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桂林理工大学河流地貌认识实习指导书.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17509100
  • 上传时间:2024-03-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1.1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流地貌认识实习指导书1总则实习目的: 通过漓江上游猫儿山和湿地的调查,了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实习内容:桂林猫儿山漓江源头土壤、植被调查;桂林会仙岩溶湿地调查实习时间:第 17 周(周一:实习动员及实习准备;周二:猫儿山调查, 8 : 20 在 1 号食堂前集合 上车,返回时间大约16:00;周三:会仙湿地调查,8:50 在1 号食堂前集合上车,返回时 间大约 15:00;周四、周五撰写实习报告并提交)要 求:a. 着装:必须穿长裤、运动鞋或旅游鞋,不穿拖鞋、裙子;b. —切行动听带队老师安排,不得擅自行动;c. 带雨伞防雨防晒;带纸笔,随时记录调查结果2 会仙岩溶湿地概况2.1 地理位置与交通桂林会仙岩溶湿地位于桂林市临桂县会仙镇、四塘乡一带,北至文全、黄插塘一带,南 至睦洞、毛家、渣塘底一带,西至九头山、莫家,东至冯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 09’ 50〃 ~110° 14,30〃,北纬 25° 05’ 20〃 〜25° 06’ 45〃,总面积约 35.2 km2区内交通发 达,以桂梧高速及良永二级骨干公路为主,并与乡、村连接成网目前,共有睦洞、四益、 新民、文全、竹园、大湾等四级公路,可以直达湿地的大部分地区,交通便利(见图 2.1)2.2 气象水文2.2.1 气象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所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变化特征见图2.2。

      研究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35.8 mm,年最大降雨量为2452.7 mm, 年最小降雨量1313.3 mm雨季为3〜8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0%,其中,4~8月是暴雨多 发时期,降雨约占全年的50% 8月至9月暴雨次数减少,常出现高温干旱天气, 10月份天 气晴朗少雨,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杨梅白谢家湖塘洲、村临桂镇两江镇石脉秧塘红光大圻镇相白芬苏彖文全枫林马丙白竹境水库漓江良丰清潜经兴隆石门塘头矮艸江塘堡寺山七渔陵陂杨堤六塘镇河安米田渔洞大江水库靖村东山南逸山靖选新村OO 廖家会仙镇普山9 太平557罗譽乂桂林市河莫家I.柘木镇二塘-7V尚水C?凤凰 木叶寨水库 水口O沙塘 O大苏太平寅 四塘 "岩口船岭小江水库仙宀g£洞金鸡河厂水库江方贺村①/ 「b;堂 渡头大曹莫■/ v 会苏桥镇O界牌永福县c宿棠禄迪水库大埠o a西塘 保丐C)伍家 '图 2.1 会仙岩溶湿地交通位置图图 2.2 会仙岩溶湿地气候变化特征图研究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69.7mm,蒸发量最大月份为7月,达199mm,占全年总蒸发量的12.67%;年均气温为19.5°C,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8.6°C,最热月份为7月,!■!r--Y'LZ-月平均气温28.9°C,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38.8°C、-3.3°C。

      图 2.3 会仙岩溶湿地水系、水体分布图2.2.2 水文区内主要河流有睦洞河、相思埭古运河,分别位于湿地中、南部,近东西走向(图 2.3) 湿地内主要河流概述如下:(1) 睦洞河 又名神龙溪,源头为睦洞湖,流经凤凰山北部、九头山南部向西注入相思 江睦洞河总长约4.38 km,总集雨面积约23.14 km2该流域为湿地主要蓄水区,睦洞河是 湿地地表水的主要排泄带2) 相思埭古运河 又名古桂柳运河,开凿于唐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古运河位于 湿地中南部,总长14.54km古运河以分水塘为分界点分成东西两段,东段经杜门岭在良丰 附近蒋家坝注入良丰河;西段经睦洞湖南部在莫家附近注入会仙河古运河的开凿虽然沟通 了漓江与柳江之间的航运,但也破坏了湿地内部的水循环系统古运河在东西方向上贯穿于 整个湿地,其中还穿越湿地的主要蓄水区—睦洞湖、分水塘一带,导致湿地水体向古运河排 泄,从而加速了湿地的退化除上述主要河流发育外,还遍布许多包括水塘、湖泊、沼泽在内的大小不一水体 (图 2.3),主要水体有15处,它们分别是:睦洞湖、龙山湖、神龙塘、督龙塘、分水塘、老陡沼、毛家鱼塘沼、水东沼、冯家水田沼、黄塘沼、龙东沼、安龙沼、文全水田沼、神龙桥沼 和九头山草地,总面积约 6.6 km2。

