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活法有感_2(可编辑).docx
16页读活法有感第一篇:读活法有感 读《活法》一书有感 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简单纵观全书,并无难解的大道理,更没有至理名言式的惊世之语,而恰恰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简单的道理糅合自身的事例,从一个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有着近80年人生阅历的智者口中娓娓道来,恰如一股清泉缓缓流过,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稻盛先生的人生哲学简单地讲,就是“敬天爱人”所谓“敬天”,其实就是遵循正道,也即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所谓“爱人”,就是要常存“利他”之心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成为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他的经营哲学与人生观一脉相承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上,我比较赞同白立新对“敬天爱人”四个字的理解,即“自立则生,利他则久”作为企业,首先要有一份自立的追求,才能够生存;但要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考虑到盈利以外的因素,例如,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员工的愿景等,也就是说企业必须以“大义”作引领以银行为例,作为与大众生活密不可分的服务行业,它承载的不仅有股东、员工的期望,更有沉甸甸的对客户、对社会的责任本着“利他”之心,从利于社会、利于客户、利于员工的理念出发,才能锻造企业长久发展的实力 稻盛和夫在本书中回顾了几十年来的经营心得,并将成功的条件归纳为能力、努力和态度。
作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创立者,稻盛和夫在本书中的观念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企业经营,上升到了探讨“企业与人性的关系,人的本质是什么,企业发展到最后到底为了什么?”这样的高度作为一位优秀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无疑给正在寻求企业发展之道及努力完善企业德行的企业家们指引了一条光明之路,为无数职场与企业中人指明了通向成功的活法 另外,在其人生方程式中,除了对思维方式的强调,稻盛先生对工作热情、对不懈努力的推崇远大于能力他认为,少了工作热情,就算空有能力,还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相反的,若是没有能力,但却能够认清事实并怀抱一股为人生、为事业奉献到底的热情,就会比先天能力强的人有更好的结果这种想法不仅来源于他自身的实践,也和他创立京瓷不久而遭遇的员工集体请辞事件有关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当下部分人心态的浮躁,一些年轻人频繁跳槽,一些年轻人则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把工作热情消磨殆尽,当初的梦想、抱负早已挥之脑后,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混日子”,工作紧迫感不强、效率不高、主动性不够„„这不仅是对企业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缺乏了持之以恒的努力,自然也收获不到胜利的果实我把稻盛先生谈 及的热情理解为工作激情,只有对工作和生活保持高度的热爱,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员工管理不是找到了出发点和落脚点了吗? 诚然,所有企业及企业人都恪守着赢利——这一亘古不变的原则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进,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参透了利益背后的玄机?中国并不需要“道义放两边、利字摆中间”的商业大鳄,更不会提供给缺乏德行、忽视修为的企业人广阔发展的康庄大道;如果想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一枝独秀,就必须要剖开经济的表象,探求企业的本质,找到得以在如今的世道中生存下去的活法 近年来,本餐厅的各项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同业刮目相看的经营业绩面对取得的成绩,全餐厅上下没有沾沾自喜,依然提醒自己始终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呢?而随着餐饮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近年来,各家餐饮企业空前加大了产品创新和网点建设力度,中小型餐饮和外来大型企业开始大举向地级市延伸,使我餐厅业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勇敢地直面竞争,在许多业务方面仍保持着竞争和发展优势,但却出现了营业额增长乏力,与同业差距明显面对这一挑战,我们有没有退缩,是不是 投入了十足的热情呢?仔细审视一下,或许这才是症结所在如果能够让全餐厅上下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与热情,按照稻盛先生的人生哲学,每个人都抱着“无论如何一定要成功”的必胜决心,每一天、每一刻都以“百分之百”认真的态度去工作,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毫不闪躲地正面迎敌,在同业竞争中敢于拼比,在产品上比精致,在服务上比周到,在效率上比快捷,那么原本可能被疏忽掉的一线生机,也可能被牢牢抓住,从而打开工作突破口,为企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上靓丽的一笔。
稻盛说:“人生有盛衰荣辱,即使认为自己的命运是用自己的双手开拓的人,其人生低谷与高峰、幸福与不幸也是由自己的心相呼唤而至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由自己播下的种子 人生态度如果消极,就会产生“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思想,以为任何人都欠自己的,都是别人不对这是危险的,如果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采取积极豁达的态度,那么最终吃亏的是自己人生态度如果积极,那么就应当保持这样的心态,“一切只是过程,困难是暂时的,风雨之后会有彩虹 把《活法》一书引进餐厅每位员工手中,无论是取得进步之时还 是遇到难题之时,都给自己以提点,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或是畏缩不前,提醒自己为企业、为员工做出更大的贡献,提醒自己遵循书中的活法,相信自己终也能够“成为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 赵函2022-3-22 第二篇:读《活法》有感 读《活法》有感 打开《活法》一书的目录,感觉书中的每一小节的目录标题都是鼓人进取的励志短语再细读文中的字字句句,感觉在简单质朴的语句里面蕴含着引人深思的人生哲学原以为《活法》是一本稻盛和夫的传记,看过之后才发觉并非如此,《活法》一书融入了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的智慧和经验,从他的书中,我感悟最深的是他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人生航标,在真理的指引下,他的一生虽历经无数的风风雨雨和许许多多的诱惑但始终没有偏离正确航线,他的事业也一步一步蒸蒸日上。
