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国园林史课程总结..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5838448
  • 上传时间:2019-10-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4.23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古代园林(4世纪之前) 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园林(5-15世纪)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园林(5-17世纪) 第四章 17世纪法国园林 第五章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 第六章 日本的庭园 第七章 近代园林概述(19世纪) 第一章 第一节 古埃及园林一.古埃及园林类型、宅园、圣苑、墓园 二.古埃及园林特征1、在一个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首先追求的是如何创造出相对舒适的居住小环境2、植物的种类和种植方式丰富多变,如庭阴树、行道树、藤本植物、水生植物及桶栽植物等3、由于水体在园中的重要作用,古埃及园林大多选择建造在,临近河流或水渠的平地上,因此,园内一般地形平展,少有高差上的变化4、明显的中轴线,两边对称布置凉亭和矩形水池 5、从社会因素及宗教思想上来看,浓厚的宗教迷信思想及对永恒的生命的追求,促使了相应的神苑及墓园的产生同时,园中的动、植物种类的运用也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 6、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了古埃及引水及灌溉技术的提高,土地规划也促进了数学和测量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埃及园林的布局第二节 古巴比伦园林一、古巴比伦园林类型 、猎苑、圣苑、宫苑 二、古巴比伦园林特征1、从古巴比伦园林的形成及其类型方面看,有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猎苑,有受宗教思想的影响而建造的圣苑。

      2、古巴比伦所处的两河流域有着与古埃及迥然不同的地理和自然条件,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茂密的天然森林广泛分布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仍眷恋过去的渔猎生活,因而将一些天然森林人为改造成以狩猎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猎苑 3、由于两河流域多为平原地带,因此,人们十分热衷于堆叠土山4、古巴比伦的神庙周围,也常常建有圣苑,树木呈行列式种植,与古埃及圣苑的情形十分相似 5、就古巴比伦的宫苑和宅园而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采取类似今天的屋顶花园的形式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为避免居室受到阳光的直射,人们通常在房屋前建造宽敞的走廊,起到通风和遮阳的作用同时,人们还在屋顶平台上铺以泥土,种植花草树木,成为屋顶花园 第三节 古希腊园林一、古希腊园林类型 、早期的宫廷庭园 、宅园——柱廊园、公共园林 ( 圣林.竞技场)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 二、古希腊园林特征1、古希腊园林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紧密结合,是作为室外活动空间以及建筑物的延续部分来建造的,是属于建筑整体的一部分由于建筑是几何形的空间,因此,园林的布局形式也采用规则式样以求与建筑相协调2、当时的数学和几何学的发展,以及哲学家的美学观点,都影响到园林的形式他们认为美是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合乎比例的、协调的整体,因此,只有强调均衡稳定的规则式园林,才能确保美感的产生。

      3、古希腊园林的类型多种多样,虽然在形式上还处于比较简单的初始阶段,但是,仍可以将它们看作是后世一些欧洲园林类型的雏形,并对其发展与成熟产生了很大影响 4、从史料中,人们可大致了解当时希腊园林中植物应用的许多情况在提奥弗拉斯特所著的《植物研究》一书中,记载了500种植物,其中还记述了蔷薇的栽培方法5、根据雅典著名政治家西蒙(BC510~450)的建议,在雅典城的大街上种植了悬铃木作为行道树,这也是欧洲历史上最早见于记载的行道树第四节 古罗马园林一、古罗马园林类型 、古罗马庄园、宅园-柱廊园、宫苑 、公共园林 二、古罗马园林特征1、早期的古罗马园林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包括果园、菜园和种植香料植物的园地,以后逐渐加强了园林的观赏性、装饰性和娱乐性2、由于罗马城本身就建在几个山丘上,在山坡上建造花园时便常常将坡地辟为数个台层,布置景物也由于夏季山坡上气候较平地更为宜人,又可眺望远景,视野开阔,更促使人们在山坡上建园 3、罗马人把花园视作宫殿、住宅的延续部分,因而在规划上采用类似建筑的设计方式,地形处理上也是将自然坡地切成规整的台层4、古罗马园林很重视植物造形的运用,有专门的园丁从事这项工作,在古罗马,他们被视为真正的艺术家。

