏剧也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於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下 ,文明新戏应运而生 .文明新戏是在引进西方近代戏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的20.《激流三部曲》揭示封建旧家庭的罪恶和崩溃命运,包括 《家》 、《春》 、 《秋》 21.京派“京派”是 30 年代在北方以《骆驼草》 、 《大公报·文艺副刊》、 《水星》 、 《文学杂志》等刊物为阵地而形成的一个作家群;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保持距离,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 和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追求“和谐”和“和平静穆”的美的境界;以表现“乡土中国”为创作主要内容,语言朴实,格调淡雅,具有田园牧歌风味;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朱光潜、废名、萧乾、芦焚、凌叔华等。

      22. “性灵文学”23.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 3 月 2 日在上海成立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文学创作十分繁荣, 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 “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 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24.东北作家群30 年代中期,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家,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不屈的人民、 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开启了抗日文学的先声,代表作家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代表作品有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等25. 新感觉派小说一个活跃于 20年代末至 30年代前半期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在日本的新感觉派和法国的都市文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以《无轨列车》、 《新文艺》 、 《现代》等刊物为阵地,以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解析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追求瞬间的印象感受为特征,主要代表为刘呐鸥、 穆时英和施蛰存等。

      26.中国诗歌会1932 年 9 月在上海成立,它是在“左联”的领导下一个群众性的诗歌团体;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提出了“诗的意识形态化”和“诗与诗人的大众化”为口号;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有组织、有明确理论纲领的革命诗歌团体27.现代诗派20 年代末、 30 年代中期以《现代》杂志为阵地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新月派与象征派合流”和中西诗歌古典与现代成功嫁接的结果;以写“纯然”的诗和“现代”的诗是其主要特征;主要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林庚、徐迟、金克木等28.孤岛文学1937年 11 月上海沦陷至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一部分作家寓留于上海租界,在类似“孤岛”的环境中从事文学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历史上则有“孤岛文学”之称,其中最为活跃的是戏剧运动如于伶的《夜上海》 、阿英的《碧血花》等29. 《讲话》《讲话》是 40 年代延安整风的产物 1942年 5 月 2 日至 23 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整风的基础上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毛泽东以党的最高领导人身份做了发言,后题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成文后正式发表于 1943 年 10 月 19 日的《解放日报》。

      30.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为主要阵地,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和牛汉等他们深受胡风理论影响,标举“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主张在生活和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其艺术世界充满深重的忧患意识和浓烈的郁愤情绪,凝结着对民族与人民的深厚感情和深切关注31.中国新诗派 /九叶诗派40 年代中后期,围绕《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聚集了以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一群青年诗人, 他们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过去被称为 “中国新诗派”或“新现代诗派” 1981 年九人诗合集《九叶集》出版,于是有了“九叶诗派”之称32. 《雅舍小品》梁实秋 1940年开始写的《雅舍小品》 ,后来产生了较大影响他执意规避抗战题材,专注于日常人生,人生态度,艺术风格上继承30 年代的“论语派”,以达士情怀苦中寻乐、作乐,善以亦庄亦谐的笔触营造闲适通脱之境33.战国策派源于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初, 正当抗战期间, 出现过很有特色的文化流派——战国策派 这是一个在史学革命尝试, 文化重建构想中极富理论个性的学派。

      当时颇引时人关注这一文化流派,因其流派的核心人物创办的《战国策》半月刊而得名简答题1. 《雪花的快乐》为例,简述徐志摩对新诗的外在形式美的追求《雪花的快乐》 描写雪花快乐地飞舞于空中, 最后与自己所钟情的朱砂梅融为一体的景象, 以此比喻人对理想情感归宿的向往和追寻为诗者呈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情感,赞美了由此而产生的来自心灵深处的喜悦首先是音乐美,“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这五句诗前两句压的是同样的a 韵,后三句押的是ang 韵全诗皆采用这样的押韵方式, 读起来显得句式整齐, 韵律清晰在整首诗中,反复运用“飞扬”二字,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增强了气势,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其次是绘画美, 全诗营造了一种唯美的氛围,读来使人眼前不由得展开了一幅雪花纷飞的画面:“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往处”“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色彩和谐,句子精巧,并且动静结合,如一幅清新的画卷最后是建筑美, 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2 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完整版】.docx 最新补考2022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最新补考2023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1[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5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1[1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4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育婴员专业技能证书考试题库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