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巍山应急救援预案专项.doc
92页专项部分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目录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4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4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10 -3.组织机构及职责 - 10 -4.预防与预警 - 11 -5 信息报告程序 - 14 -6 应急处置 - 15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16 -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7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17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17 -3.组织机构及职责 - 17 -4 预防与预警 - 20 -5 信息报告程序 - 24 -6 应急处置 - 24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29 -井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 29 -1矿井火灾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29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30 -3组织机构及职责 - 31 -4预防及预警 - 32 -5 信息报告程序 - 37 -6 应急处置 - 37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43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 43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43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44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 44 -4 预防与预警 - 46 -5 信息报告程序 - 48 -6 应急处置 - 49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52 -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 52 -1 总则 - 52 -2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53 -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54 -4 火灾等级 - 54 -5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 55 -6 组织机构及职责 - 55 -7 外援单位 - 57 -8 灭火器材配置和急救器具准备 - 57 -9 火灾事故应急响应步骤 - 58 -10 加强消防管理,落实防火措施 - 59 -11 救灾、救护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 59 -12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 59 -冲击地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63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63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65 -3.组织机构及职责 - 65 -4.预防与预警 - 67 -5.信息报告程序 - 73 -6.应急处置 - 74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77 -8.附则 - 77 -提升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78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78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79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 80 -4 预防与预警 - 81 -5 信息报告程序 - 82 -6 应急处置 - 83 -7 应急保障 - 84 -8应急结束 - 84 -矿井供电应急救援预案 - 84 -1.成立指挥机构: - 85 -2.事故汇报、通知程序 - 85 -3.停电应急处理程序 - 85 -4.进线停电应急恢复送电操作程序 - 86 -5.提升人员安全保证措施 - 87 -停电、停风应急处理预案 - 87 -1.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 87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88 -3、组织机构及职责 - 88 -4.信息报告程序 - 89 -5.应急处置 - 90 -6.应急处理措施 - 91 -附表2 副矿级以上领导及相关单位号码表 - 96 -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矿井概况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榆次巍山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原山西巍山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榆次云景山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底关闭)兼并重组整合的矿井。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榆次巍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城北直距约19km处的乌金山镇黄土坡至西沙沟村一带,行政隶属于乌金山镇管辖,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1′35″-112°42′56″,北纬:37°48′07″-37°49′11″井田呈不规则多边形,全井田南北最长4.10km,东西最宽2.79km,面积为6.6km2井田内共查明资源/储量4495万吨,设计可采储量2054.5万吨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改扩建后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2011年矿井主采煤层为15#煤层,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13号煤层28.50m煤层厚度1.97-7.15m,平均5.97m,全井田可采,为井田稳定可采煤层含0-5层夹矸,结构简单~复杂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泥岩、细砂岩 15号煤层在井田北部部分已开采1.2矿井采掘接续安排2011年我矿正常生产为2个综采放顶煤面(即15101下面、15103面)2011年掘进工作面主要为⑴15103运输顺槽、里切眼,⑵15103轨道顺槽,⑶15107运输顺槽、里切眼,⑷15107回风联络巷,⑸15107轨道顺槽,⑹15102运输顺槽联络巷,⑺副斜井,⑻13104运输顺槽,⑼13104轨道顺槽、里切眼,⑽ 回风立井,⑾13#采区回风巷。