      5、花卉种植除一般花台、花池的形式外,开始有了蔷薇专类园此外,还兴起了“迷园”的建造热潮古罗马花园中常采用矮篱围合的几何形花坛种植花卉这种形式的花坛在以后的欧洲园林中十分普遍 6、古罗马人将遭雷击的树木看作是神木备加尊敬、崇拜果树有时按五点式、呈梅花形或“V”形种植,起装饰作用据记载,当时已运用芽接和裂接的嫁接技术来培育植物7、在花卉贫乏的冬季,罗马人一方面从南方运来花卉,另一方面在当地建造暖房当时用云母片铺在窗上,这是西方最早出现的“温室”8、罗马人还从希腊运去大量的雕塑作品,有些被集中布置在花园中,形成花园博物馆,这可谓是当今盛行的雕塑公园的始祖9、古罗马园林在历史上的成就非常重要,而且园林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也十分惊人据记载,当罗马帝国崩溃时,罗马城及其郊区共有大小园林达180处之多第二章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园林一、中世纪西欧园林类型 园林的发展史而言,中世纪的西欧园林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寺院庭园时期,它是以意大利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后期的城堡庭园时期,它在法国和英国留下了一些实例二、城堡庭园在中世纪早期,迷宫和宗教联系紧密,迷宫图案的路线形成基督教的十字架人们认为迷宫具有魔力,将其刻在教堂的地上,供信徒们在其中转来转去。

      迷宫的真正兴起则在12、13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主要分为螺旋迷宫和矩形迷宫两种螺旋迷宫:线路曲折,但路径单一,没有分支,相对容易找到出路矩形迷宫:有复杂的分支路径和方向选择,需要略加思考才能找到出路三、中世纪西欧园林特征1、中世纪的欧洲园林,无论是寺院庭园还是城堡庭园,开始都是以实用性为主的,随着时局趋于稳定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园中的装饰性和娱乐性也日益增强如有的果园中逐渐增加了其他种类的树木,铺设草地,种植花卉,并设置了凉亭、喷泉、坐椅等设施,形成了一种游乐园类型的园林2、迷园是这一时期比较流行的园林局部,有的用大理石铺路,有的用草皮铺路,以修剪的绿篱围在道路两侧,形成图案复杂的通道3、用低矮绿篱组成图案的花坛图案或是几何图形,或是鸟兽形象及徽章纹样,在其空隙中填充了各种颜色的碎石、土、碎砖等,这种类型的花坛称之为开放型结园;如果在空隙中种植色彩艳丽的花卉,则叫做封闭型结园4、当时的德意志和法兰西贵族们还仿效波斯的习俗,建造猎园,在大片的土地上围以墙垣,内种树木,放养猎物于其中,但无大型野兽,只有鹿、兔及一些鸟类,供贵族们闲暇时狩猎游乐四、波斯伊斯兰园林特征1、在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必须每天浇灌两三次,所以,特殊的引水灌溉系统就形成园林的—个特点。

      2、水不仅使得植物生长茂盛,还可以形成各种水景由于伊斯兰园林的面积不大,水又十分珍贵, 自然不会采用大型水池或巨大的跌水,而往往采用盘式涌泉的方式,几乎是一滴滴地跌落在小水池之间,以狭窄的明渠连接,坡度很小,偶有小水花3、从布局方面看,伊斯兰园林因面积较小而显得比较封闭,类似建筑围合出的中庭,与人的尺度非常协调庭园大多呈矩形,最典型的布局方式便是以十字形抬高的园路,将庭园分成四块,园路上设有灌溉用的小沟渠 4、即使园址用地面积很大,园林也常由一系列的小型封闭院落组成,院落之间只有小门相通,有时也可通过隔墙上的栅格和花窗隐约看到相邻的院落园内的装饰物很少,仅限于小水盆和几条坐凳,体量与所在空间的体量相宜5、在装饰方面,与住宅建筑一样,彩色陶瓷马赛克的运用非常广泛,这些陶瓷小方块的色彩和图案效果也使得园林别具一格第二节 中世纪伊斯兰园林一、阿尔罕布拉宫 阿尔罕布拉宫的阿拉伯文原义为红宫,因宫墙为红土夯成以及周围山丘亦是红土之故它原是摩尔人作为要塞的城堡,建成之后,其神秘而壮丽的气质无与伦比,成为伊斯兰建筑艺术在西班牙最典型的代表作,也是格拉纳达城的象征 桃金娘宫庭院建于1350年,是一个极其简洁的,东西宽33米、南北长47米,近似黄金分割比的矩形庭院。

