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道路改造及附属工程项目地下管网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doc
29页市政道路改造及附属工程项目地下管网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本项工程的地下管网工程包括雨水管道、给水管道、中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管管道、信息管道及路灯管网等工程一、雨水管道工程:该工程排水管道采用DN300~1000mm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公共管线预留通道管径为DN800DN300~1000mm(DN800公共管线预留通道除)管道覆土≤4.0m时,环刚度不小于8KN/m2;4.0m时<管道覆土≤6.0m时,环刚度不小于10KN/m2,内承压不小于0.1MpaDN800公共管线预留通道及管径大于DN1000雨水管道,采用国标Ⅱ级承插式钢筋砼管,“0”型橡胶接口所有排水管道底基础为150mm砂石基础,其材料可为中、粗砂或级配碎石、级配砂石等地方材料,但其粒径不得大于25mm管底至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采用中、粗砂回填;回填材料亦可为碎石、砂砾,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40mm管顶以上500mm至路基底范围内采用原状土分层回填夯实采用开槽埋管的塑料管直接敷设基槽内,管底垫150mm砂垫层及碎石,设计支撑角2a采用120度管道填土必须采用人工两侧对称回填、分层压实,严禁机械推土液压回填测量放线→沟槽开挖→验槽及基底处理→铺设基础→下管安且按设计文件要求,对排水管道需进行闭水试验,具体施工方法及工艺如下:1、施工顺序:安装(含接口处理)→检查井砌筑→回填土。
2、施工方法(1)测量放线根据排水管道的设计中心线平面位置、水准点高程、放坡系数放出两侧的沟槽边线基坑边坡采用1:1,当沟深大于5米时,分层开挖土质按粘性土考虑,如有变化,需变更放坡系数,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将开挖放坡系数扩大一个级别为保证工作质量、施工方便,依照施工规范,排水管施工时两侧留有0.5米肥槽在场地限制基坑放坡达不到放坡系数时采用砖砌护坡2)沟槽开挖采用液压反铲挖土机挖槽,人工配合清底机械挖槽应确保槽底土壤不被扰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留20~30厘米左右不挖,待人工清挖开槽过程中,如遇地下管线,应摸清情况,开槽时采用人工开挖,需保留的,按照权属单位要求制定保护方案,报甲方及监理批准后进行保护或处理严格控制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按要求对槽底进行钎探堆土在距槽边4 米以外,并适当留出运输材料工作面根据施工现场具体的地质情况与槽深,确定管道沟槽边坡在有条件的现场,距槽边1m 处沿沟槽走向设1.2米高红白漆护栏,挂红色警示灯3)验槽及基底处理沟槽土方开挖自检合格后,报监理、业主联合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砂石基础的施工4)砂石基础基槽经监理、业主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砂石基础的施工,要求填筑合格的中粗砂,采用电动夯夯实基础,基础厚度、压实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5)下管安装(含接口处理)开槽埋管施工,塑料管采用承插胶圈接口方式连接 安装必须遵循先装大口径、总管、立管,后装小口径、支管的原则安装过程中不可跳装,必须按顺序连续安装,以免出现段与段之间连接困难和影响管路整体性能6)检查井施工 该工程排水管道工程中的检查井有砖砌检查井,具体施工方法如下:砖砌检查井前应先打扫冲洗基础表面,清除杂物,并保持基础表面无积水检查沟管稳定、方向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设计的检查井位置和规定的尺寸做好放样和复核工作砖材必须湿润砖砌体M10水泥砂浆,随拌随用,而且要在砂浆初凝前用完砌砖时应随时将挤出的砂浆刮平,并将砖墙表面残余砂浆及时清除干净沟管上半圈墙体应砌拱圈高为25cm,砌砖时应由二侧向顶部合拢,管口要洁净,砂浆厚度要均匀,并填嵌密实砖墙砌体砌至一定高度时,要采用1:2水泥砂将进行内外抹面粉刷工作分二道工序进行,先刮糙打底抹光,粉刷宜先外壁后内壁,刮糙厚度一般在10mm以下用直尺刮平,木抹搓平,表面应粗糙或划出纹路,刮糙的水泥砂浆凝结后及时抹光,并注意湿治养护,不得不起壳,裂缝现象检查井流槽采用砖砌流槽,两肩向中间落水,采用砖砌筑时,必须用1:2水泥砂浆抹面。