稻盛和夫一生创立了两家公司(京瓷公司和日本第二电信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其实他的企业经营哲学和生活哲学都很简单,就是不许撒谎,不许给他人添麻烦,要正直,不得贪得无厌,不许只考虑自己的私人利益等等就是这些简单的理念,帮助了稻盛和夫走向成功,也帮助了京瓷走向成功 稻盛和夫曾经是一个坏运气缠身的人从小患肺结核,差点丧命,考中学考大学又落榜,只好进了一家免强算得上大学的县立大学大学毕业时参加就职考试次次失败他去买彩票,也无一次中奖绝望之中,他在一个黑社会门前徘徊了几个小时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加入黑社会,进了一家濒临倒闭、由一家银行托管的公司在公司里他学非所用,努力工作得不到赏识在被劝退后,与七个辞职的同事创立了京瓷公司公司渗淡经营,徘徊在破产边缘,他数次卖血给工人发工资,但还是阻挡不住工人纷纷辞职他以出让多得惊人的股份为筹码,把最后一批工人挽留了下来困难仍然接踵而至,但他有着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还在给员工们讲他的公司有朝一日能成为“世界最大的陶瓷公司”,最终 稻盛和夫成功了,他让京瓷从一家“乡村公司”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 稻盛和夫说:其实有的时候,做人是很简单的,成功也是很简单的。
稻盛和夫谈到他自己的成功时,也说自己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就是拥有强烈的愿望,推崇高尚的价值观,并执着地对待工作而已但往往这么简单的事情,很多人都是做不到的 稻盛和夫通过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阐述了简单人生的有价值“活法”,并希望其毕生总结出的人生哲学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最正确的人生道路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书中的道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贴近,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简单道理,但就是这些简单的道理,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通过《活法》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明确了做人做事的原则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做人不同的心态将会影响并决定人生会是什么样的色彩做事,那就是工作态度,一般人对于自身喜欢的事投入精力不会有问题,但是对于自身不喜欢的事物投入精力,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做不到的稻盛和夫老先生就告诉我们:不要把工作认为是没办 法,不得不为之的劳动,要把工作当作成长的 必修课,通过工作感悟成长 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向我们讲述了人生的真理,也让我们感悟用怎样的毅力去面对各种困境《活法》最终带给我的是好心态、好未来最后以稻盛和夫老先生说的一句话结尾“总是积极向前,有一颗感恩的心,乐观的接受,充满善意,有理想,不惜努力„„”。
华侨国际园 王艳 第三篇:读活法有感 读《活法》有感 《活法》是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对于自己做人、做事、做企业的感悟活法”,顾名思义,就是向世人揭示他一生是秉持什么样的世界观、道德观、伦理观企业人可以从中探寻企业发展之道,普通人亦可以从中求得为人处世之道 阅读此书,无疑我也受益匪浅稻盛和夫先生将自己的生命感悟凝结成精辟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他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对于我们这些迈向社会、进入职场的“新人”来说,不乏启迪和指导在书中,稻盛和夫先生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如何活着的人生终极命题我们总是在不断追问生活的意义,尤其是在生活艰难、工作不顺、人生苦恼之时,稻盛和夫先生给出的答案朴实、有温度,为我们在前进的人生道路上提供了指引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我们存在于这个社会,是为了有所进步,要努力追求崇高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挫折,要有坚强的意志去加以克服;而自身的幸福,则来自于自我内心的安顿,知足才会常乐 首先,我们为什么活着?这是人生观的首要问题, 1 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是引导我们走完一生的灯塔。
稻盛和夫先生的答案是:“为了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读到此处,我想起了另外一段很熟悉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人生只有一次,我们应该追求功绩与事业,而不是贪图荣华与富贵,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有价值生活中,很多人觉得自己很“渺小”,崇高的事业与自己太远,实则不然,即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挥洒生命与汗水,让自己变得“不平凡”在这个世界,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像“马云”、“俞敏洪”、“马化腾”这样的豪商巨贾但是,只要能完成社会赋予的使命,尽力去追求真善美,人生就“不平凡”,这样的人生就值得肯定 在我心里,我的父亲、母亲就是两个“不平凡”的人对于一个在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来说,父母最大的心愿是把子女培养成材,即便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如今,他们的夙愿得以实现,他们的人生已经“不平凡”而我,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唯有在自己的工作 2 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发挥自己的才干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才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母校的培育之恩。
对于普通人来说,孝敬好父母、教育好孩子、经营好家庭、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不平凡”,即便普通但不平庸如果能力再大些,就多帮助一些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其次,做人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追求有德性的生活方式稻盛和夫先生在书中提到:人生或者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他特别强调了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思维方式有正向,也有负向;如果是负向的思维方式,那么无论你能力多强,热情多么高涨,得出的结果只能是负数其中,道德修养是思维方式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才智越是不同凡响,就越需要指针来正确指引方向该指针就是理念、思想或价值观这句话对于广大的公务员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你能力很强、财富很多、官位很高,如果方向错了,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纪录片《失守的防线》里,有个人工作能力很强,是一位业务骨干,还获得了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就是因为思维方向错了,结果成为“阶下囚”,让人唏嘘不已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加强党性修养绝不是空话套话,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只有用于服务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