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高考真题及参考答案《历史》(新高考Ⅰ河北卷、湖南卷共2套).pdf
34页第 1 页 共 34 页机密机密启用前启用前2021 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历史史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1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3 分分,共共 45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史记记载:“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 书这一记载说明,孔子编订诗书意在A加强君主集权B恢复周礼C宣扬礼法并用D发展私学2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3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第 2 页 共 34 页4元代成书的丸经中有“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载。
宋代捶丸活动的图像资料也有发现(图甲、图乙)元杂剧中有民间青年男女聚会游戏首选捶丸的情景,元曲中则有官员休闲时进行捶丸的描述这表明,宋元时期捶丸活动图甲 宋代捶丸纹画像砖图乙宋代童子捶丸图陶枕A拥有广泛社会基础B促进了民族交融C影响元曲创作风格D冲击了等级观念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6有学者认为,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民国初年,中国有些地区的乡村手工业在艰难中发展起来在江浙与河北的部分地区,很多农村织户依据棉花、土布的比价,计算实际报酬后,或出售棉花、减少织布,或采用机纱、改进生产工具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B采用机器生产成为共识C农民灵活应对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720 世纪初,清政府对城市清洁、防疫检疫等公共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个人卫生也提出了要求,疫情期间要求更加严格,居民如患病应积极向医院或主管机构上报。
对此,时人多有微词,而有识之士不仅积极持,更是大力提倡有识之士旨在A推动政府政治改革B促进民主思想传播C提升居民个体素质D唤起民族强健意识8 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 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 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第 3 页 共 34 页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9下表为中共中央及相关组织颁发的部分文件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1935 年 1 月关于进遵义城的口号和八项注意通令 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 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1935 年 8 月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 年 11 月中央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决定1936 年 7 月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1936 年 11 月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A完成革命中心转移B高度重视群众工作C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D倡导革命统一战线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把“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的财经工作方针,转变为“边打、边稳、边建”的财经工作方针。
这一变化A促进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B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1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12意大利人阿尔贝蒂(14041472 年)在论绘画中写道:“我不知道完美的绘画作品在镜子里看起来是如何优秀;但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的每一个缺点在镜子里看起来格外明显因此,取自自然中的作品应该根据镜子的建议加以修正这表明,当时A艺术创作注重展现内心世界B现实主义画派渐趋成熟C绘画技法追求光和色的结合D理性意识影响艺术发展13在美国 1787 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张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第 4 页 共 34 页员薪酬的决定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A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B防止外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C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D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14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A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B反映了第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C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15 1946 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第 5 页 共 34 页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共 55 分分第第 16、17、18 题为必考题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第 19、20、21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43 分1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贞观)十六年(642 年)诏:氏族之盛,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
燕赵右姓,多失衣冠之绪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膏梁之胄,不敦匹敌(配偶)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古时女子出嫁)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贬其家门,受屈辱于姻娅;或矜其旧族,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未已自今已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各合典礼,知朕意焉其自今年六月禁卖婚显庆)四年(659 年)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范阳)卢浑、(范阳)卢辅、清河崔宗伯元孙,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摘编自(宋)王溥唐会要(1)根据材料,概括诏书所反映的唐初婚姻现象,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政治问题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唐初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6 分)17(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图为河北省部分文物单位分布示意图第 6 页 共 34 页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从上图中任选一处文物单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条与该文物单位所蕴含历史信息密切相关的重要史实,并加以阐释要求:写出所选文物单位和与其对应的史实;阐释须包含所举史实的历史依据以及对该史实的评价;紧扣主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8(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 世纪至 18 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三角航程构筑起大西洋经济体系,形成了“大西洋世界”在大西洋沿岸各国和地区间,欧洲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提供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洲提供劳动力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 18 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 1500 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中国经济的崛起,美国经济重心的西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经济上融入亚洲,这些结构性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合力使世界经济走出大西洋时代,迈向太平洋第 7 页 共 34 页时代1989 年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越来越红火,是太平洋时代正在来临的明显征兆1991 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就该组织的未来发展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多样性、开放性和互利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有亚太经合组织临时章程之称的 汉城宣言采纳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冲击与考验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间讨论和关注的议题,开始超出经济领域,向政治、安全、社会等领域推进。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近代早期“大西洋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世界经济“迈向太平洋时代”进程中的主要作用6 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来对亚太经济发展的贡献3 分)(二)选考题:共(二)选考题:共 12 分请考生从分请考生从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本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19(12 分)【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0 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韩知古、韩延徽等人的帮助下建立政权初创之时,辽境内除了有从事游牧的契丹、奚等民族,还有从事农耕的汉族当时,“庶事草创”,没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对此,神册六年(921 年),耶律阿保机对大臣道:“凡国家庶务,钜细各殊,若宪度不明,则何以为治?群下亦何由知禁”,于是命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其中,“治契丹及诸夷之法”为适用于契丹等游牧民族的法律,即决狱法该法由耶律突吕不奉诏编撰,为辽朝最早的一部基本法典,对契丹等游牧民族的不同习惯法作了调整,保留了不少草原传统法律条文。
断以律令”即沿用唐朝律法断案,适用于汉族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太祖法律改革的背景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太祖法律改革的特点6 分)第 8 页 共 34 页20(12 分)【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二战后,美国向西欧和日本进行的经济扩张,必然引起同其他国家的矛盾和冲突,但在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这种矛盾得到缓解及至(20 世纪)60 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时爆发的“冻鸡战”成为突出例子最初是美国先提高地毯和玻璃的进口税,作为报复,欧洲经济共同体六国于 1962 年 8 月将美国冻鸡的进口税从每磅 45 美分提高到 13 美分,使美国冻鸡对共同市场的出口额猛降 60%,接着又于 1963 年 5 月将所有家禽的进口税提高50%而美国则提高了从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进口的卡车、酒类等商品的进口税在此期间,美国为弥补在欧洲市场的损失,转而将冻鸡销往日本,但受到日本的抵制1964 年 1 月,日本政府将冻鸡的进口税从 10%提高到 20%冻鸡战”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到那时为止,西欧和美国之间发生的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的一次贸易摩擦。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20 世纪 60 年代“冻鸡战”发生的原因4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