(7)土方回填①、在基槽清理完毕后,开始回填施工前,必须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隐检单后,方可回填,不得擅自回填②、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回填沟槽,严格对压实度、宽度和厚度进行控制和检验③、管道沟槽回填时,现场配置质检试验人员检验,每回填一层及时进行检验,将检验单报监理抽查验收,合格后在报验单上签字确认,未经抽验合格,不进行下层回填二、中水管道工程:我项目部将给水、中水管道工程作为关键(特殊)部位进行控制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如下:1、中水管道工程:本工程中水管道管径≤DN300的管道、管配件,采用聚乙烯(PE100)管,管道接口采用电熔连接中水管位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下,XX路~K7+210段,距道路中心线30.5m;K7+210~K8+360段,距道路中心线26.5m,其管道覆土不小于1.8m管道基础:采用120度砂石基础,管底砂垫层厚度为150mm,压实不小于90%,基础宽度为DN+600mm当管径大于500mm时,基础宽度为DN+800mm 2、施工注意事项:(1)管道附属构筑物:无地下水时,各类管道附属构筑物均采用砖砌,并采取保护措施有地下水时,各类井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采取保温措施。
2)井盖及盖座:当井位于机动车道时,采用Ф800高强度复合材料井盖及盖座,位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时采用Ф800普通强度复合材料井盖及盖座位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各类井井顶应与所在位置处周围路面相平,绿化带内的各类井井顶标应高出所在位置处周围地面0.15m3)有地下水时,支墩、井室等所有与地下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刷冷底子油两道,热沥青两道防腐4)埋入土中的法兰及螺栓涂无毒防锈漆两道,并用0.2mm厚塑料薄膜包严防腐5)管道验收:管道施工完成后,须进行管道水压试验,管道设计工作压力为0.5Mpa,给水管试验压力为1.0Mpa6)管道回填:管道安装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沟槽应及时回填回填前应清除沟槽中的杂物回填材料可采用符合压实度要求的原状土,管道两侧和管顶上500mm范围内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夯实,严禁单侧回填,每层回填厚度200mm,密实度应达到95%,且不得含有大于50m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质及各类有机物质管顶以上500mm至路基底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90%当挖出的土不能达到以上压实度要求时,须更换回填材料7)在管道弯头、三通等处设置支墩,支墩应设置在原状土上,并保持支墩和土体的紧密接触。
3、具体施工方法及工艺如下:1)、施工流程:测量放线—运、摆管—沟槽开挖—管道安装—井室砌筑—管道回填—管道试验—管道冲洗—管道接头—消火栓安装2)、测量与放线依据设计中心桩及图纸,准确放出开槽边线,每隔30 米设一中心桩,并在管线节点、地下障碍处和特殊地段加设中心桩中心桩应设有明显标志,必要时应栓桩记录管道高程控制,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每150 米引测一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设在稳固,不宜破坏的地方,临时水准点必须经闭合达到闭合标准要求方可使用3)、运、摆管管材、管件运到工地后,应经现场质检人员及材料员对其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进行检查,达到要求后将管材吊放在距沟槽边大于1.0 米处一字排开,并将各种管件按图纸要求吊放在所需地点如一些地段不能按上述要求一字排开,也可集中摆放,然后再进行二次倒运吊放时应设两个吊点,放置要平稳,不能碰撞4)、沟槽开挖沟槽采用人机开挖方法,沟槽开挖宽度、坡度根据土质情况确定,管道覆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沟槽排水采用明槽排水沟集水井排水5)、管道安装a、管道采用热熔连接方式b、管道安装前应对管材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管及管件表面不得有裂纹,不得有妨碍使用的凹凸不平的缺陷,承口的内工作面和插口的外工作面应光滑,轮廓清晰,不得有影响接口密封性的缺陷。
