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新品系选育研究报告.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33030859
  • 上传时间:2018-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1.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新品系选育研究报告 第五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韩迪,郭丹,李丰田,赵艳娇,全志国(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辽宁辽阳 111000)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新品系选育是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在发现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现象的基础上,于 1998 年至 2006 年,利用自筹资金与吉林农业大学、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有限公司、岫岩满族自治县万都养殖场、盖州市辽宁绒山羊种羊场等单位合作开展的选育研究工作课题组全体工作人员和专家、顾问经过 9 年的共同努力,选育出常年长绒型新品系基础母羊 3510 只,公羊 93只,现将该选育研究报告如下:1 选育方向和选育措施1.1 选育方向选育方向与指标见表 1表 1 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新品系选育指标羊别 数量/只 产绒量/g 绒细度/µm 绒长度/cm 净绒率/% 体重/㎏种公羊 60 ≥1300 ≤17.0 ≥9.0 ≥70 ≥80基础母羊 3000 ≥700 ≤16.0 ≥7.5 ≥70 ≥451.2 选育措施1.2.1 组织措施1.2.1.1 开展了广泛的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群体调研、选育论证与选育方案的制定工作1.2.1.2 成立项目攻关工作组根据选育目标、种羊基础、技术力量,确定了由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为主持单位,由吉林农业大学、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有限公司、岫岩满族自治县万都养殖场、盖州市辽宁绒山羊种羊场、盖州市锦阳绒山羊种羊场、吉林省亚亨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科技示范场、抚顺天艺辽宁绒山羊繁育中心等 9 家单位作为协作单位的项目攻关课题组,开展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新品系选育及各子专题的研究工作。

      1.2.1.3 攻关任务的分工由主持单位制定总体实施方案,经课题组讨论通过后按任务分工,主持单位与各选育参加单位签订课题任务合同,将课题任务以合同的方式予以分解落实,并做为督促检查的依据1.2.1.4 加强联合育种协作,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主持单位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水平,场户双赢”的工作方针,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全面实施以良种登记、后裔测定为主要手段的联合育种组织,构建了资源共享体系充分发挥了社会群体中质量和数量优势,极大程度地扩大了群体数量,显著地提高了选育进度1.2.2 技术措施1.2.2.1 初选、组建选育基础群1998—2000 年,开展了常年长绒群体的初选、培育和鉴定工作从 2001 年开始,组建了 4190 只的选育基础群,其中成年公羊70 只,平均年龄为 4.5 岁;成年母羊 4120 只,平均年龄为 3.5 岁公羊产绒量均在 1000g 以上,绒长度 7cm 以上;母羊产绒量在 500g以上,绒长度 6cm 以上选育实施过程中,应用本项研究的技术原理,将整个选育过程分为性状固定、自选扩繁、提高品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性状固定阶段(2001-2003 年):采用常规表型选配为主,并对种群内突出的优良种羊采取适度的亲缘选配的方法,其中部分亲缘选配个体的近交系数达到了 6.125%,各别个体甚至达到了 12.25%。

      但并未曾出现亲缘繁殖个体近交衰退现象,保证了优良基因的复制与纯化,使常年长绒性状得以固定同时为了缩短世代间隔,加快选育进程,应用了 BLUP 估测育种值方法,准确有效地进行了育成羊的早期选种,加大成年母羊的淘汰力度,促进了种群同质化水平的提高经过两年的选配,到 2003年 9 月份,选育核心群有 1858 只,其中 F0 代 123 只,F 1代 1735 只,F1 代羔羊为 632 只,F2 代羔羊有 947 只第二阶段——自选扩繁阶段(2003-2005 年):建立阶段着重应用了细管冷冻精液人工输精、腹腔内窥镜输精、一年两产、育母早配、胚胎移植等技术,提高繁殖母羊和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缩小世代间隔到 2005 年初为止,选育核心群由 2003 年的 1858 只扩增到 3144 只第三阶段——提高品质阶段(2005-2006 年):在此阶段主要以同质选配为主,适当的进行异质选配,选用性能表现一致、育种值较高的优秀公母羊交配,使全群优良个体的数量不断增加到2006 年为止,公羊产绒量平均比上一阶段提高了 11.5%,母羊提高了 7.4%,群体的各个生产性能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2.2.2 试验开发选育技术除应用常规的表型鉴定技术、后裔测定技术、系谱测定技术外,课题组通过开发应用 BLUP 育种值估测软件,用数量遗传学方法辅助育种工作,更准确的把握了育种方向。

      此外,为了缩短世代间隔,加快选育进程,开发应用了常规的综合指数选择方法和二次指数选择法,准确有效地进行了育成羊的早期选种,不仅简化了以往选种工作的繁琐程度,同时更有效地提高了选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1.2.2.3 应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加速新品系繁育在选育期间,为了加快新品系种群的扩繁速度,提高繁殖母羊和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缩小世代间隔,广泛应用了冻精人工输精、一年两产、育母早配、腹腔内窥镜输精、胚胎移植等技术1.2.2.4 开发综合配套技术各选育单位在作好选育工作的同时,根据新品系绒毛生长周期的延长,积极开发应用了种羊饲养管理、牧草秸秆调配利用、塑料暖棚、补充精料配制、青贮饲料应用、常见病防控等技术,确保了新品系生产力的充分发挥1.2.2.5 加强生产性能测试,建立健全育种记录在项目实施期间,除对种群内的个体逐年进行体型外貌个体鉴定外,还加强了绒毛样品的分析测试工作对于绒山羊育种中心核心群的种公羊、基础母羊和参加单位的种公羊的体重、产绒量、绒长、细度和净绒率逐只逐年进行测定,对于参加单位的基础母羊除体重,产绒量、绒长逐只逐年进行测定外、细度和净绒率则采取随即抽样的方式,按总数的 40%进行随机抽样测试。

