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热点、冷点、盲点问题试题解题指导.doc
16页化学热点、冷点、盲点问题试题解题指导一、考纲要求: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认识化学及相关科学重大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几个名词解释:1、酸雨:一般把PH小于 的雨水,称为酸雨,包括雨、雪、雾、雹酸雨主要是由 和 的氧化物形成的其来源分别是 和 2、臭氧层的破坏: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有 和 等氯氟烷烃3、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 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 等4、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指人们现在使用的 、 5、空气质量日报:(1) 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 、 、 (浮尘)、 、 、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
2) 我国目前规定空气质量必须依据的污染物有三项: 、 、 (漂尘),这是根据全国城市污染情况及现有技术水平而确定的6、居室的主要污染:(1)CO;(2)二氧化硫,(3)甲醛,(4)苯并芘 7、放射性元素氡,氡是从砖块、混泥土、土壤和水中散发出来的8、赤潮:海洋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 、 等)而过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现象.它会造成海水严重缺氧.9.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人环境、其物质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也称“原发性污染物”.由它引起的污染称为一次污染或“原发性污染”.10.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成,排人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多种因素(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也称“继发性污染物”.由它引起的污染称为二次污染或“继发性污染”.11.光化学烟雾: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 化合物和 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12.一级能源;指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一级能源.13.二级能源:需要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氢气、电力等为二级能源.14.绿色化学:指从根本上消灭污染,能彻底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17.重金属及重金属污染:一般把密度在4.5 g/cm3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铜、锌、银、铬、镉、镍、铅、锚、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屑污染.如含铅汽油的使用等会造成重金属污染. 三、例习题:(一)、诺贝尔化学奖例题1、瑞典皇家科学院2004年10月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以色列科学家和一名美国科学家。
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也就是说对无用蛋白质进行降解从化学角度分析,蛋白质发生了( )A.酯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加聚反应 D.缩聚反应习题1、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施罗克等人发现金属钼的卡宾化合物可以作为非常有效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工业上冶炼钼的化学原理为①2MoS2 + 7O2 2MoO3 + 4SO2; ②MoO3 + 2NH3·H2O = (NH4)2MoO4 + H2O; ③(NH4)2MoO4 + 2HCl = H2MoO4↓+ 2NH4Cl; ④H2MoO4 MoO3 + H2O;⑤ 用还原剂将MoO3还原成金属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xjyA.MoS2煅烧产生的尾气可直接排空 B.Mo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C.H2MoO4是一种强酸D.利用H2、CO和铝分别还原等量的MoO3,所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2(二)、禽流感 例题2、叠氮酸钠(NaN3)是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合成过程中的中间活性物质1)NaN3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答案可能不止一个)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2)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3- + MnO4- + H+ → Mn2+ + ______ + NO(3)3mol NaN3受撞击会生成4mol 氮气和一种离子化合物A,可用于汽车保护气囊。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例题3、2005年11月13日,地处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一化工车间连续发生爆炸,造成6死70伤的严重后果爆炸导致1个硝基苯储罐、2个苯储罐报废,导致苯酚、老苯胺停产爆炸过程还产生了大量的浓烟和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造成了空气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松花江水体污染的特点,你认为环保部门可采取的措施是( )(提示:污染物是苯与硝基苯的混合物,不溶于水,密度接近于水)A.用浮栏围栏,防止其扩散 B.用活性炭通过吸附作用是有机物脱离水体C.对河水进行分液处理,使不容物与水分 D.对水体加热,使其挥发(2)上述材料中提到了四种有机物,请你写出其中两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① ;② 这两种有机物都属于( )A. 芳香烃 B. 苯的同系物 C. 芳香族化合物(3)爆炸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黑烟,其原因是: ;上述爆炸事故带来的危害并没有结束,11月14日,吉化公司东10号线入江口处水样有强烈苦杏仁气味、苯、硝基苯、二甲苯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
硝基苯的浓度更是超过了国家标准的33.4倍11月23日被污染的江水流经哈尔滨,造成哈尔滨停止供水4天的严重后果4)上述有苦杏仁味的有机物是 它在江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溶解在江水中 B.浮在水面上 C.沉降到水底(5)为了减轻污染,松花江沿线水库都增大了放流量,这样做有助于减轻污染的原因是: 污染物苯和二甲苯在水体中氧气和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可自行降解,降解的最终产物是 6)11月27日,哈尔滨江段的水体中苯和硝基苯的浓度基本恢复到国家标准哈尔滨重新恢复供水,但自来水厂引入的江水还必须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处理,其中一道工序是在引入江水的蓄水池中铺设大量的活性炭,其作用是: 为了防止污染水团下移影响俄罗斯沿江城市的水质,我方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7)哈尔滨水污染事件造成全城停水4天,后来采用了活性炭处理被污染的水(含苯、苯胺、硝基苯等)才恢复供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苯胺、硝基苯均为芳香烃 B.活性炭与污染物发生了化合反应C.活性炭使用后还需作进一步的处理 D.活性炭应直接洒在江水中习题3 为了防止水污染,我国许多地区对洗衣粉的成分加以限制,这些地区不得再销售使用的洗衣粉中含有 A.硅酸钠 B.烷基苯磺酸钠 C.三聚磷酸钠 D.蛋白酶(四)、神舟六号宇宙飞船例题4 新闻背景Ⅰ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顺利升空;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神州六号”实现了双人多天太空旅行,这标志着中国人的太空时代又前进了一大步完成下列各题:1.火箭升空时,由于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涂料,关于该涂料的性质描述中最有可能的是A.在高温下不熔化 B.在高温下可分解气化C.在常温下就分解气化 D.该涂料不可能分解2.飞船在重返大气层时,由于同空气的剧烈磨擦,船体的表面温度将上升到2000℃~3000℃,因此飞船表面必须有良好的防高温措施下列有关飞船的防高温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使用陶瓷类的贴面覆盖船体,以防止高温侵入舱内B.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熔化或气化的表面覆盖材料C.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大气层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燃烧的表面覆盖材料D.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的表面覆盖材料3.我国“神舟六号”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在“神舟五号”的基础上又有质的飞跃在运送飞船的某些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它们充分混合反应后的产物之一可能是: A.氧气 B.氮气 C.氨气 D.氢气4.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时,运载火箭尾部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你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推测它(红棕色气体)是A.溴蒸气 B.NO C. NH3 D.NO2 5.我国“神州六号”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H2O、N2、NO等,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与空气生成NO2 C.CO2遇NO反应生成NO2 D.NO遇H2O反应生成NO26.在太空中,如果航天员想在宇宙飞船中进行以下实验,你认为其中最难完成的是A.将金粉和铜粉混合 B.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C.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 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7.我国发射“神六”所用的“长征”2号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液体燃料①已知偏二甲(基)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其中含碳40%,含氢13.33%,其余为氮;又知其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不与氢原子相连通过计算写出偏二甲肼的化式: ; ②在发动机中偏二甲(基)肼在四氧化二氮中充分燃烧,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中所有的氮元素均转化为N2) 8.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 kJ的热量。
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