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文学作品答题知识与思路.pdf
7页现代文学作品答题知识与思路主旨大意概括分析题主旨:是作者思路、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中的集中体现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起着统率和支配全文的作用解答词类题的核心:思路分析;注重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心契心【基本路径】1. 从核心语句突破2. 循主要线索突破(精研脉理,把握思路,概括文章具体内容3. 层层概括突破4. 挖掘隐含信息突破(注重语境,把握词句的表层和深层意义,挖掘语言深层含意,准确归纳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 )【具体方法】1. 从文章标题入手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2. 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3. 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 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如《老家》、 《海边的白蝴蝶》 、 《城市牛眸》 )4. 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如《英雄》 、 《湖畔夜饮》 )5. 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如《忆刘半农君》 )注:以上几点应综合运用例题分析】1. 类型一:归纳概括主旨、情感1)第二次月考: 《海边的白蝴蝶》林清玄请结合全文归纳文章的主旨6分)答案:作者通过叙述朋友在海边误将白纸片认作白蝴蝶而感到兴奋或沮丧的内容,表达生命感悟:(2分)美原不在事物本身,也不止来自眼睛,而在我们的心灵、感觉,来自想象,(2分)因此提倡“时常保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甚至“不一定要看清事物的真相”,体现了作者乐观、睿智乃至唯美的人生态度2分)(2)第六次月考: 《城市牛哞》刘亮程作者通过“牛”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作者(写“牛”的命运和品格,即是写乡村人的命运和品格,)通过“牛”的形象,表达了对乡村人悲苦命运的悲悯(1分)和质朴、奉献等美好品质的赞颂,(1分)对日益长高的欲望化的城市榨取乡村的批判,(1分)对城市文明社会中的存在者丧失了生命力和优秀品质的反思1分)【答题思路: 归纳文本内容,分析概括内容所反映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到作者的在心灵层面(如人格胸臆、审美趣味等) 】另: 《胜券在握》P190,2006全国卷《阳光的味道》第4题;《胜券在握》p186,2006全国卷《绵绵土》第4题2. 类型二:结合文章谈认识(有探究题性质)(1)第三次月考: 《英雄》立夏请结合全文简要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
6分)答案:英雄,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平凡的,沉默的,甚至是卑微的,他们默默的劳作,但他们富有正义感,总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这种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英雄像“他”这样的英雄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生活困窘,不被人理解,在公交车上勇斗歹徒,一车人只有“他”挺身而出,都说明了英雄的孤立无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在情感和行动上给予他们适当的关爱与帮助答题思路: 先结合文本概括英雄的形象特征,再谈作者有关英雄的认识(如对英雄品格的崇敬、对其命运叹息和社会对英雄不公的揭露等),再谈你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看法2)第四次月考: 《湖畔夜饮》丰子恺文章两次写“浓烈地尝到”“人生的滋味”,(1)结合全文来看,作者尝到了哪些“人生的滋味”?( 6分) (2)你认为“人生的滋味”是什么,请结合自身体验简要谈谈?(2分)答案:(1)①半生漂泊,身经浩劫,知交零落,能得故友重逢,畅饮话旧,悲喜交集;②人到中年,喜看孩童成年,伤自己韶华已逝,半甜半苦;③老友天涯比邻,往事历历,亲情友情温暖了心田,温暖了人生,又是一般暖滋味;④湖月花影,微雨诗酒,安静从容里淡出了人生真味答题思路:从文中找答案,分点逐条概括,要点要全。
2)开放性答题,酸甜苦辣千般味,联系自身实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2分) 注意语言表达,应是“人生的滋味是,, 的味道”】另: 《胜券在握》p189,2009江苏卷《上善若水》第4题附:重要句子含意理解(关涉思想情感)题型第五次月考: 《老家》蒋子丹“但我相信这短暂的一晤,在我生命在中注入的乡情,已足够我来解读故乡请阅读⑦到⑨段,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并试结合你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对“乡情”的理解8分)【答题思路:①题目有两问,分开作答;②把握全文,结合上下文(语段)分析,文中有的要点一定不能漏;③举例要符合题目要求(如《略论中国人的脸》中,列举人物需是鲁迅作品中的,且体现“家畜性”) ;并结合文本分析说明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关于小说】1.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 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3. 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4. 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 顺序(顺叙、倒叙、插叙)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 把握故事情节;2. 揣摩人物形象;3. 注意环境描写; 4. 概括主题内容;5. 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
1. 关于情节把握情节的发展对于小说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感知作者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的出发点而命题者往往在命制小说阅读时,也必定会以此为出发点,设置试题关于小说的情节,常考的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问法:(1)概括小说的情节(例: 2010年广东卷《面包》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2)小说的情节展开方式(例:2010年四川卷《想象》 )(3)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例:2010年江苏卷《溜索》 )(4)小说情节安排的合理性、作用(开头、结尾)例: 2008 年辽宁卷《遗璞》 ,简述作者在文章结尾处的处理是否合理例:①2010年陕西卷《保护人》,作者在小说后半部分引用报纸的报道,对于情节的发展的作用;②2010年辽宁卷《洗澡》例: 2010 年安徽卷的文学类作品阅读(罗永才),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对于这类试题,我们首先要分析小说的情节1)分析小说的情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2)在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3)情节的一般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④照应前文;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⑥刻画人物性格;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4)情节安排方式及作用: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④就结尾来说有留下空白式作用是给人留下思索的空间或言有尽而意无穷此外, 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⑥情节安排的叙事技巧: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平叙: ( 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答题思路:考虑情节本身; (2)指向人物; (3)指向主题具体来说,就是:①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②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③主题(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答题语言:(1)概括类: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 ②,, ③,, ;(2)作用类: ,, (情节)在文中有 ,, 作用(注意从多角度分析),推动了 ,, 情节的发展,塑造了 ,, 人物形象特征,表达了 ,, 的主旨,体现了作者 ,, 的观点态度2. 关于人物形象文学即人学, 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关于人物形象类的试题,命题者一般问的比较直白,而同学们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往往不会注意要结合上下文和文章的主旨来回答,因而造成失分在近几年年的高考试题中,有这样几种问法:(1)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2)统观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3)对文章中的某一人物进行评价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塑造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说明: 10年的小说类作品阅读共考了6篇,除广东卷没有考察人物形象外,其余几篇均有考察,同学可自行查看 )对于这类试题,我们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写人记事的散文类通):(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3)注意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烘托,注意人物之间的对比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4)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5)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塑造人物的手法:(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3)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④典型的细节可以营造一种氛围、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典型的细节,可以烘托渲染人物心情或反映人物心理⑥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社会环境、情节发展等人物类试题答题思考点: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凸显某种主题)3. 关于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 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