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2页课题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学习目标】(有目标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向前冲) 1、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及酸雨的危害 2、学习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3、形成比较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知道应该怎样做【学习重、难点】重点:酸雨和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难点:探究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善于自学,你是最优秀的的)1.什么是酸雨? 2.酸雨的PH值: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 来表示 温度下,其范围在 之间,PH等于 的溶液呈中性,PH小于 的溶液呈 性正常雨水的PH约为 ,酸雨的PH则小于 3.酸雨的形成:酸雨主要是 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 而形成的,此外, 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4.酸雨对生物有极大危害,被称为“ ”5.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 ,减少 、 等燃料中 的排放,并做好 和 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二、合作探究(众人智慧胜一人,合作交流价更高)学习任务一: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6 .阅读课本114—115页小组合作探究“模拟酸雨对种子发芽的影响”1)提出的问题是 ?(2)作出的假设是 3)制定计划:①材料用具 ②用 和 配置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 4)实施计划①配置模拟酸雨②取A、B两个烧杯A杯中放入若干粒小麦种子,用模拟酸雨浸泡;B杯中放入若干粒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然后均放在30℃下浸泡一天 ③取A、B两个培养皿在底部铺上两层纱布,分别放上用清水和模拟酸雨浸泡过的种子,放在温度为15℃培养箱中发芽④过几天后,统计发芽率5)预测实验结果 6)结论 思考:1、此试验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2、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三、系统总结:7.酸雨:具有较强 的雨水,其PH值小于 。
8.形成酸雨的原因:是因其向大气排放 性物质,如:燃烧含 量高的煤,及各种机动车排放的 9.酸雨的危害:对土壤的危害 ; 对河流、湖泊的危害 ; 对植物的危害 ;10.控制酸雨的措施: 四.生活链接:(学有余力,挑战自我)11.阅读<<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体验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五.反馈检测(高效练兵,体验成功)12.形成酸雨的根本原因是( )A臭氧层的破坏 B噪声污染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D工厂大量使用煤、石油作为能源13.酸雨的危害表现在( )A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B使农作物枯萎,甚至死亡C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 D以上三项都是14.酸雨是指PH值为多少的大气降水?( )A.﹥5.6 B ﹥7 C ﹤5.6 D﹤715.我国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 A农田大量烧秸秆 B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不注意废旧电池的回收16.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温室效应 D沙尘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