      庭院的东西两面是较低的住房,与南北两端的柱廊连接,构图简洁明快南面的柱廊为双层,原为宫殿的主入口,从拱形门券中可以看到庭院全貌;北面有单层柱廊,其后是高耸的科玛雷斯塔水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小喷泉,与池水形成静与动、竖向与平面、精致与简洁的对比两排桃金娘篱为建筑气氛很浓的院子增添了一些自然气息,其规整的造型与庭院空间又很协调狮子宫庭院是阿尔罕布拉宫中的第二大庭院,也是最精致的一个,庭院东西长29米、南北宽16米另有一院子原为女眷的内庭,四周有建筑环绕,院中原为规则式种植的意大利柏木和柑橘在宫殿的东面,还有古树和水池相映的花园,一直延伸到地势较高的夏宫,这里有着花草树木及回廊凉亭,曾是历代摩尔国王避暑度夏之处 阿尔罕布拉宫不以宏大雄伟取胜,而以曲折有致的庭院空间见长狭小的过道串联着一个个或宽敞华丽,或幽静质朴的庭院,穿堂而过时,无法预见到下一个空间,给人以悬念与惊喜;在庭院造景中,水的作用突出,从内华达山古老的输水管引来的雪水,遍布阿尔罕布拉宫,有着丰富的动静变化;而精细的墙面装饰,又为庭院空间带来华丽的气质二、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特征1、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就是指在今日的西班牙境内,由摩尔人创造的伊斯兰风格的园林,又称摩尔式园林。

      摩尔式园林在中世纪曾盛极一时,其水平大大越过了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的园林,而且对后世欧洲园林也有一定的影响2、早在8世纪时,阿卜德·拉赫曼一世就以其祖父在大马士革的园林为蓝本,在首都科尔多瓦造园他还派人从印度、土耳其和叙利亚引种植物,如石榴、黄蔷薇、茉莉等都是当时引进的他的后继者们也像他那样,热衷于造园因此,到10世纪时,科尔多瓦的花园曾多达5000个,如繁星一般点缀在城市内外3、当时从罗马人遗留下来的庄园中借鉴其结构、材料及做法,有些直接使用古罗马的建筑物受古罗马人的影响,他们把庄园建在山坡上,辟成一系列的台地,围以高墙,形成封闭的空间在墙内往往布置交叉或平行的运河、水渠等,以水体来分割园林空间,运河中还有喷泉4、伊斯兰园林中的道路常用有色的小石子或马赛克铺装,组成漂亮的装饰图形,酷似中国园林中的花街园中地面除留下几块矩形的种植床以外,所有地面以及垂直的墙面、栏杆、坐凳、池壁等面上都用鲜艳的陶瓷马赛克镶铺5、园中常用黄杨、月桂、桃金娘等修剪成绿篱,用以分隔园林空间 第三章 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一、意大利台地园形成的地理特征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

      北部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岛和岛屿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雨量较少 夏季在谷地和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即使只有几十米的海拔高度,就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也有来自山林的冷气流这一地理、地形和气候特点,是意大利台地园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二、真正系统论述园林的是阿尔贝蒂(1404—1472),既是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又是人文主义者和诗人他在1452年完成并于1485年出版的《论建筑》: 长方形园地以直线道路将其划分成整齐的长方形小区,各小区以修剪的黄杨、夹竹桃或月桂绿篱围边,当中为草地;树木呈直线形种植,由一行或三行组成; 园路末端以月桂、桧柏、杜松编织成古典式的凉亭;用圆形石柱支撑棚架,上面覆盖藤本植物,形成绿廊,架设在园路上,可以遮阳;沿园路两侧点缀石制或陶制的瓶饰;花坛中央用黄杨篱组成花园主人的姓名;绿篱每隔一段距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