      2.3 地形地貌2.3.1 地形会仙岩溶湿地主体位于毛家向斜的轴部,北部位于马面-黄村背斜南部边缘,南部为架 桥岭背斜北部倾伏端,中部狮子岩一带为柳江水系与漓江水系分水岭地势总体为北部较高, 其次是南部,中部最低,地面标高147.0〜544.3 m2.3.2 地貌根据会仙岩溶湿地地形特征、成因类型、地表组成物质、下伏基岩古地形及现代地貌的 演变过程等,可将其地貌类型划分为峰丛谷地、孤峰平原、残丘平原三种(图 2.4)各地貌类型主要特征如下:(1) 峰丛谷地 主要分布于湿地北部的大长山-文全-黄插塘一带,面积约3.30 km2,地 面标高在151.0〜544.3 m之间,大长山为本区最高点,标高544.3m该地貌类型受控于地 质构造,属于桂林弧形构造带的二级构造黄村-马面背斜的枢纽隆起带与毛家向斜的过渡带 该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灰岩,岩溶发育2) 孤峰平原 主要分布于湿地东、西部,面积约3.70 km2,地面标高在146.2〜157.8m 之间该区东部以狮子岩为核心,山峰标高176.8〜292.0 m;西部以九头山-凤凰山为核心, 山峰标高172.6〜407.4 m该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灰岩,岩溶发育相 对较弱。

      其中,东部狮子岩一带发育有一条规模较大伏流3) 残丘平原贯穿于凤凰山-督龙-睦洞-斗门一带,面积约28.2 km2,地面标高在 149.2〜155.5 m之间会仙岩溶湿地的主体就位于其中,该区上覆第四系红黄色粘土层,厚 度1~5 m,下伏石炭系岩关组泥质、炭泥质灰岩,为燕山构造运动期形成的岩溶蓄水构造盆 地,构成了会仙岩溶湿地天然的相对隔水底板3、猫儿山实习资料3.1 基本情况 猫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广西东北部的兴安县、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 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北纬25°48'〜25°58',东经1 10°20'〜 1 10°35'主峰猫儿山属南岭 山地西段越城岭山系,海拔高度2141.5m,为华南第一高峰,山体相对高度1862m,境内山 峦重迭,原始森林密布,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土壤垂直带谱3.2 猫儿山土壤的分布规律通常把土壤与气候、生物相适应的分布规律称为土壤的地带性规律或区域性规律,主要 是通过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来体现3.2.1 纬度地带性由于不同纬度上热量的差异,引起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自赤道向两极的变化,从而引起 生物土壤呈带状分布猫儿山区地处北纬25° 48’〜25° 58',南北跨度10',同属中亚 热带。

      由于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加之常绿阔叶林生长繁茂,生物和土壤之间物质和能 量之间的转换迅速,在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个过程长期作用下形成红壤因此,从纬度地带 性来看,本区属于中亚热季风常绿阔叶林红壤,也即猫儿山区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3.2.2 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海拔M2200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图3.1山顶灌丛矮曲林局部草甸2141.5m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山地 ■黄棕壤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局部常绿针叶林山地黄壤山地黄红壤常绿阔叶林和 竹林 针叶人工林山地红壤常绿阔 叶林 竹林 针叶林人工林在相同的纬度地带内,土壤按东西方向由沿海向内陆变化的规律,主要与距离海洋的远 图2 猫儿山南坡自然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 近有关,一般近海地带气候潮湿,远海地带气候干燥,气候不同,生物的特点也不同,必然 影响到土壤本区地处东径110° 20'〜110° 35',以猫儿山主峰为主体的中山区,构成以黄棕壤、黄壤为主体的土区, 800m 以下区域则以黄红壤为主,红土红壤的有机物质及养分 均较山地红、黄壤少,但土层较厚山地土壤由于受山地小气候和地貌条件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而且有规律地排列成垂直带谱,山地土壤垂直地带的结构随山的位置、形状、去向及海拔的不同而变化。

