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推荐)人类驯化动物历史-20150501-AllenL.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日度
  • 文档编号:168993390
  • 上传时间:2021-0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6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动物和人类,谁驯化了谁——驯化史如果没有科学,我们也许还生活在田园牧歌以及浪漫的原始宗教时代,我们确实离自然很近,但离自然的真相却很远驯养(驯化)是指动物或植物族群逐渐受人类利用与掌控的过程人类使动物驯养化的目的包括作为食物、衣物、运输、守卫或是观赏娱乐用途常见的驯养生物包括了农作物、宠物或家畜等驯化的动物产生了不同于它们的野生祖先的演变,有以下几个方面许多动物的形体大小改变了:牛、猪和绵羊在驯化中形体变小了,而豚鼠在驯化中则形体变大了绵羊和羊驼因保留了毛绒并减少或失去了硬毛而得到选择,而母牛则因产奶量高得到选择有几个驯养的动物同它们的野生祖先相比,脑袋较小,感觉器官也较不发达,因为它们不再需要它们的祖先赖以逃脱野外捕食者的那种比较大的脑袋和比较发达的感觉器官了 皮堡斯-世界上最小的猫六畜图-汪琨迷你超萌小猪小萌狗各种牛山羊万马奔腾公鸡和母鸡最初驯化的年代和地区[编辑] 物种年代地区狗(Canis lupus familiaris)公元前15000年[1]东亚和非洲绵羊(Ovis orientalis aries)公元前9-11000年[2][3]西南亚山羊(Capra aegagrus hircus)公元前10000年[4]伊朗猪(Sus scrofa domestica)公元前9000年[5]近东、中国牛(Bos primigenius taurus)公元前8000年[6][7]印度、中东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猫(Felis catus)公元前7500年[8][9][10][11]塞浦路斯和近东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公元前6000年[12]印度和东南亚豚鼠(Cavia porcellus)公元前5000年[13]秘鲁驴(Equus africanus asinus)公元前5000年[14][15]埃及家鸭(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公元前4000年中国水牛(Bubalus bubalis)公元前4000年印度,中国马(Equus ferus caballus)公元前4000年[16]欧亚草原单峰骆驼(Camelus dromedarius)公元前4000年阿拉伯大羊驼(Lama glama)公元前3500年秘鲁蚕(Bombyx mori)公元前3000年中国驯鹿(Rangifer tarandus)公元前3000年[17]俄罗斯野鸽(Columba livia)公元前3000年地中海盘地鹅(Anser anser domesticus)公元前3000年[18]埃及双峰骆驼(Camelus bactrianus)公元前2500年中亚牦牛(Bos grunniens)公元前2500年中国西藏爪哇野牛(Bos javanicus)未知东南亚、爪哇岛大额牛(Bos gaurus frontalis)未知东南亚羊驼(Vicugna pacos)公元前1500年秘鲁雪貂(Mustela putorius furo)公元前1500年-欧洲番鸭(Cairina momelanotus)未知南美洲珍珠鸡未知非洲鲤鱼未知东亚家养火鸡公元前500年墨西哥金鱼未知中国穴兔公元前1600年欧洲瘤牛(Bos primigenius indicus)公元前8000年印度蜜蜂公元前4000年多个地区亚洲象公元前20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黇鹿公元前1000年地中海盘地蓝孔雀公元前500年印度蛮鸽公元前500年北非日本鹌鹑1100–1900年日本金丝雀1600年欧洲加那利群岛鸳鸯未知中国疣鼻天鹅1000–1500年欧洲现代实例物种年代地区Fancy rat1800s英国狐狸1800s欧洲水貂1800s欧洲虎皮鹦鹉1850s欧洲鸡尾鹦鹉1870s欧洲斑胸草雀1900s澳大利亚仓鼠1930s美国银狐1950s苏联麝牛1960s美国粟米蛇1960s美国球蟒1960s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1960s马鹿1970s新西兰刺猬1980s美国蜜袋鼯1980s澳大利亚臭鼬1980s美国蜜熊年代不确定中美洲部分寄生蜂年代不确定要能得到驯化,每一种候补的野生动物都必须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缺少了哪一个必不可少的特点,都会使驯化的努力失败,就像使建立幸福婚姻的努力失败一样。

      我们在担任斑马和人类这一对的婚姻问题咨询指导时,至少可以找出驯化失败的6组原因: 日常食物, 生长速度,圈养中的繁殖问题,凶险的性情,容易受惊的倾向,当作独居的猎兽或宠物来饲养(如猫和雪貂) 牛”的历史与文化考察 _学术中国;猪马变奏曲——游牧与农耕文化关系简论当“五谷”之类的驯化植物,足以为生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主要以种植这类驯化植物,为主要生活方式的社会形态——农业社会的形成同样,主要以驯化动物为生,也可以演化为一种成熟的社会生活形态,这就是畜牧文化的产生五谷,包括大豆、小麦、大米、小米、高粱等粮食作物六畜,或称“六扰(驯服)”“六牲”,是六种家畜的合称,即:马、牛、羊、猪、狗、鸡中国的六畜可以分为两组:猪、狗、鸡和马、牛、羊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夏、商、周三代六畜逐渐齐备,表明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混合猪是东亚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家畜,是定居农业文化的象征;马是游牧文化的标志,从青铜时代开始成为显贵的家畜猪和马的相对重要性意味着定居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消长本文系统考察了六畜渊源,从猪马变奏窥视中国民族文化的形成轨迹。

