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古诗十首.pdf
6页人教版新版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终南别业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赠从弟(其二)①刘桢( zhē n)这首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诗人并没有讲他希望堂弟应当如何让如何,但其劝勉之意却又不言而喻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亭亭②山上松,瑟瑟③谷中风风声一何④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注释】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中华书局1983 版)卷三刘桢(?--217),汉末诗人 ,建安七子之一 ,以五言诗著称从(c?ng)弟,堂弟《赠从弟》共三首,这是第二首②[亭亭 ]高耸的样子③[瑟瑟 ]形容风声④[一何 ]多么⑤ [罹( lí )凝寒 ]遭受严寒罹,遭受凝寒 ,严寒松柏( sō ng bǎ i)【参考译文】山上高高耸立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风刮得是多么强大,松枝是多么的劲挺!冰与霜正下的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王勃一位朋友要远去四川做官,诗人作此诗相赠。
全诗先收后放,先说同是宦游之人,同有惜别之意,然后陡然一转, 说哪里没有朋友呢, 男儿分别, 何必哭哭啼啼作儿女态呢?气势豪迈,意境开阔,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成为千古名句这首诗应当说是送别诗的精品城阙②辅三秦③,风烟望五津④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⑤人海内⑥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⑦无为在岐路⑧,儿女共沾巾⑨注释】①选自 《王子安集》( 《四部丛刊》 本) 王勃 (650-675),字子安, 绛州龙门 (现在山西河津)人,唐朝初年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lu?)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现在四川崇州②[城阙 qua]帝王居住的城,这里指长安阙,原意是宫门前的望楼③[三秦 ]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项羽灭秦以后,把战国时期的秦国故地分为三部分,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因此称为 “三秦”④[风烟望五津 ]遥望蜀州, 只见风烟迷茫 五津,四川岷江 (mí n jiā ng)当时有五个渡口,白华津、 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sha t?u jī n) 、江南津这里是指杜少府即将赴任的地方⑤[宦游 ]出外做官⑥ [海内 ]即指全国各地 ⑦ [比邻 ]近邻。
⑧[无为在歧路qílù ]无为, 无须、 不必 歧路,告别的地方⑨[沾巾 ]意思是挥泪告别参考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gǒ ng hù )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登幽州台歌①陈子昂时空无穷, 人生有限, 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的诗人, 面对辽阔的山河, 前思古人, 后念来者,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②,独怆然③而涕④下注释】①选自《陈子昂集》 (中华书局1960 年版)陈子昂( 661-702) ,字伯玉,梓州(zǐzhō u)射洪(现在四川) 人唐代诗人 幽州台, 即蓟北楼 (jìbě i l?u) ,故址在今北京西南②[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③[怆然 chuà ng rá n]悲伤的样子④[涕 tì ]眼泪怀才不遇: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 P591蓟: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多刺, 春天出芽, 花紫色, 可入药。
-《新华字典》 第 10 版 P213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yì xià n)东南北易水南相传战国燕昭王(yā n zhā o wá ng)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契丹( qì dā n)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 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参考译文】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 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 shā n rá n)泪下呢!终南别业①王维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 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 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了。
中岁②颇好道③,晚家④南山⑤陲⑥兴来每独往,胜事⑦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⑧林叟⑨,谈笑无还期注释】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版)终南别业,建于终南山上的别墅终南山即陕西南部的秦岭,其主峰在陕西长安县南②[中岁 ]中年③[道]这里指佛理 ④[家]安家⑤ [南山 ]即终南山⑥ [陲 chuí ]边缘,旁边⑦[胜事 ]美好的事⑧[值]遇见⑨ [叟 sǒ u]老翁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参考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我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宣州谢朓( tiǎ o)楼饯别校书叔云①李白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幽愤作结全诗感情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②建安骨③,中间小谢④又清发俱怀逸兴⑤壮思飞,欲上青天览⑥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①弄扁舟②注释】①选自《李太白全集》 (中华书局1977 年版)卷一八宣州,今安徽宣城谢朓楼,又名北楼或谢公楼相传为南朝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唐时重建,改名为叠嶂楼校(jià o)书叔云,或谓即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此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此诗饯别的对象当是文学家李华②[蓬莱文章 ]指文章繁富东汉时学者称当时皇室著述和藏书处东观为“道家蓬莱山” ,形容东观藏书之多(蓬莱为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藏有仙家典籍)③[建安骨 ]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建安,为汉献帝(196-220)的年号④[小谢 ]谢朓 (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其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并列,称他为“小谢”这里用以自喻⑤[逸兴 ]飘逸豪放的兴致⑥ [览] 通“揽“,摘取①[散发 ] 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②[弄扁 piā n 舟]指隐逸于江湖之中扁舟,小船[朓] 古代称夏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多用于人名《新华字典》第10 版 P480参考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jiǎ o ji?)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chan xī n)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叶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韩愈常言道“春雨贵如油” ,诗人却能写出“天街小雨润如酥”;人人都知道春草初出的模样,诗人却能说那春草远看一片绿近看却又若隐若现能这样体察入微, 已经高人一筹 谁能料到,诗人又说那烟柳满城的盛夏时节又怎能比得了这早春景色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赞叹,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天街②小雨润如酥③,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④注释】①选自《韩愈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版) 此题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 830?) ,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 ]京城街道③ [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④[皇都 ]帝都参考译文】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远远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无题①李商隐这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yù n jia)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juà n yǒ ng) ,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③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④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⑤注释】①选自《全唐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卷五三九②[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对意中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 丝,这里以 “丝” 喻“思” ,含相思之意 蜡炬(làjù),蜡烛 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两句叹时光易逝,相会无期镜,照镜,用作动词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夜吟,夜晚吟诗⑤[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意思是对方居住不远,希望有人前去传递书信。
蓬山,蓬莱山的简称 传说海上有三仙山:蓬莱、方丈、 瀛洲(yí ng zhō u) 这里指所思念者的所在的地方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殷勤,情意深厚看,探望蕴藉( yù n jia) : (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 P1690参考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 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却无路可通, 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相见欢①李煜这首词上片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下片抒发诗人的 “离愁”诗人身为亡国之君,古人说“亡国之音哀以思” ,这哀之痛与思之切都深沉而含蓄地体现在这首词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②滋味在心头注释】①选自《南唐二主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 李煜 (yù )(937-978),五代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 975 年亡国降宋, 后被毒死。
相见欢, 又作“乌夜啼”,词牌名 ②[一般 ]一种参考译文】默默无言, 孤孤单单, 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 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登飞来峰①王安石登上高山之塔, 极目远望, 诗人不禁豪情满怀,壮志凌云, 似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