      从 纬度地带性分析可知,猫儿山区土壤垂直带谱的基带由红壤开始,随着海拔的升高以及水热条件的差异而出现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以及山地黄棕壤,海拔2000m以上的山顶部位, 由于温度低,风力强,立地条件差,以致森林和灌木生长困难,而草本植物茂密,有山地灌 丛草甸的零星分布所以,猫儿山主峰的土壤垂直分布为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 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值得一提的是,在八角田海拔 1800m 左右一带,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局部平坦成低 洼渍水处,存在山地沼泽泥炭土3.3 猫儿山植被分布猫儿山的植被共有 202 科,691 属,1720种其中木本维管束植物 784 种,草本植物 707 种,藤本植物 229 种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主要有樟科、壳斗科,茶金缕梅科、 蔷薇科、冬青科、山矾科、木兰科、杜鹃花科中的一些种类,其垂直分布规律为:山顶灌丛:山顶灌丛矮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mm以上,灌木层高度1〜2m,有蚝猪刺、 西南山茶、三花冬青、灯笼树、红岩杜鹃、茶条山矾、凤尾竹等山顶矮林:山顶矮林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山顶风大低温的特殊环境下形成的一个变 型,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m以上,即八角田山地一带。

      林木大多生长矮化,没有主干,树 干分枝低而且弯曲,树冠侧展,树干布满厚厚的苔藓,由于树龄较大,而且在这种云雾笼罩 的潮湿环境下,光照弱,湿度低,常风大,故多立枯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这是亚热带地区海拔较高山地的一种原生性群落类型,主要分布 于海拔1300〜1800m范围内的黄棕壤山地,它的最主要特点是林木上层由常绿阔叶树和落 叶阔叶树混合组成,彼此地位大致相等,形成比较明显的混交状态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地带性的原生性群落类型,主要分布于海拔 1300m以下的黄壤山地,它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明显区别在于群落中主要由常绿阔叶树 所构成,种类构成也迥然不同竹林:主要是毛竹林,多为人工种植而成,位于海拔1300m以下的山地山谷,在猫儿 山山腰以下部位几乎全为毛竹林,但总体讲管理水平不高,加上多岩石裸露,故长势一般, 新笋少而小,采伐过渡,郁闭破裂是其普遍存在的问题,覆盖度0.6左右,林下灌木草类生 长茂密,耐阴种类为主,也有不少阳性种类,灌木以羊角杜鹃、贵州杜鹃、鹅掌柴为多,草 类以铁茫萁、五节芒、野古草占优3.4 猫儿山河流水系概况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高,涵养水源丰富,其地表 水系十分发育。

      发源于猫儿山的主要河流有39条,其中从兴安流入漓江的有乌龟江、南湾江、砂木江、杨雀江、黑洞江、龙塘江、界板江、中洞江、大坪江、白岩江、漕江、岩子江、 川江、产江、白竹江、大乌石江、上松江、杨柳江、小溶江等 19 条,从资源流入资江的有 桐木江、弄塘江、雷家河、破门垭河等 4条,从资源、龙胜流入浔江的有小地河、正清河、 滚水塘河、古牛河、杨梅河、吊洞河、社水河、百合冲河、大竹坪河、清水江、塘洞河、毛 岩河、温水江等 16 条猫儿山是漓江、浔江和资江的主要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 水系,其河流均呈树枝状分布,特点是流程短,落差大,河床陡,流域面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