      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各项育种记录,有效地保证了选种选配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2 选育结果经 9 年的严格选育,项目累计选育出核心群公羊 93 只,比计划多完成 33 只,母羊 3510 只,比计划多完成 510 只,圆满完成了课题选育指标,其具体结果见表 2表 2 常年长绒型新品系羊核心群生产技术指标单位性别只数产绒量/g 绒长/cm 细度/µm 净绒率/% 体重/kg公 211661±78.311.03±0.6316.63±0.3476.62±2.6085.97±2.52辽宁省 母 553 873±41.49.24±0.6415.26±0.579.70±6.750.26±3.0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3 2 9公 91642±84.210.88±0.5516.70±0.3676.26±2.6284.79±2.49盖州市辽宁绒山羊种羊场母 372 855±48.68.92±0.6215.56±0.4879.49±6.4946.94±3.12辽宁公 141655±82.610.97±0.5916.65±0.3576.56±2.5486.18±2.52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母 470 872±52.59.40±0.6715.46±0.4777.17±6.8250.15±2.95公 81631±79.810.92±0.6116.71±0.3176.18±2.5884.47±2.61岫岩万都养殖场母 425 798±69.79.06±0.6715.65±0.5674.00±6.7445.61±2.86公 81645±82.310.84±0.5716.76±0.3076.46±2.4185.97±2.55盖州市锦阳辽母 420 806±67.18.43±0.5215.56±0.4875.25±6.1244.06±3.32宁绒山羊场公 71640±80.210.85±0.5416.77±0.3276.33±2.6684.79±2.42抚顺天艺绒山羊场母 374 802±69.78.55±0.5115.46±0.5576.97±7.0445.61±3.16公 171652±77.810.94±0.5316.71±0.3376.46±2.5783.93±2.44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母 382 826±62.18.65±0.5215.46±0.5677.32±6.5350.49±3.25种中心科技示范场公 91649±78.310.86±0.6216.74±0.3776.35±2.5982.01±2.58吉林省亚亨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母 514 793±60.78.43±0.5215.65±0.5775.93±6.2545.17±2.41司公 93 合计 母35101650±80.610.93±0.5716.70±0.3576.44±2.6284.91±2.54平均830±46.58.85±0.6915.50±0.5477.01±6.7347.38±3.08由表 2 可见,种公羊产绒量提高 300g,绒长提高 1.85cm,细度降低了 0.2µm,净绒率提高 1.81 个百分点,体重提高 3.55kg;母羊产绒量提高 130g,绒长提高 1.55cm,细度降低了 0.1µm,净绒率提高 1.38 个百分点,体重提高 4.53kg;新品系群体近交系数为11.38%。

      产绒量和绒长度的遗传进展等见表 3、表 4表 3 选育阶段各代种公羊产绒量的遗传进展及年改进量单位:只,%,g项目 性别 F1 F2 F3 F4公 14 15 10 9n母 3861 3719 3867 58公 1769 1783 1812 1827单产平均母 867 868 870 872公 283 176 112.5 79.8选择差母 88 50 32 30公 0.357 0.357 0.357 0.357遗传力母 0.357 0.357 0.357 0.357公 101.03 62.83 40.16 28.49选择反应母 31.416 17.85 11.424 10.71公 1.25 1.21 1.16 1.13世代间隔母 1.27 1.25 1.24 1.24公 80.82 51.93 34.62 25.21年改进量母 24.74 14.28 9.21 8.64表 4 选育阶段各代种公羊绒长度的遗传进展及年改进量单位:只,%,cm项目 性别 F1 F2 F3 F4公 14 15 10 9n母 3861 3719 3867 58公 10.98 11.22 11.41 11.67单产平均母 8.94 9.08 9.24 9.28公 0.71 0.68 0.64 0.52选择差母 0.32 0.18 0.17 0.16遗传力 公 0.263 0.263 0.263 0.263母 0.263 0.263 0.263 0.263公 0.187 0.179 0.168 0.137选择反应母 0.084 0.047 0.045 0.042公 1.25 1.21 1.16 1.13世代间隔母 1.27 1.25 1.24 1.24公 80.82 51.93 34.62 25.21年改进量母 0.066 0.038 0.036 0.034在新品系选育过程中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了 52%的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新品系种羊的次级毛囊具有在一个毛囊生长出 2 以上个毛干的特性。

      这意味着,如果能够将这一优秀性状成功应用到我国绒山羊改良和新品种选育中,我们可以在保持现有羊群体数量的前提下提高一半的产绒量3 结论3.1 经过选育,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新品系种羊具有一年四季长绒的特性,且在产绒量、绒纤维长度、净绒率、绒纤维细度等综合生产性能水平方面居国际领先3.2 一个毛囊生长出 2 以上个毛干的特性使大幅度提高各品种绒山羊产绒量成为可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