1.3潜在危险源危险性评估1.3.1顶板冒落的基本形式按事故因素特征分:放顶煤开采、煤层倾角、断层、褶曲、挤压、破碎带、冲刷、节理、裂隙、陷落柱、层理、采动裂隙按顶板的冒落形状与冒落规律来划分,顶板冒落的主要形式为:①顶板规则冒落:其特点为顶板冒落后冒落面比较规整、圆滑易冒落的地点:一般发生在泥岩、砂质页岩或含有泥质夹层等的较软岩层当巷道掘进通过这类顶板岩层时,由于这类岩层强度低,分层厚度小,自持能力弱,往往在巷道端头空顶面积大时,或放炮震动时引起这类冒落②层状顶板裂断冒落:其特点为当巷道宽度较大,顶板岩层分层厚度较小时,在自重作用下,层状顶板岩层端部产生断裂引起冒落③顶板不规则冒落其特点为冒落空洞形状很不规则,有三角形冒落、梯形冒落等尤其是当巷道穿越断层等构造破碎带、或巷道顶板岩层受到交错裂隙切割时,会出现危岩抽冒现象冒落空洞大小取决于巷道顶板岩层强度,以及受节理裂隙切割情况易冒落的地点:这类冒落多发生在断层等地质构造破碎带当巷道掘进至该地段时,由于断层带已破碎,顶板平衡遭到破坏,稳定性很差一旦暴露出事,如不及时支护,或虽及时支护,但支护不得力,则破碎顶板很快会发展到冒落另外,在巷道交岔点处,如果节理裂隙比较发育,特别是当节理裂隙斜面指向交岔点时,很容易形成危岩冒落区。
如果节理裂隙面与交岔点处背向,只要有与节理裂隙组正交的裂隙存在,同样会产生顶板危岩冒落区1.4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4.1巷道顶板事故的基本类型①按造成顶板事故的地质因素分:a、巷道围岩松软或极易风化(如煤、泥岩、页岩等),稳定性差b、巷道通过断层、褶曲等构造变动剧烈的地带由于该地带煤岩层受到强大构造应力作用,岩层内产生大量剪切裂隙,比较破碎c、巷道穿过岩性突变地带时,在其交界处容易出现岩棱、岩檐等,掘进过程中引起塌冒d、由于采深大,巷道围岩受到应力作用,巷道掘进中产生煤、瓦斯突出以及岩爆现象等e、地下水侵入,巷道围岩强度明显削弱,稳定性大幅降低②按造成事故的岩石冒落形式划分:a、无支护坠落:巷道掘进中空顶后没有及时支护,造成空顶范围内顶板危岩在自重作用下冒落或形成网坠b、压垮型:当巷道过陷落柱,或贯穿老巷大范围岩层的下沉运动产生冲击载荷而引起冒顶1.4.3顶板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采掘工作面及其它施工地点顶板冒落,可能直接威胁施工人员安全后方巷道顶板冒落,可能堵塞巷道,造成通风中断,阻断人员后退通道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 统一指挥原则抢险救灾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挥下开展工作。
2.2 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初期,应按照《巍山煤矿2011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防止事故扩大2.3 安全抢救原则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矿山救护大队必须设立待机队伍事故现场勘察工作应由专业救护人员和专业人员完成2.4 通讯畅通原则井上下应设立专线指挥,并保持畅通3.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矿设立顶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室,负责组织指挥顶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由矿长担任,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分管副总工程师任副总指挥,技术科、地测科、安监科、调度室、通防科、机电科、供应科、医院、保卫科、办公室、事故单位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总指挥部:6000、60013.2 指挥机构及职责①井下现场处置组设在井下救护基地,救护大队现场指挥员任组长,主要负责指挥处置井下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灾变②抢险救灾组由救护大队、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的有关单位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③技术专家组由矿总工程师兼任组长,分管副总工程师、技术科长、通风科长、地测科长、安监科长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④物资供应组由供应科科长任组长,成员由调度副主任、供应科有关人员、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等组成,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⑤警戒保卫组由矿保卫科科长任组长,保卫科有关人员为成员,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等工作.⑥医疗救护组由晋中市人民医院,有关医疗专家、医院等有关部门人员为成员,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⑦事故调查组由公司组织矿有关部门配合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进行调查、分析⑧情况通报组由矿调度室主任任组长,办公室、宣传部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统一掌握事故态势和处理情况,收集救援行动的有关信息资料,向有关人员、单位通报情况⑨善后处理组由人类资源处长任组长,人类资源处、办公室、工会、事故单位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抚恤、理赔、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善后处理工作4.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1、掘进巷道的日常顶板管理及顶板事故防治的针对性措施掘进巷道的日常顶板管理:①坚持敲帮问顶清理浮矸人员应站在上帮安全地点,接着从顶到帮顺序进行,同时要有专人观察监护一旦发现隐患立即设法排除②检查工作地点支护质量发现不合格支护,必须先处理后施工。
③严格控制巷道掘进迎头的空顶面积④加强对巷道迎头附近围岩稳定状况的观察如果顶板松动或巷道附近有断层时,应采用前探梁支护顶板,并增强支护密度及强度2、顶板事故防治的针对性措施:①掘进巷道过断层等构造变化带时的安全措施掘进巷道在通过断层、节理裂隙发育地带,以及顶板岩性突变地带时,由于围岩强度低,稳定性差,帮顶压力大,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a、加强巷道掘进地段的地质调查工作,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包括地质构造分布情况与产状,以及岩性变化的大致可能地段等),及时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与安全措施特殊地段,应当有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否则不能开工b、巷道在破碎带中掘进,应做到一次成巷,尽可能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减少顶板暴露后的挠曲离层,提高顶板稳定性c、施工中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交接班和安全检查制度随时注意观察围岩稳定情况的变化,及时掌握断层等构造带出露时间一旦发现异兆要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d、掘进工作面临近断层或穿越断层带时,巷道支护应尽量采用缩小循环进尺,减少空顶距离,及时支设临时支架,永久支架要跟上,滞后距离不得大于2~4m采用砌筑或支护时,每次掘进长度不得超过1m。