c、下管前,应清除承口及插口工作面的油污、飞刺、铸砂及凹凸不平的铸瘤,并烤去承、插工作面部位的沥青涂层d、管道接口所用的橡胶圈不应有气孔、裂缝、重皮或老化等缺陷e、下管采用吊车,在专人指挥下进行首先把胶圈安装在承口上(胶圈凹面与承口凸面对齐),然后用两套3T~5 T 吊链,将插口推入承口,推入深度应达到标记环位置,并复查与其相邻已安好的第一至第二个接口推入深度f、承插接口环形间隙应均匀,承插口间的纵向间隙不应小于3mm,当管道曲线安装时,接口允许转角≤3°g、管道安装时,应将管节的中心及高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后的管节应进行复测,管道安装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0mm,高程±20mmh、管道暂时停止安装时,两端应临时封堵,以防止异物进入管内i、弯头、管端堵板、三通后背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j、闸阀安装应牢固,严密,启闭灵活,与管道轴线垂直6)、井室砌筑检查井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施工,根据排水标准图集确定基础混凝土标号及尺寸,使用钢模板及10×10 方木支模管道安装完成,且检查井基础养护结束,开始砌筑检查井,砌筑时井内的流槽与井壁同时砌筑砌筑圆井时,随时量测直径尺寸,收口时检查井为三面收进,每层砖收进控制在4~5cm。
井体的楔形缝用适宜的砖块填塞,砂浆饱满井室内的踏步,安装前刷防锈漆,在砌砖时用砂浆埋固,不得事后凿洞补装,砂浆未凝固前不得踩踏砖墙勾缝时,砂浆塞入灰缝中,压实拉平,深浅一致,横竖缝交接处平整凹缝比墙面凹入3-4 毫米,勾完一段及时将墙面清扫干净,灰缝不得有搭茬、毛刺、舌头灰等现象井墙抹面分层压实7)、管道回填管道两侧回填时,要求两侧同时回填以防管道中心线偏移回填材料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取20-30 厘米,管顶以上50 厘米内回填土只允许用人工夯实管道回填胸腔以下部分及胸腔至管顶以上部分压实度均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8)、管道试验管道安装完毕且未全部回填土前应进行管道水压试验管道试验压力为管道工作压力的2 倍,保持恒压10 分钟,检查接口、管身无破损及渗漏现象为合格管道试验前,先将管道内灌满水,在不大于工作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充分浸泡,浸泡时间不得小于48 小时,同时排净管道内的空气而后将管道压力逐级升至试验压力试验用的压力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其精度不应小于1.5 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 倍,压力表不得少于2 块试压时,管端堵板后背由1 台20T 千斤顶与加固后的后背连接,确保打压时后背的稳定。
三通及弯头处在试压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9)、冲洗消毒本工程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后,竣工验收前均应冲洗消毒冲洗时应避开用水高峰,首先以流速不小于1.0m/s 的冲洗水进行冲洗,直至出水口处浊度、色度与入水口处冲洗浊度、色度相同为止管道应采用含量不低于20mg/l 氯离子浓度的清洁水浸泡24 小时,再次冲洗,直至水质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0)、管道连接施工前应与管理部门联系,在其协助下,确定各接头点的详细位置,并提前挖出探坑,落实管线的具体位置、高程停水接头尽量安排在晚上进行,项目部作好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物资供应,确保接头顺利完成接头时作好排水工序,严禁污水回灌管道三、热力管道工程:本热力管道为XX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一级热力管网供热介质为热水,设计温度供水150℃,回水100℃,设计压力1.6Mpa,属GB2级压力管道总槽长为约0.72Km,管径DN1200热力部分:本工程供热管网敷设方式为直埋冷安装,有补偿安装敷设管网沿线各检查井,固定墩及管槽的定位、定线均按照规划局给定的位置确定,宜采取整体放线、统一开挖,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