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血管xr专升本大课2基本点病变ppt课件.ppt

8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92185523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76MB
  • / 8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脏与大血管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心脏的基本病变•心脏增大包括以下3种情况:心腔扩大、心肌肥厚和两者并存•心房壁较薄,无论心房容量增加还是阻力增加,均表现为心腔扩大;心室可仅有心肌肥厚而心腔并不扩大•心室壁肥厚和心室扩大常并存,晚期两者可互相转化 •心胸比率测量是x线平片判定心脏增大最简单的方法,心胸比率大于0.5即为心脏增大•心脏表面积测量比心胸比率判定心脏增大更准确,其计算公式为:A=0.702×L×B十2.096 . •A:实际测量心脏表面积人:心脏长径 •B:心脏宽径 0.702和2.096为常数 心脏形态增大•为了便于描述心脏增大的形态,在后前位观察可将心脏增大分为:•①普大型心: 心脏各房室均增大或心影轮廓均匀对称性增大;•②二尖瓣型心(梨形心): 心脏呈梨形,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凸出,右心房增大 •③主动脉型心 主动脉结增大,肺动脉段即“心腰”凹陷,左心室增大;•④靴形心 心脏呈靴形,心底部增宽,肺动脉段平直或凹陷,心尖 圆隆上翘,右心室增大等4个类型 左心室增大•后前位观察,心脏呈主动脉型,心腰凹陷,左心缘下段延长,相反搏动点上移,心尖向左下移位(可至膈下)。

      •左侧位和左前斜位像均显示心后缘下段向后下突 出,前者还可见食管前间隙消失,后者则有室间沟向前下移位,以及心后缘与脊柱重叠等 表现 左室增大,左室增大,PA位位向左向左向下向下 向后、向下向后、向下重叠、消失重叠、消失LALV左前斜位左前斜位 前下缘前突,前下缘前突,心前间隙下心前间隙下段缩小段缩小右前斜位右前斜位 •左心室增大常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等 右心室增大:•后前位示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尖圆隆甚至上翘,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凸出,相反搏动点下移•左侧位显示心前缘下段与胸壁接触面延长,上段向前凸起•右前斜位见必前缘隆起,心前间隙变窄甚至消失 右室增大,右室增大,PA位位向左上翘,向左上翘,心腰消失,心腰消失,右缘右突右缘右突 前间隙缩小前间隙缩小右前斜位右前斜位45 •左前斜位显示心室与膈肌接触面延长,室间沟向后移位•右心室增大常见于心脏瓣膜病即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 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间隔缺损和法洛四联症等 左前斜位左前斜位60前下缘前突,前下缘前突,心前间隙下心前间隙下段缩小段缩小后下缘后突,后下缘后突,心后间隙保存心后间隙保存 左心房增大:•后前位示右心缘呈双边,左心缘在肺动脉段下方出现第3弓为扩大的左心耳,心底部出现双心房影,•食道吞钡右前斜位和左侧位可见食管受压移位,呈弧形压迹。

      •左前斜位显示心后缘上段隆起,使左主支气管抬高,支气管分叉角度开大 左房增大,左房增大,PA位位4弓弓明显明显双房影双房影 左侧位左侧位,食道吞钡食道吞钡食道受压移位食道受压移位 右前斜位右前斜位食道受压移位食道受压移位 左主左主B上抬,上抬,气管分叉角增大气管分叉角增大左前斜位左前斜位 •左心房增大常见于二尖瓣病变,特别是二尖瓣狭窄、左心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和 室间隔缺损等 右心房增大:•后前位可见右心缘下段延长并向右突出,•右前斜位示心后缘下段后突•左前斜位显示心前线上段膨隆甚至与下段成角•右心房增大主要见于右心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三尖瓣病变和肺静脉畸形引流以及心房粘液瘤等 右房增大,右房增大,PA位位右心缘右心缘右突延长右突延长 右前斜位右前斜位后下缘后下缘后突后突 左前斜位左前斜位前上缘前上缘前突延长前突延长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大血管位置异常,通过测量心腔径线、面积及体积,定量显示心脏房室的异常扩大•通常左心室壁大于10mm、右心室壁大于5mm为心室壁的异常增厚•舒张末期左心室短轴径线大于50mm、右心室三尖瓣下内径大于40mm为心室扩大。