      猪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家畜,为六畜之首;商周时期畜牧业特别发达,马成为六畜之首猪在新石器时代非常重要且神圣,夏、商、周青铜时代受到排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进入帝国时代猪就难以翻身了汉民族图腾龙最初包含猪形象,新石器时代没有比猪更重要的家畜马:青铜时代游牧文化的象征秦汉时代牛耕普及,猪在农业生产上不如牛,在战场上不如马,地位明显下降吴承恩《西游记》中“天蓬元帅”变“猪八戒”反映猪从神圣到世俗的过程人类最好的朋友”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它被驯化的年代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狗大体上可分工作犬、宠物犬、护卫犬三种狗狼在14000年前,甚至可能在16000年前的亚洲东南部,就已经被人类从野生狼驯化为家畜,即狗来玩、打猎、看家护院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找到人类,食用人类的剩饭剩菜,狗有可能进行了自我驯化以色列化石及遗传研究将狗的驯化时期确定为大约1万年前,与农业革命时期相吻合,那时人类从游牧狩猎者转变为在定居点耕作及生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狼被吸引到了这些早期定居点的垃圾场,以蔬菜和谷类植物剩饭菜为食食物的变化则可能是由于人和狗开始建立关系引起的,虽然这种关系最初可能只是史前犬类跟着猎人并捡点儿人剩下的残羹冷炙,而不像后来那么亲密。

      现在,犬科动物大家族依然生存的品种仍有30多种,包括狼、豺、狐狸等犬科动物是我们这个星球上进化的十分成功的物种之一,这几乎是公认的事实在犬科动物当中,狗肯定是和人类关系最紧密的一种,甚至在所有动物当中,狗可以说是与人纠缠程度最深、时间最长的狗的身体构造已经彻底被人类改造,因此狗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都与其它犬科动物有所区别首先,狗变成了彻底的杂食动物,有些狗狗甚至酷爱吃水果和甜食;其次,狗的作息时间被人类化,它们不再依据昼夜作息,而是按照主人的生活习惯安排睡眠,另外,狗狗的肾上腺激素活跃程度较低,要知道,这是应对压力的激素,说明狗狗早就失去了其他犬科动物那样面对外界的戒心和应对危机的能力狗和狼 血统最近的物种根据普遍认为的物种定义,相同物种必须具有相似的形态结构,同时还必须与其他类群存在生殖隔离这听起来有些理论化,但这样举例,你就能明白:马和驴交配可以繁殖出骡子,但骡子没有生殖能力,不能继续繁殖但在现实中,狗和狼却往往可以直接杂交,后代甚至可能继续繁殖,这令人十分迷惑,事实上,狗和狼的血统一直十分相近,以致人们很难区分从史前留下的狗和狼的化石不过现在,所有人都承认,狗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物种存在,虽然从DNA的角度讲,他们相差并不多。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1.5万年前的亚洲,狗就被当地人驯化成功,这是人类第一种驯化成功的动物,紧接着人类驯化了羊,时间大约在1.1万年前与此同时,人开始种植农作物有些科学家坚信,正是因为人成功的把狼驯化为狗,并为人类使用,才激发了灵感,想到可以试着人工培育其他动植物,也就是说,狗推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国是世界马种的发源地和养马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马之形象最早见于甲骨文,再出现于青铜器上我国的新疆现在还残存着比熊猫还珍贵的野马野马是家马的祖先,它在我国已有几百万年的生活史但被我们的祖先驯化的时间却最晚,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籍上说:“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轩辕即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服牛乘马即驯服乘坐牛马的意思,也就是说,从黄帝以来才有了六畜之一的家马,供人役使马作为可食之材进入人类的食谱,并延续至今,即使马肉到了今天已不再普遍,但同为马属的驴却在人类的舌尖上被发扬光大到了1.6万-1.8万年前,人类步入新石器时代,并真正具备了可以驯化马的能力在欧亚大陆西部的草原,或许在捕杀马或吃马肉的那一刻,这里的先人们产生怜悯之心,收留马驹孤儿,并喂养在他们身边6000年前,中亚人懂得了继续从野外获得野马(亦称泰班马),并与之前捕来的“家马”杂交,并扩大他们所拥有的马族族群。

      而在三四千年前,这些人除了吃马肉,喝马奶外,还成为最早使用马的人,或使之耕种出力,或将其驾驭骑乘,乃至用于战争从地理角度看,那些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国家或民族富庶的地方,将马更多地用于骑乘,拥有马者则体现其贵族地位和身份,以及富裕程度,彼时拥有一匹马相当于今日家里的劳斯莱斯一辆,例如在古巴比伦和当时的山东、河南等地的考古发现就证明了这一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挑选好马的经典名著《相马经》,传说这是伯乐遴选千里马的指南手册秦汉以来,马就没有再退出过人类历史的舞台唐朝在牧马和养马方面达到了极致,在上层制度设计上已相当完善养猪是东亚定居农业生活的传统,无“豕”不成“家”东亚家猪源于东亚野猪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水牛可能起源于南亚,而黄牛很可能来自西亚家养水牛很可能是公元前一千纪从南亚引进的,黄牛与绵羊、山羊生态习性相近,是新石器时代西亚、中亚的主要家畜,在东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了青铜时代,黄牛才在东亚大量出现,据今约4000年的甘肃大何庄遗址、秦魏家遗址齐家文化层中出土的黄牛骨骼是典型代表黄牛与山羊一样经历了大致相同的驯化和传播过程。

      喝人奶是自然,喝畜奶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