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望月怀远优秀教学教案.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zussh****1496
  • 文档编号:271879012
  • 上传时间:2022-03-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望月怀远优秀教案  望月怀远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张就龄的生平  2.注意诗中的用词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  重点教学诗歌的境界  板书设计  作者:唐玄宗开元时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弱冠登进士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其文才为宰相张说器重开元十一年(723)被任为中书舍人  诗意:首联.望月怀远自然浑成  颔联.流水对,自然流畅,古诗气韵  颈联.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尾联.构思奇妙,意境幽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借着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天地对读,自然与人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的幻想创造,从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张就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吧.  二作者简介:  唐玄宗开元时宰相。

      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弱冠登进士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其文才为宰相张说器重开元十一年(723)被任为中书舍人张说罢相,受累外迁十九年,玄宗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以中书侍郎为相时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九龄叱之  玄宗欲以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张守为相,以朔方(今宁夏灵武南)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九龄都反对,玄宗不悦,李林甫更进谗言,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玄宗,贬为荆州长史二十八年卒初,安禄山讨奚、契丹,战败,被执送京师九龄主张按军法处以极刑,玄宗不从及安禄山反,玄宗奔蜀,思及此事,为之流涕,遣使至曲江祭九龄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有《曲江集》20卷传世  三、诗歌美读  可以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它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有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韵律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吟诵诗歌那形象、生动、立体的语言,聆听它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韵律,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1、学生自由诵读,结合诗歌注释解决疑难,整体感知诗歌  2、教师范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3、诵读指导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4、师生共读,用情感去点燃情感  四、意境赏析  首联: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颈联: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尾联: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