      •舒张末期左心房前后径大于30mm、右心房前后径大于35mm为心房扩大 肺循环的基本病变肺血增多• 肺动脉血流量异常增多简称为肺充血,透视下可见肺动脉干搏动明显增强,称作“肺门舞蹈”,为其特点之=•后前位显示两肺门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内血管纹理成比例增粗,边缘清楚•肺血增多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还见于甲亢、贫血等循环血量增加的疾病 充血充血 肺血减少 •肺动脉血流量异常减少简称为肺血减少•后前位显示肺门缩小,右下肺动脉于变细,肺内血管纹理普遍变细,分布稀疏:肺野透过度增加 •严重肺血减少,肺野内可见走行紊乱的网状血管影,为代偿的支气管动脉形成侧支循环的影像;•肺血减少以先天性心脏病右心排血受阻疾病(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三尖瓣或肺动脉闭锁等)多见 肺淤血•肺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在肺内淤滞,简称肺淤血:•后前位见两肺门影增大,肺内血管纹理增多、增粗,但是肺门及肺血管的边缘均模糊不清,上肺静脉增粗,下肺静脉变细,肺野透过度差,透视观察肺门无搏动•肺淤血主要见于二尖瓣狭窄和左心衰 肺水肿•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渗入肺间质或(和)肺泡称之为肺水肿。

      •肺水肿根据其渗入部位不同又进一步分为间质性和肺泡性两种 间质性肺水肿:•是肺淤血加重的结果, X线肺淤血的肺野内出现间隔线、即“克氏B、C和A线” •B线最常见,位于肋膈角区,横向走行2-3cm长、1- 3mm宽•A线宽约0.5-1.0mm,长数cm;从肺野外围斜向肺门,较少见•C线位于中下肺野,呈网格状影•多见于慢性左心衰竭和二尖瓣狭窄,常伴有胸膜下和胸腔积液 克氏B线 肺泡性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经常与间质性肺水肿并存,但渗出液主要积聚在肺泡内•X线表现为以肺门为中心的脓野中、内带大片状模糊影,可累及—侧或两侧肺,两肺受累呈“蝶翼状”为其典型表现•肺泡性肺水肿多见于左心衰竭和尿毒症•由于本病的X线异常改变先于临床症状,所以x线检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肺循环高压•肺循环压力升高称肺循环高压,•它可由肺血增多引起,称“高流量性肺动脉高压”;•也可继发于肺内小血管痉挛或狭窄导致的肺循环阻力加大,属“阻塞性肺动脉高压”;•或由肺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称”肺静脉高压”;肺静脉高压晚期亦可导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大于30mmHg或平均压大于20mmHg称肺动脉高压。

      •X线所见为肺动脉段突出,肺门区动脉及其肺内分支扩张、增粗,如果肺动脉成比例扩张,则为高流量性肺动脉高压 •肺门区动脉显著扩张,外围肺动脉分支细小,即有“肺门截断现象”,则为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同时有右心室增大,透视可见肺门搏动增强 •肺静脉高压:•肺静脉压力大于10mmHg称肺静脉高压若压力大于25mmHg,即引起肺水肿•肺静脉高压的X线所见为肺淤血和间质性肺水肿的征象 大血管的基本病变•常规X线检查可显示主动脉扩张、迂曲、延长、缩窄等异常改变,以及主动脉壁的钙化,根据这些征象可初步做出动脉硬化、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缩窄的诊断 后前位后前位突出突出增宽增宽迂曲迂曲移位移位 •超声心动图和MRI可直接显示大血管异常•60岁以下成年人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内径大于30mm为异常扩张;•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动脉内径大于35mm,方可诊断为异常扩张•上腔静脉长径大于24mm、下腔静脉长径大于28mm为腔静脉的异常扩张 X线冠状动脉造影的异常征象①管腔不规则变细,严重者呈“串珠样”;②管腔偏心性狭窄,可见动脉硬化斑块引起的起内充盈缺损;③动脉硬化斑块溃疡,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上有龛影④管腔完全闭塞,提示动脉内血栓形成或栓塞;⑤冠状动脉夹层,表现为管径增粗,出现内膜片和真假双腔;⑥冠状动脉扩张,管腔局限性扩张,可形成动脉瘤;⑦冠状动脉钙化;管壁可见高密度病灶 心包积液•常规X线检查对少量心包积液不敏感;•中等量以上积液表现为普大型心脏,心缘各弓界和搏动消失。

      •CT平扫可显示少至50ml心包积液,根据CT值测量可判定积液的性质,血性和渗出性积液的CT值较高,漏出液的CT值较低 •主动脉瘤平片动脉瘤样扩张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With ECG-gated 正常肺血管,VR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